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论与应用

理论与应用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子邮件与英语教学:理论与应用◎顾佩娅 苏晓军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随着因特网的普及而到来的一场电子邮件革命正在冲击着世界各地的学校、商业和家庭。本文先对电子邮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它的通讯特点作一简要介绍,然后探讨电子邮件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优势及理论依据,最后结合近年来国外语言教学界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对电子邮件在中国英语教学领域的应用进行展望。

电子邮件与英语教学:理论与应用

◎顾佩娅 苏晓军

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随着因特网的普及而到来的一场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又称e-mail)革命正在冲击着世界各地的学校、商业和家庭。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通过联网的电脑进行相互联系,共享信息资源,开展各种交流合作活动。英语,以其成为第一环球语言的绝对优势,理所当然地充当了这场革命中的主要信息传递者。在这个激动人心的信息时代,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也于1994年4月与因特网连通,建立了由近百所高校入网的CERNET,迈出了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与此时代发展相矛盾的事实是在我国许多英语课堂里至今仍然进行着远离真实语言运用的教学。结果正如李岚清副总理1996年6月28日在外语教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

“……很多学生经过8年或12年的外语学习,然而大多数学生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这说明我国的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和扩大对外交往的需要。”

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着手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英语人才是我国广大英语教学科研人员面临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艰巨任务。而今电子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本文先对电子邮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它的通讯特点作一简要介绍,然后探讨电子邮件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优势及理论依据,最后结合近年来国外语言教学界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对电子邮件在中国英语教学领域的应用进行展望。

一、电子邮件简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电子邮件产生的历史背景。早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电子邮件就在美国各军事部门得以使用。当时的美国军事领导们努力寻找一种传播快而又可靠的通讯手段,以便使大规模核战争中各指挥中心之间的联络不为中心被'毁而中断。结果就是电子邮件的诞生(Tillyer,1995:3)。到70年代初期,它一直限用于军事领域和进行国防研究的某些高等院府。80年代开始,许多学术领域纷纷建立电子通讯局域网络(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用电子邮件进行各种局域性专业合作活动。进入1990年以来,日益增长的学术交流和个人联络的需要使电子邮件和其他计算机网络工具(如远程网络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遍地开花,得以广泛应用。有人做过这样的估计,如果说80年代已有成千上万的人用上了电子邮件,那么到90年代中叶,这个人数会增长到2 500万。事实上,由于联结世界各地LANs和WANs的因特网的出现,电子邮件的使用者已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其队伍的发展速度已非一般统计手段所能。

作为因特网最基本服务项目之一的电子邮件,与传统通讯的最大不同是没有纸张,没有邮递员,一切都在计算机数据传输中进行(项国雄,1995:42)。已经拥有一般电脑的人们只需添置一块通讯卡(modem),向与因特网联网并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的电脑中心申请一个电子通讯地址和电子信箱就可以开始各种电子通讯活动。在本质上,电子邮件还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电子邮件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的文字交际工具。它集文本的助思考功能和机辅通讯的交互功能为一体,在文字和口语这两种长期被对立起来的表达方式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Chun,1994:30)。因此在帮助人类完善思维过程,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等方面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威力。

2)它的机辅条件不仅给人们在相互联络上提供了便利,而且给各社会团体间的交流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这对促进团结、合作,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美好的未来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3)人们可以跨时空地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流,这个特点使共时(synchronous,又称实时real-time,如电子会议)和非共时(asynchronous,如电子公告板、电子论坛等)两种通讯方式并存,用户可根据不同需要灵活选择。

4)电子邮件还为远距离通讯和跨文化交际插上了翅膀,使人们第一次摆脱了距离束缚,真正感受到“地球村”的渺小和世界的伟大。

5)超媒体(hypermedia)技术的发展为电子邮件的信息传播不仅增添了图形、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形式,使内容更接近真实生活,而且由于它非线性联系的管理特点使信息的查询和索取变得更加简便神速(参见田剪秋,1995:3)。

二、电子邮件应用于英语教学的优势和理论依据

然而,对于一个日常教学任务已经很重的英语教师来说,要学会掌握这种新型的电子通讯手段,并应用于具体教学实践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是应该付出这番努力和功夫呢?当今美国机辅语言教学专家Mark Warshchauer根据他15年从事机辅英语教学的经验在他新著的e-mail for English Teaching(1995)一书中阐述了以下三个主要理由:

1.电子邮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用英语进行真实的自然交际的机会。在数分钟内,学生可与本地或外地,包括世界各个角落的说英语的本族人或其他英语学习者进行个人对个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群体等各种形式的联络。这种真实交际的环境和因此产生的学习动机正是我们作为英语教师长期以来孜孜以求、奋力创造的条件。

2.电子教育手段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自学能力。学用电子邮件的过程涉及许多其他知识的学习,包括计算机操作、信息探索和获取、正确并恰当运用位于正式书面语言和非正式口语之间的特殊的电子通讯语言文体等。所有这些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将会给即将进入21世纪的学生不仅在语言上而且对他们今后在个人和职业各方面的发展带来无穷的益处。

3.电子邮件将丰富我们作为英语教师的经历,促进国内外教师间的经验成果交流、信息资料共享以及各种教学科研合作,使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卓有成效。

纵观电子邮件的通讯本质和Warschauer总结的三点应用理由,我们不难看出电子邮件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所提供的非一般课堂教学所能创造的开放性交互合作环境。这种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放到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的框架中来解释,而解释的起点往往是交互理论(interactionist approach)。交互理论始于Krashen(1985)“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Krashen声称外语的习得几乎完全决定于学习者所得到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量。从这个理论出发,许多研究者(例如:Long,1980,1991;Pica,1983,1993;Gass&Varonis,1994)对语言学习者之间什么样的交互活动能促进对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吸收作了大量的研究,其结果都证明了交互活动在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促进输入,甚至输出的重要作用。研究中,人们还发现在机辅语言学习环境中,电子邮件式的书面交际明显比一般课堂口头交际提供了更多注意语言输入和计划输出的机会(Long,1991;Schmidt,1993)。这两点对理解机辅语言学习的优越性很有帮助。

然而,交互理论只解释了学生怎样学语言的问题,对学生究竟是如何通过语言习得语言,换言说对如何成为讲这种语言的社会群体中的有效成员所经历的心理过程却无能为力(Hymes,1972)。它也无法解释学生是怎样通过学习语言习得有关重要文化知识(Kern,1996)或其他专业知识,如何通过运用语言提高阅读、写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Heath,1992)。

在此有必要转向更深层次的社会交际理论以求揭示合作语言学习的真正潜力。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主张源自前苏联心理语言学家Vygotsky。他的心理学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上的(Kess,1991:245)。他认为高层次的思维过程来源于社会相互作用,并直接反映了社会相互作用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在Vygotsky看来,高层次思维过程的发展存在着固有的社会性。儿童语言的发展总是根植于一个社会环境,在这个社会环境中儿童与作为熟练语言使用者的成人之间的交互促进了儿童对越来越复杂的认知结构的掌握。

Vygotsky指出一个人的语言发展必然经历社会和个人两个心理活动层次,是内因和外部相互作用的结果(1978:57)。他的“内部语言”(inner speech)说(1962)证实了在初始的“思想”和最后的文本表述之间存在着一个必要的中间环节,这就是内部言语(见朱纯,1994:53)。内部言语是一种与思维直接联系的言语,因此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Vygotsky这一对语言和思维之间关系的论述阐明了社会交际在创造一个学习运用语言环境中的重要作用,而所有人类的学习和成长都与以语言为主要传媒工具的有目的学习活动相联系,所有高级心理机能都是在以语言为工具的社会交际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与Halliday(1978)所提出的语言作为人类交际最重要的符号系统的学说是一致的。

Vygotsky早逝于1934年,终年37岁,但他的理论却被他的同代人继承了下来(虽然他的大部分著作直到1962年以后才被译为英语),并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他强调无论是学生之间还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的学习活动(collaborativelearning)是帮助学生跨越自我实现和合作实现之间鸿沟的基本条件(1962),特别是他关于文本作为传媒工具的合作学习理论已经成为诸多当代语言教学法的基础,如强调形象语言交际,互帮互学和以解难题为目的的有意义学习活动的“整体语言教学法”(Freeman&Freeman,1992)就是一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Wells(1994)将语言学习看成是建立在合作操练基础上的一种符号训练过程的研究。他结合Vygotsky的符号工具概念(semiotic mediation concept)和Halliday的系统语言学说(systemic linguistic approach),力求分析学习者是如何通过交谈,特别是文本形式的交谈,获得概念思维和建构知识的,而这正是Bruner和其他心理学家一直研究的有关文本、交谈和概念思维三者关系的问题。Wells的研究结果再一次证明了一个在语言教学中经常被忽视的文本的“认知放大器”(Bruner,1972)功能。他竭力主张将文本看作是帮助学习者思考、理解和解释过程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对已完成这个思维过程的结果的简单表述。

综合上述诸多概念,包括表达、交互、思考、解决难题、批判性思维、阅读与写作,并看它们在语言课堂中的文本交互、探究和合作等活动中的相互依赖关系,我们不难承认Vygotsky的文本工具观点(text-mediational view)是一个极其有用的理论框架,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语言课堂中的合作活动的重要性,而且为我们认识电子邮件所特有的以文本为基础、计算机辅助的交互合作学习环境的潜能提供了理论根据。

三、电子邮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毫无疑问,电子邮件可以成为英语教学的有力助手。然而,如同其他科技手段一样,电子邮件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教师才是正确运用这种新技术的关键。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方法和风格,以及教师对学生需求的了解,对电脑设备的掌握程度等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国外电子邮件应用在英语教学的经验证明,要取得这方面的成功,我们在应用原则上一定要兼顾电子邮件的四个交互界面:

1)人机界面。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开始运用电子邮件这种新型交际工具时会遇到的种种困难,要精心设计指导方案,注意课前、课上与课后的教学管理,尽量使用简便软件,示范用法技巧,把目标始终放在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上。

2)教师界面。这里指教师间的教学项目合作界面。要使跨班、跨校、跨文化的教学合作项目获得成功,首先要考虑的是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责任心、事业心和合作诚心是基本条件。其次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和计划性,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互通信息、及时调整和相互配合等都是合作成功的保证。

3)师生界面。电子邮件的应用帮助师生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关系,目的在于帮助提高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为此,教师就需在教学项目的设计和具体指导上花大力气。从一开始就要明确学生邮件的去向、阅读范围和对象,以保证通讯界面有一个相互信任、自愿和宽松的交际气氛。同时也要明确学生参与电子邮件活动与他们学习成绩的关系,强调平时参与的质和量,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4)学生界面。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际,而为了保证这种交际的成功,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对礼貌语言的应用。要指导学生学会电子邮件所特有的灵活、明快和友好的语言文体。如果是远程交际,在正式通讯之前要准备好各自文化背景的介绍邮件,以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许多应用研究经验还证明,电子邮件活动的最好、最持久的教学效果来自于与现行课程教学,平时课内外练习以及正确评估手段的巧妙结合。用帮助主持跨文化电子邮件课堂交际(Intercultural e-mail Classroom Connections,简称IECC)项目的Bruce Roberts(见电子论坛:IECC-discussion@stolaf.edu,March 22,1994)的话来说,“局限于学生之间通讯的e-mail活动就像请客讲座一样,只会激起一时的兴奋;而那些精心设计的与现行课堂相结合的项目才会像增添了一套新的好教材一样,显示出它较长久的,真正的教育价值”。

国内外一些发达地区的英语教师将电子邮件应用于教学的实践从80年代开始至今已积累了不少经验。成功的教学实验范例不胜枚举,下面三例只是沧海一粟。

1)香港语言教师Kroonenberg(1994/1995)组织学生参加以班级为基础的课内外电子讨论。每个学生根据事先师生共同商定的题目要求,有准备地在共享的班级电子布告栏上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实时(课上)或非实时(课外)进行的口语式文字讨论,不但使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大大增多,而且通过与原设口语课相结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实际口、笔语表达能力同步得到明显提高。教师还经常组织学生复习他们在电子布告栏上发表的讨论文本,对语言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讲和修改。通过平时观察和期中、期末自评和互评等考评手段,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和学生一起订出下一步改进计划。

2)新加坡和加拿大(Quebec地区)两所中学讲中文和法语的学生之间开展双向语言和文化交流合作项目活动(Soh&Soon,1991)。首先,两地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电子邮件结成笔友,进行个人之间,小组之间有关两国不同文化背景的情况交流。3个月后,各校从自己的文化遗产中选出一篇英译文学读物送到网上,供两校学生阅读和讨论。这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选作品从语言到内容本身的理解,而且促进了跨文化交际和友谊。最后双方在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创作的学生自己的英语作品有小论文、短剧、诗歌以及两国文化背景介绍和小辩论文稿合编等。

3)芬兰、巴黎和香港三所大学的机械专业学生1994年秋在教师的帮助下联合组织了一个提供真实英语写作环境的国际性合作教学项目。该项目包括机器人设计和环境设计两个国际比赛项目,其中机器人设计是一场真实国际性比赛。该项目从三方参赛的班级和学生之间通过电子邮件相互介绍开始,各自分头进行夺奖产品的图案和文字设计。在此过程中,参赛各组需按要求合作完成五项文件的写作任务:有关设计主题的陈述;机器人广告设计和产品描写;一封介绍销售计划的信;一份250字的索要举行“第5次机器人设计国际大赛”投稿件的摘要;一份介绍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情况的记录。实际上,每个参赛学生后来还超额完成了一份个人总结。最后的设计成果由三校师生通过电子邮件网络参加投票,选出的得奖设计通过因特网上目前最有用的全球共享超媒体系统——环球网(World Wide Web,简称WWW)向全世界播放。各国有兴趣的教师、学生甚至工程技术人员都可上网欣赏或评论。在芬兰的参赛学生还组织了一场“机器人展销会”,让扮演推销公司的班级根据各参展小组的口、笔头产品介绍决定理想货源。学生通过完成这个项目所学到的知识与他们的专业兴趣相投,各方面收获甚多。用项目主要组织人Vilmi老师的格言来说:“光听不动易忘却,看看听听记忆新,投入才学得真本领。”(Tell me and I'll forget.Show me and I'll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ll learn.)

四、中国英语教学领域应用电子邮件的展望

放眼世界,电子邮件应用于英语教学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国内,“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建立也为电子邮件应用于中国英语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许多高校纷纷加入因特网,呈现出一派你追我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喜人景象。然而这一切毕竟刚刚开始,由于我国的联网在通讯速度和费用等诸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从事英语教学的单位和个人暂时还难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但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和使用成本的降低,相信广大英语教师用上e-mail的日子不会太远。因此,凡是有志于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的英语教师和领导都应关心和支持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应参与使中国外语教学早日与世界接轨的各项准备工作。从目前中国实际出发,笔者认为e-mail在国内英语教学领域的应用首先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从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设计到计算机软硬件配置方面要坚持强调系统的双向及多向交互功能。要确保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口语或笔语自然交际的环境。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演播功能上,否则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便无异于普通语音室。要追求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长期效应,不能只求音像效果以图一时的新鲜感。暂时没有条件使用因特网的单位,要考虑配置和创建有开放性的具备交互、演播和自学功能的英语教学课堂局域网络,使学生在此网络中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本班内各种形式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待有条件时逐步实现从班级电子讨论向外扩展到跨班级、跨校际和跨文化的多媒体语言交际活动。

2)在课程设置上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尽量考虑使电子邮件的运用和现行课程相结合,把课内外学习,学生的练习机会以及他们的成绩评估统一协调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电子邮件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因为教师的素质和对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研究程度会直接影响电子邮件的应用效果。学校不仅要为教师学习一般计算机操作技术提供必要的设备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研究现代语言学习理论和进行教学法探索实验。

总而言之,电子邮件为中国英语教学的明天展示了一片辉煌前景,它为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英语教学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便捷之路。我们相信在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广大英语教师的共同探讨和不断摸索中,电子邮件对提高中国英语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跨世纪英语人才必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李岚清,1996,改进外语教学方法,提高外语教学水平。《中国教育报》1996年9月5日。

田剪秋,1995,超文本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外语电化教学》1995年第2期,3—5页。

项国雄,1995,Internet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外语电化教学》1995年第3期,42—44页。

朱纯,1994,《外语教学心理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Bruner,J.S.1972.The relevance of education.Hardmonsworth,Middlesex.

Chun,D.1994.Using computer networking to facilitate the acquisition of interactive competence.System.22(1),17-31.

Freeman,Y.S.,&Freeman,D.E.1992.Whole language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Portsmouth,NH:Heinemann.

Gass,D.M.,&Varonis,E.M.1994.Conversation interac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2 grammar.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6.

Halliday,M.A.K.1978.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London:Arnold.

Heath,S.B.1992.Literacy skills or literate skills?Considerations for ESL/EFL learners.In D.Nunan(ed.),Collabo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pp.40-55).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ymes,D.1972.Toward ethnographies of communication:The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events.In P.P.Giglioli(ed),Language and social context(pp.21-44).Middlesex,England:Penguin Books Ltd.

Kern,R.(1996).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Using e-mail exchanges to explore personal histories in two cultures.In M.Warschauer(ed.),Telecollabor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Proceedings of the Hawai'i symposium(SLTCC Technical Report#12)(pp.105-109).Honolulu,HI:University of Hawai'i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Curriculum Center.

Kess,J.F.1991.Psycholinguistics:psychology,linguistics,and the study of natural language.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Krashen,S.1985.The input hypothesis.New York:Longman.

Kroonenberg,N.1994/1995.Developing communicative and thinking skills via electronic mail.TESOL Journal,4(2),24-27.

Long,M.1980.Input,intera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Long,M.1991.Focus on form:A design fea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In K.De Bot,R.Ginsberg,&C.Kramsch(eds.),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pp.39-52).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ica,T.1983.Adult acquisition of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exposure.Language Learning,33(4),465-497.

Pica,T.1993.Communication with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What does it reveal about the social and linguistic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In J.E.Alatis(ed.),GURT 1992:Language,communication,and social meaning(pp.435-464).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Schmidt,R.1993.Awarenes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3,206-226.

Soh,B.L.,&Soon,T.P.1991.English by e-mail:Creating a global classroom via the medium of computer technology.ELT Journal,45,287-292.

Tillyer,A.1995.Modem times:how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are changing our lives.English Teaching Forum,33,No.4,29.

Vygotsky,L.S.1962.Thought and language.Cambridge,MA:MIT Press.

Vygotsky,L.S.1978.Mind and society.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arschauer,M.1995.e-mail for English teaching.TESOL,Inc.

Warschauer,M.1996.Computer-media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theory and practice.(Research Note#17).Honolulu,HI:University of Hawaii,Second Language Teaching&Curriculum Center.

Wells,G.1994.Text,talk,and inquiry:Schooling as semiotic apprenticeship.In N.Bird et al.(eds.)Language and Learning(pp.1851).Hong Kong:Institute of Language in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 of Hong Kong,Department of Education.

本文原载《外语电化教学》1999年第6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