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结式中“了”的句法性质和位置

动结式中“了”的句法性质和位置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1.4 动结式中“了”的句法性质和位置结果补语小句由主语、谓语和一些功能性成分构成,但不是TP,即不是一个时态句。Sybesma认为动结式中的“了”表示实现,表示动结式所表述动作的实现。只有加上“了”以后,补语小句所陈述的动作才能成为现实。这清楚地说明“了”具有实现补语小句所陈述的动作的语法功能。

2.1.4 动结式中“了”的句法性质和位置

结果补语小句由主语、谓语和一些功能性成分构成,但不是TP,即不是一个时态句(tense)。至于为什么认为小句中包含一个功能性的投射,司马翎、沈阳(2006)指出这其中一个原因与Abney(1987)的研究结果有关。Abney证明所有的词汇投射(lexical projection)都要受到功能投射(functional projection)的控制。如果Abney的看法是正确的,那么小句就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词汇性主谓短语。因此,小句和完整句子结构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小句结构没有“时态”。这也正是“小句”中要有个“小”字的原因。

既然小句包含了一个功能性成分的投射,那么这功能性成分是什么呢?Sybesma(1997,1999)认为“了”就是包含在小句中的“体投射(aspectual projection)”的中心语。之所以采用这种处理方式,司马翎、沈阳(2006)提到:“部分是由于到目前为止大量研究成果已证明了这一点,部分也是基于本书对‘时(tense)’和‘体(aspect)’两者不同性质的区分,即‘时’成分处于VP之外(高于VP),而‘体’成分处于VP之内(低于VP)。”所以如果汉语结果补语结构的补语小句中必须包含某些功能性的投射,那么这个投射就只能是“体投射”。

如果说“了”在小句中形成了一个功能性投射,那么这个投射的作用是什么?Sybesma(1999)认为动结式中的“了”表示实现,表示动结式所表述动作的实现。例(15)的句子中,三个句子都有同一个动结式“磨细”。“磨细”本身是一个有终结点的谓词性成分(telic)。但把三句话相比较,发现只有(15)a中动作终结点最终实现了。“铁杵细了”的状态只在a句中变为现实,b、c中都没有实现。

(15) a 老奶奶磨细了铁杵。

   b 老奶奶正在把铁杵磨细。

   c 老奶奶要把铁杵磨细。

   d 老奶奶没有把铁杵磨细。

所以终结性(telicity)和“了”所表示的语义是有区别的。动结式本身虽然有终结性,但是在未然体、否定体、进行体的情况下,补语小句表述的状态都没有成为现实。只有加上“了”以后,补语小句所陈述的动作才能成为现实。这清楚地说明“了”具有实现补语小句所陈述的动作的语法功能(6)。因此在结果补语小句中,“了”形成一个自己的投射AspP。主句动词的补足语是AspP,也就是结果补语小句SC,AspP的补足语是小句主谓结构,用XP表示。以(15)a的句子为例,深层结构如(16)所示。在b、c、d等没有实现的情况下,就没有这层表示实现体的功能投射(aspect projection)。

(16) 老奶奶 磨 [AspP 了 [XP 铁杵 细]]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下文的图示中大部分单独表示“了”所代表的投射AspP,有时由于版面图形格式大小,没有单独表示,而是直接将“了”放在小句谓语动词后。但在理论上,全书所遵循的理念和这里的讨论是一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