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你能分别叫出猪肉和鱼肉各个部分的名称吗

你能分别叫出猪肉和鱼肉各个部分的名称吗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人肉食文化的历史比较短。在第四格漫画中画了一头牛,整头牛被分成各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被标出不同的名字。各个部分的名称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因为所有的名字都是用外来语来标注的。由于这样的文化背景,可以看到中文当中有细分家畜肉各个部分名称的习惯。丰田的广告中画着一条老头鱼,鱼的各个部分都标着不同的名字。⑥对鳕鱼成熟的鱼子或将其进行腌渍后的东西的称呼。

日本人肉食文化的历史比较短。

据《日本书纪》记载,由于佛教的兴盛和影响,天武天皇四年(675)四月十七日,圣上颁布诏书禁止食用牛、马、狗、猴、鸡,“触犯者,罪之”。到了圣武天皇时代(736年左右)又制定了“禁止屠杀家畜,违者严惩不贷”的法令。

因视食肉为罪行,结果导致与畜牧业相关的产业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并未成长起来。抛开个别例子不谈,可以说日本的肉食历史开始于明治维新以后。

据画家、兰学家司马江汉(1738-1818)的《江汉西游日记》记载,1788年在长崎出现了可以吃猪肉和生牛肉的餐馆。江户末期1867年,横滨的中川屋嘉兵卫在江户(今天的东京)开设了日本第一家屠宰场,并开始销售牛肉。

进入明治以后,有许多日本人认为,吃牛肉是文明开化的标志之一。

明治初期,作家假名垣鲁文在他的《牛店杂谈·安愚乐锅》中辛辣地指出“不吃牛肉者为顽固不化之徒”。

因为有这样一段饮食的历史,所以至于牛肉的哪一部分比较柔软,哪一部分肥肉多,日本人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并没有详细分开称呼的习惯。

十几年前,铃木义司的四格漫画《桑瓦力先生》在《读卖新闻》晚报上连载,我一直非常喜欢他的漫画。2004年作者去世,那位活灵活现的、快乐的桑瓦力先生也从我的生活当中消失了,为此,我还暗自神伤了许久。

1997年5月9日的漫画以当时轰动一时的和牛养殖诈骗为题材。漫画当中登场的大叔也是受骗者之一,他投资的是“牛身上的特定板块”。桑瓦力先生看到漫画上面的“特定板块”,不由得笑出声来,说道:“哈哈哈,投资了牛腰肉板块呀。”在第四格漫画中画了一头牛,整头牛被分成各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被标出不同的名字。

各个部分的名称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因为所有的名字都是用外来语来标注的。大概铃木先生认为,和真正的日语——和语比较起来,外来语标注更能让日本读者简明易懂吧!

顺便说一下,从靠近头部的地方开始,牛肉的各个部分依次叫做牛颈肉(ネック)、肩肉(肩ロース)、牛排肉(リブロース)、上腰肉(サーロイン)、里脊(ヒレ)、臀肉(ランプ)。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中文和英语等以肉食为主的民族的语言类似。虽然笼统地称作家畜肉,但是在购买、食用之时,应属于哪部分的肉,常被视为一个问题。我的母亲以吃了猪头肉、槽头肉会诱发疾病为由,一直固执地不把这两样东西摆上餐桌。

由于这样的文化背景,可以看到中文当中有细分家畜肉各个部分名称的习惯。

臚(腹部前端肉)、腓(腓肉)、腴(腹下肥肉)、肪(腰部肥肉)、脟(肋肉或肠肉)、膉(脖子肉)、脄(背脊肉)。

这些词汇,自古以来就被使用。

像这样的表达方式,在现代中国人的使用语言当中也能找到。

去市场的话,经常能听到以下这些词汇。

蹄髈(猪大腿的最上部)、里脊(脊椎骨嫩肉)、槽头肉(猪脖子肉)、口条(猪舌或牛舌,又叫门腔)、五花肉(肥瘦间隔的猪肉)、排骨(带肉的肋骨,又可细分为带里脊肉的大排和以胸部肋骨为主、略带肋骨肉的小排)、肋条(带肉的肋骨)、肘子(带皮的蹄髈)。

关于家畜肉,日语中并没有这么多的叫法。但是,当目光转向鱼的话,其叫法则划分得很仔细,以至于无法找到相对应的中文。

在1997年6月15日《读卖新闻》刊载的广告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东西。丰田的广告中画着一条老头鱼,鱼的各个部分都标着不同的名字。比如:脸颊和身上的肉称“柳(やなぎ)”、尾鳍叫“舻肉(とも)”、卵巢肉标为“布(ぬの)”,胃部称作“水袋(みずぶくろ)”。

正如中文中细分家畜的各个部分一样,日语中也把鱼的各个部分分开称呼。

比如:尾肉(おにく)、肚腩肉(トロ)、中肚腩(中トロ)、上身(うわみ。鱼摆在菜板上,上侧的肉)、下身(したみ。鱼摆在菜板上,下侧的肉)、腴(つちすり。鱼腹部的肥肉)、血合肉(ちあい。三文鱼切成三片,当中一片带较多红色血的部分,又称“黑身”)、腹须(はらし。一、鲣鱼或金枪鱼的腹部肉。二、把鱼切成三片,再把它竖切两分后腹部的肉)、海中(かいちゅう。鱼的腹鳍以下的部分)、半片鱼(沿着鱼骨一切两半后的每一半)、割(さく。分割的大块鱼)等叫法。

大家不妨想一想,我把血合肉、中肚腩译成中文时,是何等地费脑筋。每次在翻译这些词语的时候,我都觉得被日语折磨得不成样子,以至于每次都狼狈不堪。

幸运的是,鱼的个头毕竟不如牲畜大,各个部分再怎么细分也有个限度。以海洋文化为背景的日语词汇和中文词汇略有差异,但是却展现了它发达的一面。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鱼卵了。

有一天,我去朋友家玩,他请我吃饭。餐桌上摆上了鳕鱼卵这道菜。朋友看见我不动筷子,不由奇怪地问道:“鳕鱼卵味道很不错,你为什么不吃呢?”

当时我明显地感觉到脸一红,因是我的老朋友,就如实地告诉了他:“并不是我不喜欢,我小的时候母亲就不让我吃鱼子。她吓唬我说‘吃了鱼子的话,脑子会变坏,就会学习不好’,所以不知从何时起,即便桌子上摆上鱼子,我也不动筷子了。”朋友扑哧笑了出来:“你老大一个人了,怎么还跟孩子似的。”笑声里带着善意的嘲弄。

中国人,特别是上海男人经常做家务。我很讨厌大男子主义,有时间也去超市买东西。但是来到日本十几年,我还真没主动地去买过鱼子。除了我受母亲特殊教育之外,鱼子对于其他中国人来说,也应是吃不习惯的吧。

现在还好,刚来日本时,鱼子的各种称呼都让我抓狂。中文中所说的鱼子,在日语当中根据鱼的种类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有许多不同的叫法。这远远超越了我在大学所学日语的范畴。

要想知道在日本生活、学日语的中国人(尽量找日语说得比较好的人)是否是个日本通,有一个鉴别方法。那就是考一考他知道多少鱼子的叫法。比如可以用下面这几个问题来测试一下你周围的中国朋友,看看他们是否知道正确的说法。

①产卵前的鱼子块。主要指成熟后一粒一粒分离开的大马哈鱼子。或者此类鱼子的腌制品。

②鲻鱼子腌制后,晒干凝固后的东西。

③鲱鱼子。对腌渍或晒干后的东西的叫法。

④从大马哈鱼卵巢中取出的整块鱼子,每块单独腌渍的东西。

⑤雄鱼体内乳白色的精巢。可食用。

⑥对鳕鱼成熟的鱼子或将其进行腌渍后的东西的称呼。

⑦章鱼子。

⑧用辣椒和香料腌制过的明太鱼的子。

⑨叉牙子。

⑩对形状如小米粒般大小的鱼子的统称。如比目鱼、鳕鱼等的鱼子。

如果有中国人能够全部说出以上所举出的鱼籽(严格来说应该称为鱼子、卵巢、精巢等,中国人几乎不会这么仔细区分)的名字,那他可真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日本通了,但是我估计没有人能够全部答对。如果你知道哪位中国人得了满分,请务必告诉我。

说不定,日本人也未必能全部答对。不,应该不至于如此吧。以日语为母语的人绝不会在这类骗小孩子的把戏中兵败滑铁卢的。为慎重起见,答案公布如下:

①鲕(はららご)

②咸鱼子干(からすみ)

③干青鱼子(かずのこ)。腌渍后的叫腌渍青鱼子(塩かずのこ),晒干的叫干青鱼子(干しかずのこ)。

④咸鲑鱼子(すじこ。也叫すずこ、すじひき)

⑤鱼白(しらこ)

⑥咸鳕鱼子(たらこ)。因腌制后发红,又称红叶子(もみじこ)。

⑦紫藤之花(ふじのはな)

⑧明太子(めんたいこ)

⑨鰤子(ぶりこ)

⑩粟子(あわこ)

可是,如果不出几道题为难一下日本读者,我恐怕会被误认为没有学问。那么,我就用日本人不擅长的汉字来出招了。以下汉字指什么?我来举办一次莫邦富式的考试。

a.散子

b.鮞

c.波良羅子

d.唐墨

e.鱲子

f.鰊の子

g.加豆乃古或加登乃古

h.海藤花

答案如下:a、b、c读作“はららご”;d、e读作“からすみ”,顺便说一下,“唐墨”原先指中国文房四宝中的墨,鯔的鱼子经腌渍、晒干后酷似唐墨,所以获得这个美誉;f读作“かどのこ”,和g一样都用来指干青鱼子。《本朝食鉴》等古典中有加豆乃古或加登乃古的说法。h读作“かいとうげ”,指的是章鱼子或腌渍章鱼子,因鱼卵相连,酷似紫藤花,所以得此名称。常用于调味佐料或清汤。

我虽在超市里对鱼子一类的东西不闻不问,但是却买腌渍后的大马哈鱼子。“イクラ”是俄语“ikla”的音译,指的是腌渍后的大马哈鱼或鳟鱼的鱼子。好像一粒一粒从卵巢脱离出来的叫做“イクラ”,保持原状的叫做“筋子”。从俄语中移植过来的这个外来语,因为符合日本人的饮食生活,现在被广为使用,作为真正的日语而获得了市民权。

大概日语中这类词汇的发达同“好捕鱼鳆”、“食海物自活”(《三国志·倭人》)这一习惯密不可分。查阅了不少词典,重新体会了这一点,并且切身感受到日本谚语所说的“雪路不要急着走,鱼子汤要慢慢喝”的道理。

大雪之后的马路还没有被踩结实,不好走,走的人多了才容易行走。鱼子汤中的鱼子容易沉到锅底,最后的锅底干货多,比一开始喝的汤要有内容。

正如这个谚语的意义那样,迄今出版了许多日语辞书和书籍,所以对于日语并非是母语的我这样的人,也能参考这些书籍,写成了这些文字。我要对这些前辈们付出的努力致以敬意。

要想知道在日本生活、学日语的中国人是否是个日本通,有一个鉴别方法。那就是考一考他知道多少鱼籽的叫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