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字和会意文字

汉字和会意文字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文化所持有的畜牧色彩在汉字的形成过程中得到鲜明的体现。汉字乃象形文字,也即取物之外形而创造出的文字。用这四种方法创造的汉字分别被称为“象形文字”、“指事文字”、“会意文字”、“形声文字”。按照上文的解释,“家”字当属会意文字。在中国大陆,鼓励使用简化汉字即“简体字”。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文化所持有的畜牧色彩在汉字的形成过程中得到鲜明的体现。

众所周知,中文使用汉字表达。汉字乃象形文字,也即取物之外形而创造出的文字。

要说起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的造字方法,就不得不提及公元100年在中国编纂的最早的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58?-147?)所编撰的经典著作。许慎在序言当中将汉字的造字方法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大类,即后期所说的“六书”。这种分类方法作为一种标准一直传到后代。

“六书”即六种造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象形:取物之外形的造字方法。代表性的例子有日、月、川、木等。

指事:指的是用汉字的形体来表示事物数量和位置的造字方法。代表性的例子有一、二、三、上、下等。

会意:会意是两个独体字的形式和意义组合起来合成一个字的造字方法。代表性的例子有信(人+言)、明(日+月)、林(木+木)、森(木+木+木)、炎(火+火)等。

形声:是意符和音符并用的造字方法。代表性的例子有河(三点水+音符“可”)、榆(木字旁+音符“俞”)等。

转注:把某个汉字的意思转用作其他意思。比如“命令”的“令”字即可当作“长官”之意使用,又可用来转用,称呼像“县令”那样身居一定官职或地位的人。

假借:没有相对应的汉字的情况下借用相同读音的其他汉字。比如用“华”代替“花”。

不过从造字的观点来看,“转注”和“假借”都不是创造新的文字。可以说这种方法充其量不过是扩大了文字的使用范围。实际创造汉字的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方法。用这四种方法创造的汉字分别被称为“象形文字”、“指事文字”、“会意文字”、“形声文字”。

顺便提一下,在被我们称作“古汉语”的古代中文中,严格地来说,“文字”一词实际上指的并非字面意思。

在古汉语当中,“文”和“花纹”的“纹”意思相同。

比如有一个词叫“文马十匹”。此处“文马”的“文”字和“纹”字意思相同,指的是条状花纹。

所以“文字”的“文”指的是模仿物体形状的图画或样子的文字。

“字”这个词和表示“增长”意义的“孳”、同表示“愈发增长得快”的“滋”字属于同一类词。把原先就存在的象形文字同各种字形相结合,增加了汉字的数量,也就诞生了这些词。

从“六书”的分类来看,象形文字、指事文字属于“文”,会意文字、形声文字属于“字”。通过“文”和“字”的组合,汉语也即中文由此就诞生了。

在汉语当中,象形文字是最有特点的,它几乎成为汉字的代名词。但是以物体的外形为基础创造图形文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许多东西无法用象形表达出来。比如,不是普通的火而是剧烈燃烧的大火,该使用什么样的象形文字表现出来呢?不是一根根单独的木头,而是有许多根木头,该用什么样的汉字来表达呢?而呈现出更大范围的密集状态时要用文字来表述,该怎么做才能让别人明白呢?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人们想出了会意文字。用两个火字叠加组成“炎”字表示剧烈燃烧的大火。用两个“木”字代表“树林”,三个“木”字代表“森林”。如此一来就可以把想要表达的意思传达给对方。

因此,可以说会意文字是古代中国人下了一番功夫才创造出来的,这里面浓缩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会意文字把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栩栩如生地表达了出来。当然若脱离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则无从谈起。

会意文字是古代中国人下了一番功夫才创造出来的,这里面浓缩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会意文字把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栩栩如生地表达了出来。

我想起一个有意思的汉字,就是“家”这个字。按照上文的解释,“家”字当属会意文字。如果让现在的中国人按照会意文字的造字原则,创造一个代表人类居住空间的“家”字,我想大概大多数的人都会在表示建筑物的“宀”下面加入一个“人”字,以此来代表人类的居住空间。

在中国大陆,鼓励使用简化汉字即“简体字”。当时的简体字当中曾经就有“宀+人”这个字,用来代替“家”字,这个字正是出自以上的想法。

第一次看到“宀+人”这个字的时候,由于太像“穴”这个字了,不由地联想到原始人居住的洞穴,根本不会想到这是人居住的地方。不由觉得时代在倒退。所以当《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被废止的时候,我一下子觉得心宽了起来,仿佛从穴居时代逃离了出来一样。

闲话少说,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家”这个字的造字方法。

如果按照会意文字的造词方法和规则,我觉得“家”这个汉字可以写作“宀+人”,但是中国人没有使用“宀+人”,而是用“家”来指示居住的地方,把这个汉字拆开看一看,“宀”代表建筑物,其下方的部首不是“人”字,竟然是家畜的“豕”堂而皇之地横卧其中。

1987年,我回国一段时间,去了黄河中游地区。有一次在洛阳博物馆,不经意间瞄了一眼展示橱窗,里面陈列的一件素烧陶瓷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这个陶瓷由两部分组成。下面是饲养猪的猪圈,上面是人居住的房间。上面有一部分空间看起来像厨房。人做饭的厨房建在猪圈上方,厨房中没用的垃圾和残羹剩饭就成为猪饲料。可以说我所邂逅的这件陶瓷弥足珍贵,它把创造“家”这个汉字的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呈现给了我们。在征求了博物馆一位年轻的女性工作人员的同意之后,我越过窗户拍摄了一张照片。因为不是专业人员,拍得不是很清楚,不过陶瓷器的外形依稀可辨。

到此结论也就出来了:“家”字的本意是“豕”群居的地方,人们定居之后,其意思逐渐转变为代表人类生活空间的建筑物。

古代中国人原先过着茹毛饮血的狩猎生活,无须定居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为了追逐猎物他们大多随遇而安。后来,人们开始追求安定的生活,于是捕获到的猎物不是马上吃掉,而是养大之后再去吃它。在这一过程当中,小猪的数量不断增加,迁徙也就不能随意而为了。另一方面,通过饲养家畜,生活逐渐安定下来,居住场所也就逐渐固定下来。其表征就是“家”这个汉字的出现。

换句话说,家畜养殖的兴起让古代中国人过上了定居生活。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畜牧业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家”这个会意文字深深打上了畜牧文化的烙印。

闲谈两句。1996年12月,我为了签订一本书的出版合同到访北京。鉴于我此前的成绩,很快就得到了作者的信任,没用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合同手续。

因为还有些时间,我就去了北京的古董市场。没有东西看得上眼,正打算打道回府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东西——和我在洛阳博物馆所看到的陶瓷一模一样——下面是猪圈,上面是人居住的房子,东西很随意地放在地上,卖家是河北籍的农民。物品的颜色和形状同我在博物馆所看到的一模一样。但是,这肯定是赝品。赝品也没关系,我一冲动打算买下来,不过最终理性战胜了感性,空手而归。

可是写这本书稿的时候,心里产生了一丝后悔。如果我当时把它买下来的话,就能拿出来给阅读本书的朋友们看了,他们一定会很高兴。

书归正传。上文解释了“家”一字的造字方法,对于这种解释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一说认为“家”字当中的“豕”字并非养殖的“豕”,而是被用作祭祀品的豕。在古代,士族和老百姓不像王公贵族那样有寺庙可以祭祀祖先,比如祭祀自己的亡父时,只好把羊、豕等祭祀品摆放于屋檐下。这样一来“家”字就应运而生了,据说由此“家”被用来指代士族和老百姓的家。

不管怎么样,有一点是永恒不变的,过去的畜牧业以猪为首要饲养对象,“家”这个汉字渗透到古代中国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影响深远。

家畜养殖的兴起让古代中国人过上了定居生活。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畜牧业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家”这个会意文字深深打上了畜牧文化的烙印。

1987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一篇考古文章,文章揭示了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和畜牧的关系。李璠是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小麦研究专家,他分别于1985年、1986年两次前往甘肃省民乐县六壩乡东灰山新石器遗址进行科学考察。在遗址中发现了小麦、大麦、高粱、谷子等作物的炭化籽粒,同时还发现了山羊、黄羊、猪等动物的牙齿和骨头。用碳十四进行测定后断定其年代为距今(5000±159)年以上。

1987年8月,我到访了古汉语的诞生地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河南省郑州市郊外的大河村遗址中,我得知此处曾出土大量猪、狗、牛、马、羊、鸡等家畜和家禽的骨头,其中出土最多的是猪骨头,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可以有力地证明畜牧业在当时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这些例子也说明畜牧和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连。

据资料显示,中国饲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10000年以前。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出土的猪骨被认为是目前可以确认的最早饲养的猪的骨头,说明在新石器时代华南地区已经有了养猪的习惯。浙江省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骨也证明早在7000年前长江流域就开始饲养猪。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推测进入发现了甲骨文字的殷商时期,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养猪。

看看甲骨文字就可以知道,当时已经有把猪关在圈里饲养的习惯。西周时代(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也用同样的方法养猪。《诗经·大雅·公刘》中有“执豕於牢”的诗句,由此可以确证猪是关在圈里饲养的。不难想象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因饲养家畜而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这种环境下,中文不断发展,词汇也逐渐丰富起来。在最能体现中国人思维路径的会意文字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端坐于人居住的“家”字下面的不是“人”字,而是“豕”这个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