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人钟情淡水鱼

中国人钟情淡水鱼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文当中我反复强调中国文化是畜牧文化,日本文化是海洋文化,并且分别举例说明了各自的文化特征。可以说古代中国人的生活环境以及饮食生活都和鱼缘分不浅。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当中,鱼早已成为他们的信仰对象。中国人的习惯和日本人对于鲷鱼的情有独钟是完全不同的。在釜中优哉游哉地漫游,不知死之将至的傻鱼仍应是淡水鱼。毋庸置疑,生活于其中的不是海鱼,而是淡水鱼。

前文当中我反复强调中国文化是畜牧文化,日本文化是海洋文化,并且分别举例说明了各自的文化特征。在讲中国文化时举出牛羊等例子,在说明日本文化时则举出鱼等例子。

这并不是说在中国文化发展的漫长历史当中可以忽视鱼贝类的作用。翻阅一下中国的典籍,吟咏一下古诗,就会发现鱼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想要收集一下中文中跟鱼有关的词汇也不是一件难事。可以说古代中国人的生活环境以及饮食生活都和鱼缘分不浅。不但古汉语当中有许多跟鱼有关的词汇,而且在古典文学中鱼也经常出场。比如《诗经》当中就有“南有嘉鱼”、“鱼藻”等跟鱼有关的诗篇。《诗经》中的“无羊”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牧人乃梦,

众维鱼矣,

矣,

大人占之;

众维鱼矣,

实维丰年;

矣,

室家溱溱。

放牧者在梦中梦见了许多人、鱼和龟蛇之旗。遂请来太卜占此梦:众人捕鱼是吉兆,预示来年五谷丰登;蛇鸟之旗飘舞、人头攒动是好兆头,预示当今王室兴盛。

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当中,鱼早已成为他们的信仰对象。自古以来,鱼都是祭祀时的重要贡品。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得知,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当中,鱼早已成为他们的信仰对象。自古以来,鱼都是祭祀时的重要贡品。

《礼记·曲礼》中有“槀鱼曰商祭,鲜鱼曰脡祭”的记载。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和彩陶、汉代的画像砖、唐宋时代的金银饰品等,上面经常有鱼的画像出现。

鱼还被用来辟邪。南北朝(420-589年)以后,中国的建筑物上面又增加了鱼这一造型。装饰屋脊的鸱尾、横跨回廊的鱼形梁、点缀门窗的双鱼木雕等,都可以窥见鱼的重要作用。

鱼还可以被当作吉祥物。

自隋朝以来,鱼符被用作调兵遣将的凭证,只有军令状没有鱼符的话,就无法调动军队。此后鱼符逐渐演变为衣服的装饰,唐代五品以上的高官在正式场合穿的衣服上面皆饰以鱼符、鱼袋。这远远超越了装饰品的功能,成为一种身份和名誉的象征。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迄今鱼仍扮演着家畜无法替代的角色。在古代中国,有已婚女性在农历三月三入河吃鱼卵和鱼卵的替代品流枣的习俗。顺便提一下,如今中国人还保留着在新房的棉被中放大枣的习惯。“枣”字发音同“早”,有祈求早生贵子的含义。

到农村去还会发现窗纸(现在大多被玻璃所代替),或正门上贴有双鱼图的剪纸或年画。双鱼图,顾名思义画的是两条鱼在欢快游泳时的样子。年画是春节贴出的绘画,题材仅限于吉祥物。也就是说双鱼图也被认为是能带来吉祥的绘画,喻示着夫妻和睦、多子多孙。

中国有段时期独生子女政策执行得很严格,即便门上贴着双鱼图,恐怕也只剩下夫妻和睦这一层意思了。可是鱼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现在还活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每年除夕,中国人有全家人欢聚一堂,一起吃年夜饭的习俗。此时菜单中有一道菜不可缺少,那就是鱼。不过,这道菜不可全吃光。大的鱼,筷子都不能动,必须要留下来。

在日本,鲷鱼喻示着吉祥,宴席中经常使用鲷鱼。

中国人的习惯和日本人对于鲷鱼的情有独钟是完全不同的。

中文中的“鱼”字和“余”字谐音。所以把大年夜吃剩的“鱼”留到第二天,即新年的第一天吃,就意味着年年有余。换言之,也就是每年都能衣食无忧的意思。

为了取“年年有余”这句吉利话的彩头,在除夕会准备一道鱼做的菜,并故意吃剩下来。老百姓追求幸福的心情,不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

鱼在中国人的饮食生活当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把考察的年代限定在古汉语的成长时期,把考察的范围限定在古汉语取得初步发展的区域,即把范围缩小到夏、商、周的首都周边地区的话,无论是谁都能轻而易举地发现中国的古典(前面提到的《诗经》也包括在内)当中所说的鱼几乎都是淡水鱼,即河里的鱼。

下面是从《现代中国语成语辞典》(日外协会出版)、《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中撷取的例子,看一看这些例子就可以一目了然。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发生火灾,取护城河的水去灭火,护城河里的鱼遭受牵连,用来比喻遭受无辜牵连,还可称“池鱼之祸”。

浑水摸鱼:趁着池塘里的水浑浊去捕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和日文中的“火事場泥棒を働く(趁火打劫)”意思相同,还可写作“混水摸鱼”。

为渊驱鱼:正如水獭无法潜入到深渊当中捕鱼,鱼从深渊游出来,它却把鱼赶回到深渊去了一样,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向对方。

临渊羡鱼:面对河水羡慕水中之鱼,比喻空怀壮志,不付诸行动,就不能如愿以偿。

得鱼忘筌: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恩负义。

鱼游釜中:就像鱼儿在锅里游动一样,比喻身处险境无处逃生,危在旦夕。还可以说“釜底游鱼”。

这些成语都可以从中国的古典当中找到出处。比如“为渊驱鱼”可在《孟子·离娄上》中找到。“临渊羡鱼”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其后半句是“不如退而结网”,指的是与其空怀壮志,倒不如脚踏实地地去努力。“鱼游釜中”引用自《后汉书·张纲传》,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在其后又添加了一句“肉在几上”,组成了一个对仗工整的句子。

这些例子当中所出现的池中鱼、渊中鱼,不用说指的都是淡水鱼。捕鱼之后忘记的“筌”也不是捕海鱼时用的工具。在釜中优哉游哉地漫游,不知死之将至的傻鱼仍应是淡水鱼。

上面的例子中虽然没有出现,但是在跟鱼有关的谚语和成语当中,经常出现“泽”、“泉”、“河”、“水”等汉字。显而易见,这些汉字都和大海没有任何关系。毋庸置疑,生活于其中的不是海鱼,而是淡水鱼。

另一方面,民俗性的绘画和谈话中经常出现的双鱼图等中的鱼,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鲤鱼。鲤鱼之于中国人就像鲷鱼之于日本人一样。承担跳龙门重任的是鲤鱼,祈求五谷丰登的年画里出现的、娃娃抱着的鱼也是鲤鱼。祝愿夫妇和睦、多子多福的双鱼图中画的也是鲤鱼。

如果菜肴当中使用的鱼是鲤鱼或鲥鱼的话,那就是很上档次的鱼了,价格自然会上涨。

到黄河中游地区去,就会碰到“糖醋鲤鱼”这道菜。当地人都会很自豪地说“这可是黄河里的鲤鱼啊”,听得我的耳朵都长茧了。

如果去到公认的鱼米之乡、富庶的江南一带的话,这次你又会领略到鲥鱼在此地是何等的珍贵。

虾也是如此。海里捕捞的虾要比河虾便宜。在招待客人时,上海等沿海地区会拿出上档次的河虾。招待方会很自豪地说“这是河虾哟”,借此强调自己的好客之情。可是我从来没有听他们说过,“这是鲷鱼”、“这是本地特产的大马哈鱼”。

总而言之,对古代中国人来说,大海是模糊生疏的,他们也不像了解身边的牲畜那样了解海里的鱼。中国人远离大海,成长在重视畜牧的环境当中,使用着带有浓厚畜牧色彩的语言。在此过程中,同生疏的鲷鱼等海鱼相比,他们觉得身边的家畜更为亲切,并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何止是家畜,居住在内陆的人们还把生长于流经内陆的大江大川和栖息于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池塘中的淡水鱼拿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战国时代的儒学家荀子在著作《荀子·荣辱》中写道:“俄而粲然有秉刍豢稻粱而至者,则瞲然视之曰‘此何怪也!’。”

意为:如有人从来没有见到过牛、羊、猪、犬、稻粱,即便叫人搬来牛、羊、猪、犬、稻粱,此人也必以为眼前所见皆是鬼怪。

反之也是如此。在对海鱼知之甚少的人们的词汇中,海鱼便不能频繁登场。中国人对淡水鱼耳熟能详,像“即便臭了也是鲷鱼(腐っても鯛)”这种使用海鱼的谚语,是不可能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的。

何止是语言世界,在我家,现在做鱼汤时,除了雪里蕻咸菜、黄花鱼之外,主要还是以河鱼为食材。写本书的时候,秋意一日浓似一日,正是鱼汤越发鲜美的季节。

东京JR御徒町站前有一家叫吉池的鱼店,时不时地会卖一些便宜的河鱼。当我经过这家鱼店旁边的时候,就会暗忖:如果有价廉物美的河鱼,今晚就要做道鱼汤吧。此时,脑海里已经浮现出鱼汤冒出热蒸汽的场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