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按语义类型分类
新词群按照语义类型可分为对义词群和类义词群。对义词群是指变动词素意义对应的词群,这里的对义包括意义相对或相反,两两对应,也可称之为仿拟词群,是修辞造词法的一种。类义词群是指由类推仿造而产生的一组词,意义相关,一般为两个以上词组成,又称仿造词群。两者相比较,在语义的对应性上前者规则比较严格,后者相对宽松。
表4-2 汉语新词群语义类型表格
续表
从新词群的语义类型上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类义词群与对义词群相比较,类义词群数量较大。对义词群中的对义指的是意义相对,包含反义,但比反义的范围要广。对义词群中意义相对的变动词素多为动词性或形容词性,名词性的较少。上例中仅有“托儿所-托老所”一例为名词对义,其余如“龙虎榜-牛熊榜”、“朝阳产业-夕阳产业”等例中的词义均发生了转义,由名词义转变为了形容词义。对义词群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新生词群多为名词性,很多词群的类推原型出现的时候,变动词素或词不具备与其意义相对的词素或词,如“酒吧”、“彩民”、“背包族”等;第二从产生的外部原因来看,一些原型词的对义词不具备出现的可能性或者出现的可能性极小,如“打黑”,极少可能出现“打白”这个对义词,“打假”也极少可能出现“打真”这个对义词;另外一个原因是一些词存在对义词,但是其形成的词群范围不是封闭的,而是可扩展的,不妨碍再与其他词共同构成类义词群,一般把这样的词群列入类义词群的范围。如“白色收入-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灰色收入”加入其中,而且似乎使用率更高。又如“黄色网站-红色网站-绿色网站”,后两者为对义词,但其构成的词群范围并不仅仅包括这两个对义词。因此,类义词群多于对义词群,而且类义词群中可能包含有对义词群。部分对义词群是封闭的,如“淡出-淡入”、“弱旅-劲旅”等,部分词群是可扩展的,如“预减、预增、预赢、预降、预盈、预亏”;“走低、走高、走好、走跌、走热、走软、走强、走牛、走熊”等。
2)从音节数量上来看,类义词群中的三音节词呈现上升趋势。以往的附加式造词法往往是词缀和单音节词根结合,形成双音节词语。词群中的一部分共同词素突破了这一局限,它们不但能与单音节词根组合,而且可以和双音节甚至多音节词根组合,并且更大的倾向是和复合词根构成多音节词。如“非-”、“零-”等构成的词语以多音节为主(“非处方药”、“非婚生子女”等;“零利率”、“零距离”等)词群中三音节词数量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构成三音节词群的共同词素数量较多,如“族”、“式”、“零”、“多”、“准”、“大”、“软”、“硬”等,由于这些能产的共同词素一般加在词后表示类属或聚合,而现代汉语又是以双音节词为主,因此形成了较多的三音节词群;二是构成三音节词群的共同词素具有较强的能产性,词群内的词数量较多,如由共同词素“族”构成的三音节词群内部有:“背包族、本本族、波波族、追星族、海归族、绿卡族、工薪族、哈韩族、哈日族”等,这些词都具有较高的使用率。这些三音节词群一般表示事物和现象,由于社会在不断发展,对语言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词群内部仍有较大的扩展空间。
3)从意义方面看,词群中的部分词素语义发生了变化,如一些表亲属称谓的词素、单音节形容词素、专业术语词素,以及一些表颜色、动物的词素发生了转义,部分意义发生了泛化,部分意义已经趋向于虚化。以颜色词为例,“红”、“黑”、“灰”、“金”、“白”、“黄”等表颜色的词素与不同的名词搭配,意义不完全相同。
表4-3 汉语新词语颜色词群
从横向看其中一些表颜色的词素发生了隐喻,相似转义的如“-客”、“-道”、“-条子”;一些发生了转喻,相关转义的如“-领”、“-哨”、“-牌”、“-页”。从纵向看,这些表颜色的共同词素意义已经趋于泛化。
上述分类采取的标准不同,但不同的分类中可能出现交叉重合之处。通过对新词群现象的观察,我们发现,新词群中类义词群中的近似类比词群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其中名词性的近似类比词群占的比重较大,而且三音节的词群呈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词群内部分共同词素的语义发生了转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