在传统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中,消防工作的主体是消防局、派出所等国家机关,消防主管部门监督执法任务繁重、警力有限,难以对消防设施、火灾隐患、消防施工进行充分监管。公共消防建设已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消防管理也和现代社会管理要求不相适应,消防安全保障能力同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不相适应。针对综合体建筑,如何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提高监管水平、及时有效地整治火灾隐患、预防和遏制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最大限度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消防法》《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相继修订颁布、贯彻实施,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就城市综合体而言,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在消防设备管理、消防隐患排查和火灾扑救等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城市综合体相关单位人力、物力投入相对不足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的欠缺,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设备,如消防应急通道、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栓、火灾报警设备等经常出现设备管理不到位、设备状态不明确、产品维护不落实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消防报警系统的正常发挥,出现火警的漏报、延误,甚至在应急过程中由于设备不能使用而造成更大的火灾损失。
(2)在消防监督管理方面,多以人工定期、定量检查或者抽查为主,各种资料、报表、图纸等以纸质资料为主,造成检查与存档成本增高,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困难,额外增加人工录入成本,而且普遍存在资料丢失的现象。
(3)消防监管部门目前多以手工加计算机的半自动化管理模式进行日常管理,形成数据孤岛、数据传输瓶颈,数据采集效率低,实时性差,给各类分析、查找、总结、收集、查询、统计等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4)消防管理监督人员有限,而且随着消防技术规范相继颁布或频繁修改,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造成具备消防监督素质的人员更加难找,资料难收集,现场情况难查看,很难掌握消防设备的真实运行情况。
(5)消防设备状态信息、安全隐患等信息不能实时反映到相关消防监管部门,容易导致信息孤岛的出现。
(6)在消防演习、业务培训、政策法规学习等方面,宣传实施成本过高,效率低下,与现有自动化、网络化管理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与时代脱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