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奇偶数汉英语码转换行为实验

奇偶数汉英语码转换行为实验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4 奇偶数汉英语码转换行为实验4.4.1 研究背景研究人员做了大量实验验证双语语码转换中的各种假设,但是,以往的与双语被试有关的研究多集中于拼音文字,对于两种不同语系之间的语码转换的研究,尤其是表意文字和拼音文字之间的语码转换,尤为缺乏。均通过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他们发现语码转换和反应类型相关。然而,上述研究表明,反应竞争仍然存在。

4.4 奇偶数汉英语码转换行为实验

4.4.1 研究背景

研究人员做了大量实验验证双语语码转换中的各种假设,但是,以往的与双语被试有关的研究多集中于拼音文字,对于两种不同语系之间的语码转换的研究,尤其是表意文字和拼音文字之间的语码转换,尤为缺乏。目前,此方向的研究只有上文提到的王亚鹏等人的研究(Wang,et al.,2007;2008)。本实验选取的被试为汉英双语者,母语为汉语,属汉藏语系;L2为英语,属印欧语系。

4.4.2 实验设计

本实验的研究问题是验证“相对强势假设”,检验L2学习者在语码转换过程中是否存在着对称性,以及语码转换消耗的对称性与L2的熟练程度之间的相关性。

4.4.2.1 被试

被试均来自中国某高校的大学生,按英语水平分为两组:第一组英语专业29人(19女,10男),平均年龄23.2岁,其中有10人学习英语时间为14~15年,有19人学习英语时间为11年。均通过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第二组非英语专业31人(12女,19男),平均年龄20.7岁,大学一年级,学习英语时间均为9年,还没有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两组被试都是右利手,视力正常或矫正后正常。

4.4.2.2 实验设计

实验借鉴了Jackson等(2004)的实验范式,刺激材料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10个汉字数字词和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 10个英语数字词。任务是让被试在两秒钟之内判断屏幕上出现的为奇数还是偶数,如果为奇数则按鼠标左键,否则按鼠标右键。被试按键之后则刺激消失,出现黑屏;如被试在2秒之内不做反应则刺激也消失,出现黑屏。刺激图片背景为黑色,字体为白色。

实验设计方法为事件相关设计,任务包括四种转码方式,汉-汉、汉-英、英-汉、英-英。每组包含两个刺激,组内两个刺激间的间隔在1~2秒之间随机,其间屏幕为黑屏;组间间隔也为1~2秒之间随机,其间为黑屏且中间有一白点作为注视点。整个实验中每种转码方式都出现60次,共240组(480个)刺激。每个被试在正式实验之前都进行8个刺激的练习以熟悉任务和按键。实验程序由E-Prime软件运行,整个实验大约持续25分钟。见实验流程示意图(图4.9),实际实验中刺激为黑色背景,白色字体,汉字50号宋体,英语41号宋体。

img30

图4.9 实验流程示意图

4.4.3 数据分析

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每组刺激中第一个刺激的反应时间减去第二个刺激的反应时间作为语码转换速度(计算过程中只用了正确反应的反应时间)。统计分析方法为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组内因素为四种转码类型,组间因素为英语水平。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每个被试每种刺激的平均正确率都在96%以上,说明被试都认真地做了实验。

在转码速度方面,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四种转码类型之间有显著差异[F(3,174)=29.184,p=0.0001];英语水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F(1,58)=0.664,p=0.418]。转码类型×英语水平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3,174)=1.823,p=0.145]。

如图4.10所示,横坐标为转码类型:1cc(汉-汉),2 ce(汉-英),3 ec(英-汉),4 ee(英-英)。纵坐标为转码速度(每组刺激内第一个刺激的反应时间减去第二个刺激的反应时间),单位为ms。从图中可以看出,语言内转码时(ch-ch,en-en)英语专业被试要快于非英语专业被试;L2向L1转码时(en-ch),非英语专业快于英语专业。

img31

图4.10 两组被试四种转码速度

4.4.4 讨论

在以往Jackson等(2004)的研究中,当双语者在L1和L2之间转换时,存在着RTs的耗损。本实验双语者的语码转换的时间耗损也很明显(见表4.8)。

表4.8 被试反应时间

img32

那么,出现语码转换耗损的原因是什么?最近,转换耗损的原因是在完成特定双语词汇任务时控制机制之间的竞争(Thomas &Allport,2000)。根据Green(1998)的语码转换抑制控制模型,这些控制结构被称做图式。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图式,当需要对两种语言做出共同反应时,这些图式互相竞争以控制语言输出。

一些研究证实了图式水平的竞争现象,表明任务和反应的要求影响转码耗损的大小。如果竞争基于表征水平的话,这些因素就是不相关的。词汇判断任务的研究表明,当被试要求判断词汇中的字母串,而不考虑语言属性时,例如:应用单一的任务图式判断刺激是否是一个单词,转码消耗很小。相反,当被试判断一个刺激是否是某种语言中的词汇时,转码耗损就大,例如:应用两个任务图式中的一个,判断刺激属于L1词汇还是L2词汇(Thomas &Allport,2000;Von Studnitz &Green,1997)。Von Studnitz和Green(1997)的研究表明:被试在完成单一图式的任务时,反应时为17毫秒;在完成两个图式的任务时,反应时为118毫秒。

Thomas和Allport(2000),Von Studnitz和Green(2002)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发现语码转换和反应类型相关。具体而言,同一刺激反复出现的反应时要比刺激交替出现的反应时快(Pashler &Baylis,1991;Rabbitt,1968)。但是,在语码转换过程中,同一刺激反复出现的反应时要比刺激交替出现的反应时慢(Thomas &Allport,2000;Von Studnitz &Green,2002)。非语言转码任务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结果(Rogers &Monsell,1995)。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每种语言的共同反应来消除语言间的竞争。然而,上述研究表明,反应竞争仍然存在。本实验并不是验证语码转换和反应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且反应也是随机的。

4.4.5 结论

总之,本实验表明语码转换任务与转码耗损有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①熟练L2学习者(英语专业组)在L1向L2转换(ch-en)时,比非熟练L2学习者(非英语专业组)要快;而在L2向L1转换(en-ch)时,非英语专业的被试更快一些。说明L2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对L1的敏感度。②对于语言内转码(ch-ch或en-en),英语专业被试要明显快于非英语专业被试。说明英语专业学习者对语言的敏感度强于非英语专业学习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