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高效习得汉语词汇
词汇教学在外汉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留学生汉语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其阅读能力和交际水平。词汇量是影响学生汉语水平提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一些研究者认为应该尽量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陈贤纯(1999)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从总体上来说仍然处于误区,效率比较低,主要是词汇量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学生的交际能力上不去。(高顺全,2005)“词汇教学理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即使不说一个核心位置。”(胡明扬,1999)可见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据常志斌(2007a)对《报刊语言教程(上)、(下)》(1999)中新词语的统计,有132个新词语未收入生词表,如“反假”、“首推”、“消法”、“职介”、“城市病”、“黄赌毒”、“温饱线”、“VCD”、“民心工程”、“南水北调”、“可持续发展”等。而且其中总计417个新词语(含未收入生词表的),均超出《大纲》的范围,属于“超纲词”。也就是说在课程中出现的新词语一部分在生词表中不给出解释,而且又全部属于“超纲词”。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多种原因,比如生词量太大,不能全部在生词表中列出,一部分生词需要学生在上下文语境中自主理解;或者有些生词稳定性不强,不宜作为规范词在课堂上讲解等等。但是不论出于何种原因,报刊阅读过程中会频率较高地出现留学生较难理解的新词语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由于报刊传递信息的及时、灵活的特点和词典编纂的稍显滞后等原因,报刊课教材生词表中的新词语,有些也未收入《现汉》(2002年增补本及1999年修订本),如“商嫂”、“收款机”、“星火计划”等。未列入生词表的新词语,也有在《现汉》等词典中查不到的,如“职介”、“消法”、“再就业工程”等。(常志斌,2007a)由上述的数据统计发现,既要尽可能地减低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又不能面面俱到地对每个新词语进行解释,这似乎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题。而此时采取汉语新词语词群教学就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
词群是以一个原型词作为类推的起点,保留其中的共同词素或词,替换掉其它的词素或词,从而形成的结构相同、语义相关的词语的聚合。课堂上通过讲授一个新词语的整体词汇特征(发音、词形和意义)和具体组成成分(词素或词),从语言系统的角度出发,讲解词语构造的方法和词语产生的方式,及其具体搭配用法等,从组合关系出发类推到聚合关系,推导形成同类词从而形成词群的规律,就能从宏观上帮助留学生建立起词汇扩展的概念,补充并完善其已经初步建立的汉语词汇体系。
以一个词语类推出多个新词语,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增大学生的词汇量,从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如在《报刊阅读教程(下)》(1999)第18课教学中,出现了“软件”一词,在教学中进行扩展式教学之后,学生对“软”的词素义有所了解,在第19课的阅读中,再次出现包含“软”这一词素的“软着陆”一词,则学生就会联系“软件”中“软”的意义,知道“软”并不仅仅指“柔软的”这一意义,还有“无形的”、“有弹性的”、“平稳的”等意义,这样联系上下文语境,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词义。学生在进行自主报刊阅读时,可能还会遇到“软任务”等词,同样也能够通过课堂所传授的知识内容进行意义的类推,再根据上下文语境推知这一个词的意义,从而达到阅读理解的目的。
掌握一定量的新词语是汉语词汇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在学习新词语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适当地进行扩展式的汉语新词语词群学习,是在外汉教学中行之有效的词汇学习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同时注意学生对语言及文化的可接受性,使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机融合,共同促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