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笔的字是怎么回事?
在古书上,我们往往会见到一些笔画不全的字,这些字大都是缺少按笔顺写字的最后一笔,例如:“孔丘”的“丘”字作“”,“桓”字写作“”,“玄”字作“”等。是什么原因是这些字缺少笔画呢?
西游记
原来这是我国古代避讳的习俗造成的。
《说文解字》解释说:“讳,忌也。”“讳”就是忌讳,就是人们在说话、写字时避讳某些不愿提到的字、词。人们在说话时往往要回避那些不吉利的、使人听了不舒服的,或者不雅的词句。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死”的回避。生老病死是人生常见之事,但“死”毕竟是最难以让人接受的事情,于是,人们在说话时为了避免听话人引起不愉快的联想,便尽量不直接用“死”字表述。古时候,人们用“天崩地裂”、“山陵崩”、“百年之后”、“身后”等代替,现代人用“逝世”、“辞世”、“仙游”、“作古”等代替,对为了伟大的事业而死的人,称之为“牺牲”、“就义”等。在现代的口语里,人们还用“三长两短”来代替“死”。据说用“三长两短”代替的原因是做棺材所用的木料,也就用它表示了“死”的含义。还有人用“回老家”、表示“死”是因为中国文化中有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的思想,在外的游子都希望年老的时候能回到家乡,即便是死在他乡的人,后代亲人也要想法归葬。“上西天”则是来源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因为最后到达西天都成仙成佛,不在人间了,所以人们用“上西天”来表示离开人间,也就是“死”的含义。
在其他的方面也是这样,比如,打渔为生的人家忌说“住”,从古代传下来的餐具“箸”(音“住”)被他们改称为“筷(快)子”。有些方言中说“蒜”声音如“散”,就是“破散”“败坏”的意思,因此生意人把“蒜”改称为“和气菜”。“原来”这个词在明朝以前写作“元来”,明朝的皇帝一看到“元来”这个词就觉得是说“元朝要来了”。所以将“元来”改为“原来”,这只是不想让元朝再卷土重来而已。所有这些,都出于同样的习俗和心理。
中国的文化里还有一项内容叫“为尊者讳”,这里的“尊者”指的是父母、师长及其他长辈,尤其重要的是当朝的帝王以及帝王的父亲、祖父。所谓“为尊者讳”的意思是,如果直呼“尊者”的名字,便是对他的不尊敬,进一步,则在任何地方都不能使用“尊者”的名字用字,再进一步,则和“尊者”名字同音字也不能用——这是避讳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可以想象,这样的避讳能给人造成多大的不便。唐代诗人李贺因为他的父亲名“晋”,便终生不能去考进士。
箸
需要回避的字这么多,但书还是要写。古代人想了种种办法来避讳。第一种办法是用同义或同音的字来代替应该回避的字。比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记载:“(秦王政)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使得击荆。”当年只有一个楚国,没有“荆国”。为什么说要“击荆”呢?唐朝的张守节《史记正义》说:秦国人把楚国称为“荆国”,是因为秦王政的父亲——庄襄王的名字叫“子楚”,“荆”和“楚”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名称,为了避讳,秦国人就把楚国称为“荆国”了。再如,秦始皇名“政”,秦人该用“正”字的地方都改用“端”字;隋炀帝名“广”,当时人该用“广”字的地方只能用“大”或者“博”;唐太宗名叫李世民,为了避讳“世”字,所有“世”均改为“代”或者“系”字,“民”则改为“人”,古代一本叫《世本》的书改称为《系本》,柳宗元《捕蛇者说》中把“民风”写成“人风”。如果在今天恐怕著名的小说《四世同堂》就要改称为《四代同堂》了。不难想象,这种避讳的替代给古书造成了很多的混乱。
秦始皇 赢政
第二种办法是应该避讳的字干脆不写出来,用符号□表示,这样的避讳使读书的人根本无法知道避去的是什么字,简直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和理解。
隋炀帝杨广
还有一种避讳的办法是既不把该回避的字替换,也不把它省掉,照原样把字写上,只是要去掉一画,称为“敬缺笔”。这种办法虽然不像上两种办法那样造成混乱,却使古书上留下了不少残缺不全的字。这就是我们在古书上看到缺笔字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