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材料的积累和运用
一、材料的积累
积累材料是写作的第一步,是写作的重要环节。搜集、积累材料的途径和方式很多,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方式:
(一)通过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来积累材料
《红楼梦》第五回有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说客观事物你能洞察明了,你就有学问,人情世故你熟悉通晓便能化为文章。这说明社会实践和生活体验不但增进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不断地给人们提供写作的材料。一些经历异常丰富的作家,之所以能写出传世的作品,很大程度得力于生活对他们的滋养,如高尔基、欧·亨利、杰克·伦敦等。生活多变,阅历丰富,可以使作者体验很深,生活贫乏,一般不利于写作,因为生活贫乏终究是一种局限,长期抒写那些有限的生活,写作材料一定会枯竭。而广泛的生活阅历,积累的材料就多,作者选择的自由就大。
当然,生活是广阔的、无限的,而人的生命、精力却是有限的,作为一个作者,不可能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去感知客观世界。但他都有一个自己生活的敏感区,在这个敏感区里,作者对生活某些方面最熟悉、最敏感,感情最丰富,这正是他们对整体生活把握的出发点。这就使一些作家在表现自己熟悉题材时驾轻就熟,而对某些题材却力不从心。如巴金、曹禺在表现封建大家庭的没落时,写出了《家》《雷雨》这些不朽的作品,而他们在反映工人、农民的生活时,却没有达到这一高度。因此,我们在生活体验时,一方面要积累自己敏感的素材,另一方面又要突破生活敏感区,广泛积累各种材料,不断扩大视野,才不至于造成心灵空间的狭小。在社会实践的体验中,观察、感受、调查、采访,是获取材料的主要手段,由于这些具体方法涉及写作主体的能力问题,我们将在第五章做专章阐述。
在社会实践和生活体验中积累材料,也受到写作主体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素质的制约。面对着纷繁芜杂的社会生活,并不是有闻必录,有材必收。你观察到什么,感受有多深,哪些材料使你激动,都受其审美素质的制约。同一件事情,同一个问题,有的人“见人未所见”;有的人却视而不见,当然更谈不上获取丰富的有价值的材料。因此,我们在社会实践中,还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才能提高我们观察、鉴别、捕捉材料的能力。
(二)通过对书籍、报刊、文献档案的阅读和查阅来搜集材料
这类材料不是来自对生活的直接体验,而是来自大量的报刊、书籍、文献档案。它们不是生活的原貌,而是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来反映客观世界,是人类科学文明的成果,也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一般文章写作,如应用文、议论文、科学研究、学术论文,除了用实验、调查来获取直接材料外,其主要获取材料的途径就是阅读和查阅。清代学者吴乔说:“多读书,则胸以自高……博知多知,文章有根据。”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它既为写作积累大量的材料,也是一种知识和思想的积累。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都很注重从阅读中获取大量的材料。马克思写《资本论》,研究、查阅的书籍就有一千五百多种,他的《资本论》第一卷就引用了材料一千多条,许多来自阅读和查阅所获得的间接材料;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参考了七百多种历史著作;福楼拜写《布法与白居谢》一书,看了一千五百多册参考书,涉及化学、医学、农学等多方面。没有从这些浩翰的书籍中搜集、获得的大量材料,就无法构筑起他们的鸿篇巨制。
(三)通过电台、电视、音像、互联网来获取材料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为迅捷的媒介,文章是一种信息载体,信息一旦进入作者的写作视野,便成为写作材料。这些现代传播媒介,可使作者足不出门,只要一机在手,便可知天下大事、世界风云。特别是当今信息传递迅速化、全球化,如果没有现代眼光和现代技术,你就无法捕捉到那稍纵即逝、瞬息万变的有效信息,也就无法写出为社会关注的文章。特别是新闻写作、应用写作、经济类文章以及学术、科技文章,往往强调信息量、时效性、实用性。要充分利用电台、电视、互联网这些现代化传播媒介,我们才能获得更快、更新的信息材料。
二、材料的选择
材料贫乏写不出好文章,有了充足的材料,也不一定都能写出好文章。材料纷繁芜杂,哪些用,哪些不用都得认真选择。用得过多,会淹没思想、主题;用得过杂会使结构混乱,条理不清;材料不准确,会使文章失去说服力,如此等等都需要我们对材料进行鉴别、选择。如果说积累材料要多,以十当一,那么选择材料就要精,以一当十。材料的选择,就是对材料分析、鉴定、比较、取舍,在众多材料中选其精华和极有价值的材料,构成文章的内容要素。具体来说,材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选择那些能表现主题、证明观点的材料
选材要注意表现主题,证明观点,这是由材料的职能决定的。在文章中,它是表现主题的支柱,证明观点的依据。同时,作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方式搜集的材料,往往意蕴纷呈,各自离散,必须在一个共同的主旨下,把它们的相同之处联系起来,构成文章的内容要素。只有在表现主题这一前提下,材料才能各司其职,每一个材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否则,选择没有一个标准,文章材料就会杂乱无章,各自游离,甚至成了材料的堆砌,无法表现主题,证明观点。
所以,凡是能表现主题、证明观点的材料,就要浓墨重彩地写;凡是和主题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要忍痛割爱,坚决舍去。在选取材料时,不能孤立地考虑材料是否重要,有无意义,而是要判断材料是否和主题发生联系和作用,把握材料与主题之间的疏密关系。即使是那些很生动、新鲜的材料,但如果对表现主题毫无意义,也应坚决舍去。
材料的取舍是一对矛盾,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是对立统一的。有所取就有所舍,有所得就有所失,选择过程就是对材料的不断鉴别、扬弃的过程。雕刻艺术正是对一个完整的石头,在不断的舍弃过程中,完成了这一艺术的创造。材料的选择也是这样,材料的一切取舍,首先应考虑它对表现主题、证明观点是否有利。
(二)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作者积累的大量材料既分散又复杂,真与假、表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全面与片面、必然与偶然,往往交织在一起,这就必须对材料要进行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鉴别、选择过程。真实,是指材料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不是虚假的,任意编造的,既能反映客观事物的表象,又要反映出事物的本质与主流。准确,就是指在文中运用、引述的材料,如理论、数据、引文、定理、公式、事例等,应准确无误,经得住实践和科学的检验。特别是某些事物,反映的材料往往复杂多变,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如新生事物、先进人物、新出现的问题,获得的材料分歧很大,作者就要搜集各方面的反映,听取多方意见,明辨是非、真伪,分清现象、本质,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一处疏漏,会影响全文的价值。这在应用文、议论文、学术论文等文章的写作中尤为重要。保尔·法拉格在《忆马克思》中说:“他所引证的任何一件事实或任何一个数字都是得到最有权威或权威人士证实的。他从不满足间接得来的材料,总是找原著寻根究底,不管这样做有多麻烦,即便是为了证实一个不重要的事实,他也特意到大英博物馆去一趟。反对马克思的人从来也不能证明他有一点疏忽,不能指出他的论证是建立在受不住严格考核的事实上的。”我们写文章,就应该具有马克思那种严谨、科学的态度,才能真实、准确地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
需要提出来的是,文学艺术创作中,需要的是艺术的真实,不能拘泥于生活、照搬生活,而要艺术地再现生活。生活不经过一番加工是不能成为艺术形象的,文学创造性也许就体现在这一点上。国画大师齐白石画虾,不止一次地减少了腹下足节的数量,反而把虾画得栩栩如生。米开朗基罗放在梅提契墓坟上的青年男子的雕像,超比例地延长了弯曲的腰身和手臂,二者不但没有导致虚假,反而达到更高的真实。
所以国画大师齐白石说真正的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道出了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的真谛,要使艺术更像生活,就要使艺术不像生活,这是艺术与生活的辩证关系,艺术就是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因此,在文学创作中,我们需要的不是照搬生活的能力,机械地照相式地反映生活,而是需要艺术地再现生活能力、虚构能力、想象能力。初学文学创作的人,往往囿于原始材料的逼真,不敢突破真人真事的局限,他的想象、情感就很难得到自由的发挥。
(三)选择典型的材料
一篇文章篇幅总是有限的,不能包罗万象,而作者搜集、感知的材料却是无限的。客观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随着人们认识事物地不断深入,新的材料不断地涌入人们的视野中。因此,要在有限的篇幅中,熔入丰富的内容,就必须注意选材的典型性。所谓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它们往往能举一反三,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说服力。我们知道,事物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总是通过个别和特殊性的事物表现出来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事实都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有的事物只是偶然的、暂时的现象,对表现事物本质意义不大。
典型材料从表象来看,是单个的,具有其特殊性。阿Q的形象是很特殊的,《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也是其他同类作品无法企及的,但如果阿Q形象只是为了讽刺某一个人物,《红楼梦》只是曹雪芹的自传,那就不可能成为文学史上的杰作。所以典型材料既有它的特殊性,又有其概括性。
典型材料不一定是重大的、惊天动地的材料,如救人、救火、献身的壮举,那些平常生活的小事,只要善于发掘,也能以小见大,反映事物的本质。故典型材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曲折的情节,感人的细节,有代表性的事例,有说服力的数据等。
不同文体对典型材料有不同的选择,文学创作和记叙类文体往往注重典型情节和典型细节,注重材料的形象感。议论类文体、应用类文体、学术文章注重典型的事例和数据,注重材料的具体性和概括性。
(四)选择新颖的材料
所谓新颖的材料是指那些新近发生的,没有人用过的,或者具有新意,给人以新鲜感的材料。这类材料读起来兴趣盎然,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材料陈旧、雷同,读起来就令人乏味。俗话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新颖的材料犹如鲜桃,清新可口,回味无穷。我们常见一些报道好人好事的文章,总是说:“是雷锋精神鼓舞着我”;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得了奖,常常归功于“党和人民的培养”;防洪抢险,水中救人,勇斗歹徒,常常冠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际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的行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并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有属性。这些陈旧、雷同的表述,实际上把丰富的人物活动纳入一个模式,自然不能发掘出有新意的东西。
新颖的材料大致来自几个方面:
(1)新近发生的事件、新闻人物、新信息、新成就、新观念、新思想等。这类材料往往引起人们的关注,产生较大的反响。如新闻报道就必须要快,要新,争分夺秒,有很强的时效性。
(2)虽不是新近发生的,但却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来,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仍给人以新鲜之感。
(3)从旧材料、老材料中变换不同的角度发掘新意。一些旧材料,虽然已成定论,但如果我们一反传统的意蕴,变换思维和观察角度,并赋予它们时代的精神,使它焕然一新,仍能给人以新的思考和启迪。如从“老大徒伤悲”发掘出“老大何必徒伤悲”;从“一失足成千古恨”发掘出“一失足未必成千古恨”,如此等等,都可以推陈出新。有些历史材料,也可以发掘出新意,古为今用。
三、材料的使用
材料选择以后,怎样写入文章里,这就涉及材料的使用问题。同是表现主题的材料,有轻有重、有疏有密、有主有次、有先有后,怎样组合、安排,使它们形成有机的统一体,这就要正确使用材料。一般说来,使用材料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使用材料要注意材料的先后排序顺序
哪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后写,哪些材料放在最后,这不是随意安排的。文章的开始,既给全文奠定基调,又是走向主题的第一步。因此,开始的材料既要和主题发生联系,又要考虑读者的需求,给读者一种吸引力,一开始便牢牢抓住读者。随后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文章一步一步达到高潮。重要的材料不要急于抛出,应放在后面或者更适当的地方,使文章的主旨在最后得到丰富和展现,也使读者始终处于一种兴奋与期待之中。当然,不同的文体对材料使用的先后有不同的要求,不可一概而论。
(二)使用材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材料的使用,不能平均用力,同是表现主题的材料要有轻有重、有主有次,必须考虑主次、详略,否则只是材料的罗列堆砌。一般来说,凡是能烘托、表现主题的材料要详写,不惜泼墨如水;凡是和主题关系不大,但又不能省去的材料要略写,要惜墨如金。
(三)材料组合的逻辑性
文章内容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常常体现在作者对材料的排列、组合上。材料组合、排列没有逻辑性,常常是文章杂乱无章的重要原因。应用文以说明事理为主,应多采用逻辑顺序安排材料,或者由表及里、由轻到重、由浅入深,或者由因到果、由果到因,或者由时间推移、空间推移等,必须要讲究严密的逻辑性。
材料的排列、组合要注意两点,一是材料与文章主题的关系,即材料要围绕文章的中心来排列、组合。文章的主题,可能包含在文章的各个方面,每个方面、每个层次属性相同的材料应组合在一起,从不同的方面与层次来说明、表现这个中心。二是要考虑到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前后相邻的材料,两者之间应有相互联系,前一个材料是后一个材料的铺垫,后一个材料是前一个材料的承接与发展,同一类材料,不能相互抵触,相互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