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题与立意

主题与立意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主题与立意一、主题的含义及作用文章作为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必须要体现出作者对客观现实的理解与评价,这种倾向性,在文章主题里体现得最突出。记叙类文体,一般称之为中心思想或基本思想;议论类文体一般叫中心论点;应用文习惯叫主要意图或目的;学术文章一般称主要观点。立意多,文思必乱,多中心,也就无中心。主题对文章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节 主题与立意

一、主题的含义及作用

文章作为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必须要体现出作者对客观现实的理解与评价,这种倾向性,在文章主题里体现得最突出。主题就是作者通过文章全部内容所表现出的一种基本思想或基本倾向。作为基本思想,它可能是一种观点、思想、意见、目的;作为基本倾向,它可能是一种意念、情感或情趣。因此,作为写作范畴的主题,它的内涵是很广泛的。

不同的文章体裁,主题有不同的称谓。记叙类文体,一般称之为中心思想或基本思想;议论类文体一般叫中心论点;应用文习惯叫主要意图或目的;学术文章一般称主要观点。古人对主题也有很多称谓,如:主旨、主脑、神、意、理、志、道等,都是指的主题。

主题不同于文章的主要问题,它是对文章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论辨后所做的一种解释或形象表述,是贯穿全文的基本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和核心。任何一篇文章都不能没有主题,因为无论你写什么文章,都不可能没有目的,都必然渗透着你的情感和认识,即使那些纯粹咏叹山水、花鸟的消闲诗,也一定透过山水、花鸟的咏叹寄寓着作者的感情与情趣。因此,对文章来说,只存在着文章的主题是鲜明还是含蓄,是正确还是错误,是肤浅还是深刻,而不存在有没有主题。

一般说来,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如果文章中出现了几个主题,则中心就不突出,古人曰:“意多乱文。”立意多,文思必乱,多中心,也就无中心。有些长文章,内容多,涉及面广,看起来似乎有几个主题,但实际上只有一个最基本的中心思想,其余的都是为它服务的。

主题对写作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主题是衡量一篇文章价值的主要标准

文章的思想内涵往往是不一致的,有正确、有错误,有肤浅、有深刻,这取决于作者洞察和概括生活的主观能动性。凡是那些传之久远的优秀作品,无不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打动读者的心弦,启迪着人们的思想。主题对文章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主旨是衡量一篇文章价值的主要标准。一篇文章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利于社会,主要看其主旨是否正确、深刻,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应该说,凡是那些有价值的,有一定生命力的文章,一定是以其正确、深刻的主题使人们获得不同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应用写作的价值是实用,主题好坏就成为应用文实用价值的核心所在。若应用文中主题不能明确地表现出来,这种实用价值便无从实现。

(二)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统帅

主旨对文章的作用还在于它制约着文章写作的全过程,是文章的灵魂、统帅。一篇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材料用,哪些不用,结构如何安排,都必须有一个主导,这便是主题。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1]这里的“意”,就是主题。文章有主题统帅,材料才不会各自游离,结构才不至于散乱,它犹如一根主线,把各自散乱的材料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主题的制约下,材料、结构、语言等要素才能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所以文章的写作,从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即语言的运用,都必须服从主题的需要,为主题服务。

二、主题与材料的关系

主题与材料同是构成文章的要素,是文章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有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没有材料,主题失去产生的基础;没有主题,材料各自游荡,材料的作用得不到体现。

主题和材料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材料是第一性的,主题是第二性的,主题从材料中来,必须受材料的制约,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提炼什么样的主题,主题不能任意拔高。“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写人就得写成高、大、全,写事就得写阶段斗争,结果是严重背离生活、歪曲生活。因为它的主题不是从生活中来,不是材料中来;而是一种政治需要,一种主观意念。同时,材料又是表现主题的支柱和依据,失去材料的依据,主题无法表现,观点无法成立。但主题受材料的制约又不是被动的,当主题一旦产生,它又反过来制约着材料,因为材料的选择、运用必须服从主题的需要。

三、主题的形成

主题的形成有很复杂的因素,既有它形成的必然性,又有其偶然性;既有客观的生活实践,又有主观的能动性。说它必然性,是作者在长期的某种生活体验或某一事物的研究中产生的一种认识的飞跃和思想的升华;说它偶然性,往往又是在某种偶然契机的诱导下,产生的一种认识的顿悟和灵感。这就是清代学者袁学定说的:“得之在俄倾,积之在平日。”具体来说,主题的形成来自两方面:

(一)主题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和作者的深切感受

主题不是作者头脑中固有的,它来自作者的生活累积与真切感受。高尔基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2]社会实践不仅为写作提供材料,又为写作孕育着主题。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错误到正确,只有有了丰富的实践后才能产生认识的飞跃,才能概括出反映事物本质的主题来。因此,主题不是脱离生活的主观想象,必须凭借生活的土壤,才能正确地反映生活。

当然,主题又不是和写作主体毫无关系的客观存在物,它的产生离不开主体能动作用,这就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切感受。生活的内涵要写出来,首先应感受出来。主题实际是客观现实与作者心灵相撞击产生出来的思想火花,主题就孕育在这火花之中。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工人、农民,他们生活实践异常丰富而不能产生思想飞跃的根本原因,也是一些初学写作的人,常常苦于捕捉不到深刻主题的实质。

当然,客观实践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感受无从谈起。《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出生名门望族,但命运却大起大落,由一个“钟鸣鼎食之家”骤然落入“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境,晚年流落北京西郊。这种生活的巨变,使他饱尝了人间的疾苦、社会的世态炎凉,从而使他对社会、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没有这一点,《红楼梦》就无法表现出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

(二)主题是作者通过对调查、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的

新闻写作、议论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学术论文写作,作者形成的主题往往不是来自作者直接的社会实践,而是他们通过对调查、阅读、实验等手段所获取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产生出来的,是全部材料所显示的思想意义的正确概括。

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正是他经过五年的环球考察,搜集掌握了大量的生物化石和资料,然后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研究,才逐步形成“自然界里生物的进化是以存优汰劣的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这一主题。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发现,也是从浩如烟海的材料中归纳出来的。

两种形成主题的途径中,前者是直接的生活感受,后者是间接的感受;前者多用于文学作品和一些记叙类文体,后者常用于一般文章写作。两种形成主题的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主题产生的突发性,即作者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或研究中百思不得其解,却往往由于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的触发,悟出了主题。但这种偶然的顿悟,必须建立在长期积累、感受、思索的基础上,正如法国著名学者巴斯德说的:“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即使触动他灵感的契机再多,也不可能悟出有价值的主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