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仪表仪态修养
不可否认,充实的内容,娴熟的技巧,是构成演讲的重要成分,但仪表端庄和风度高雅对演讲效果的积极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说这种仪表、仪态美是演讲良好的开端,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则可以说,这个开端孕育着成功。
从常识上说,用气宇轩昂代替倦面悴容,以稳健持重代替轻佻浮华,用清新整洁代替不修边幅,是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的,包括人的站相、坐相、走路姿态及其他身体动作,甚至言谈举止等,也都是约定俗成的。演讲中,如果无视仪表、仪态的积极作用,如蓬头垢面,长发垂肩(指男士)、染发、化浓妆等,即使拥有三寸不烂之舌,两排伶牙俐齿,口吐莲花,舌绽春蕾,也会使听众望而生厌,大倒胃口。
(一)仪表
因仪表而致演讲功败垂成的不乏其例。20世纪60年代初期,实力相当的尼克松和肯尼迪,同时拉开了竞选总统的帷幕,在激烈的角逐中,他俩几乎每天都要登临“黄金时代”电视,发表施政演说。肯尼迪年富力强,发出诱人而有煽动性的语言,因而颇受选民青睐。尼克松则以稳健的仪表出现在电视讲坛上,他以洞达世故,缜密严谨和铿锵激越的律师雄辩风格,向国民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图景,这也使拥戴他的选民们得到很大满足。如此的“拉锯战”,在几十天之内难决雌雄。但在临近“马拉松”的终点时,尼克松由于疲惫不堪,倦形于色,结果使观众大为惊讶和失望,局势骤然逆转。美国国民不相信这位面容枯槁,宛如证券场上的失意者能够运转美国这部大机器。落选的尼克松追悔莫及,悲叹不已。
我们看到,包括美国布什、克里的总统竞选,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胡锦涛总书记的国际访问,以及商务界的各类谈判和各种会议等,上至政府首脑、官员,下到基层工作人员,都非常注重仪表的修饰。从大的方面说,仪表的修饰美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集团的外在形象;从小的方面说,仪表的修饰美则代表一个人的素质涵养水平。常言说:“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仪表的美并不是说人要长得漂亮,衣服要穿得华贵,打扮要入时,甚至盲目地模仿别人。仪表的美完全在于统一与和谐,要依据自身的特点,力求做到平衡、和谐、匀称、大方、整洁,给人以美感。而这些都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二)仪态
关于仪态,东汉的许慎在《说文》中解释说:“仪,度也。”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西方,“文明”(Civilization)一词的本来含义,就是对人的仪态是否合乎礼仪标准的评价。可见,仪态从古到今都受到了人们的极高重视。仪态包括姿势和风度。姿势是属于身体的,风度是属于气质方面的。一般来说,仪态概括了一个人日常活动的全部,如站立、坐下的姿势,走路的步态,说话的声音,面部的表情等。优美的仪态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也可由此判断一个人的职业、个人修养、受教育的程度等。
演讲中,演讲者从登台到演讲结束,其姿势和风度一直受到听众的“注目”和“感应”,不端正的姿势往往显示出身体状况的不佳,给人以不沉着或缺乏自信的感觉。
由于在第二章“无声语言”里有过对仪态的相关内容的叙述,在此主要讲讲步态。
沉稳而优雅的走路姿态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演讲中的登台、离台以及演讲中的适度运动,都会涉及到步态。
有的人走起路来两臂大摇大摆,下颌上扬,很不自然;或者走起路来像机器人一样呆板;也有的人走路时矫揉造作,好像拖着脚行走似的;还有的人走路时躬腰驼背,腰板弯曲;甚至走路飘飘摇摇,毫无精神,这些都是很难看的姿势。
走路的步态美妙与否,决定于人的步位和步幅,步位就是脚迈出后应该落在的地方。好的步态应该是两脚踩着一条直线行走;步幅是指每跨出一步两脚之间的距离。一般步幅的标准是,一脚踩出落地后,前脚跟与后脚尖的距离应大致等于你的脚长。
走路除注意步位和步幅外,还须遵守以下原则:
(1)上半身保持挺直,下巴后收,两眼平视,胸脯挺起,腹部后收,两脚平行。
(2)移动时,腰部不能摇摆。
(3)膝盖和脚腕要富有弹性,否则会失去节奏,显得浑身僵硬。
(4)当一脚跨出时,臂膀跟着摆动,而且要自然、轻松。
(5)让步幅与你的呼吸配合成有规律的节奏。
(6)穿礼服或长裙时,切忌跨大步。
(7)穿长裤时,步幅可以增大,表现出活泼和朝气,但步幅最大不应超过脚长的1.5倍。
总之,仪态的修养需要长期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相传,汉代美女王昭君因得罪了画匠毛延寿,致使画像丑陋而远嫁匈奴。事后毛延寿也因此被汉帝杀害。王安石为此作《明妃曲》,发出了“意态由来画不成,当年错杀毛延寿”的感慨。由此可见,仪态难画,学来更难。
因此,大学生应当丰富自己的专业学识,博览群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并形成敏锐的辨别能力,以此来培养自己的仪表仪态修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