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章结构是客观事物结构的反映

文章结构是客观事物结构的反映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结构的原则文章的结构是由文章所表现的内容及作者的构思所决定的。因此文章的结构形式就必须正确反映这种规律和联系;而这是安排文章结构形式的又一条重要原则。议论性文章侧重于议论说理,它的结构以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为基础,主要通过论据对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论证来解决,而对于作为文章论据的人物或事件则无需作完整的记叙和描写。

第三节 结构的原则

文章的结构是由文章所表现的内容及作者的构思所决定的。因此,一般地说结构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但是文章结构虽无定式,却也不是毫无法则可循的。根据大量成功的写作经验,大致可以把文章的结构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则。

一、结构要服从表达和突出主题的需要

主题是文章的主旨和灵魂。作为文章表现形式的结构,理应为表达和突出文章的主题服务。因此,写文章时不仅要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和确定材料,而且组织和安排材料也应服从主题的需要。诸如怎样划分层次和段落,怎样设置过渡和照应,怎样谋划开头和结尾,怎样确定主次和详略等,无不应该围绕文章的主题来进行,受着主题的制约和支配。在这一点上,那些内容集中、主题鲜明的文章自不必说,就是某些思想复杂、内容含蓄的文章也不能例外。

刘勰曾作过这样的论述:“凡大体文章,贵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驱万涂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倾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扶阳而出条,顺阴而藏迹,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此附会之术也。”(《文心雕龙·附会》)这就是说,文章的内容和格局无论多么复杂,都必须以纲统目,尊卑有序,紧密围绕中心思想来安排结构,那样文章才会严谨周密,条理井然。

二、结构要正确反映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和外部联系

世界上一切客观事物,总是有其内在发展规律和外在相互联系的。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文章的结构形式就必须正确反映这种规律和联系;而这是安排文章结构形式的又一条重要原则。

比如记叙性文章,一般是通过记人、叙事、状物、绘景来反映事物的。写人的文章,不仅要通过人物本身的某些要素(如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来表现人物,而且应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为背景,揭示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来准确把握和再现人物的内在性格和真实面貌。而叙事的文章,一般则应按事件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来安排结构,所以叙事类文章的结构大抵都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环节,这样才能符合事件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如议论性文章,其主要的结构形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公式。而一个问题总有其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各个方面以及解决矛盾的途径等,作者也必须对所提出的问题加以分析、综合,也就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然后指明解决的办法。议论文的这种结构形式既符合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也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

不过,我们还须看到,要求文章的结构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及其联系,并不意味结构一定要和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状况完全等同,也不是要求机械地复制和再现矛盾。作者完全可以根据更好地表现主题的需要适当调整、变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环节的顺序,采用倒叙、插叙等手法。这种在复述过程中有意在局部上的调度和节制,不仅并未违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反而更有利于推出主题,更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更有利于读者加深对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认识。这不但记叙文如此,议论文也是如此。

三、结构要适合不同文体的特点

文章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体裁的文章在反映生活的角度、容量、目的和表现的方式上是各不相同的,因而结构也不同。如记叙性文章一般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反映客观的社会生活,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和描写。因此,它是根据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过程来布局的。议论性文章侧重于议论说理,它的结构以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为基础,主要通过论据对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论证来解决,而对于作为文章论据的人物或事件则无需作完整的记叙和描写。抒情性的文章多数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它的结构主要服从于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和变化。

当然,我们说结构要与体裁特点相适应,并不是说同一种体裁只能有一种结构模式,如果这样那就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了。此外,我们还应知道,文体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的,因此文章结构也应随之而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