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小句谓语移位原因
小句谓语移到AspP中心语“了”,然后合并到主句动词并一起移动到轻动词v的过程是一个循环的移动(cyclic movement)。补语小句谓语移动到主句动词并且与其融合的另一个动因是,结果补语小句是一个类似主句动词论元性质的成分。根据Baker(1988)的中心词融合(Head Incorporation)理论,一个中心语X0如果对另一个中心语Y0提供论旨角色,则Y0可以移动到X0并且与其融合。另外,根据司马翎、沈阳(2006),这是因为小句谓语必须获得时态上的解释。Stowell(1991)提出谓语指称条件PRC(Predicate Reference Condition),认为“一个谓语的中心成分必须被一个指称范畴所管辖”,并认为语言中的指称范畴有两个:D(冠词成分)和Infl(屈折成分)。名词短语要受D成分的管辖,而谓词短语则主要是受Infl成分的管辖。按照这一原则,如果一个谓语(比如小句的谓语)没有被Infl管辖,那么这个谓语成分就必须发生移位,也就是要与受管辖的主要动词“合并”,以便能接受指称范畴Infl的管辖。Hoekstra(1992)和Guéron& Hoekstra(1995)都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句子中任何涉及谓语结构的成分,包括“时”成分、“体”成分,也包括谓语动词本身(即当谓语动词在词汇上为“空”时),都必须由一个“T链条(T-Chain)”相互连接,如果没有这个T链条来连接或者这个T链条中断,整个句子的事件就无法得到时态上的解释,结构也就不合法。因此,小句谓词移出小句的动因是为了让整个句子所表达的事件获得时态上的解释。
上述小句内部谓语动词移位形式的操作,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假设,实际上也可以得到大量语言事实的支持。司马翎、沈阳(2006)引用壮语和广东话的例子证明了结果补语小句的谓语动词必须首先通过向小句内AspP的中心词“了”位置的移位来建立整个句子的“T链条”,从而保证句子得到完整的时态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