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犹如过桥的辩论赛

犹如过桥的辩论赛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犹如过桥的辩论赛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02级校辩论队队员 范海峰上海教育电视台今年举办的第十届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名叫“王者归来”,取各届冠军再聚首之意,大气!不过这次比赛看来,这位前辈的话并不正确,本届强强碰撞的名校辩论赛自由辩论正是以交锋多,攻防转换迅速为最显著的特点。

犹如过桥的辩论赛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02级校辩论队队员 范海峰

上海教育电视台今年举办的第十届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名叫“王者归来”,取各届冠军再聚首之意,大气!这样的比赛自然引人关注,但关注的同时又不免有一丝担心:8所名校无疑都拥有传统的辩论强队,或换句话说,都是传统辩论的强队。那么这些强队的碰撞会不会使第十届名校的比赛成为新一轮的“传统辩论赛”,成为再一次的“辩论机器”或“背稿机器”的较量呢?非常有幸笔者也参加了这届赛事,几乎一场不落地看完了整个比赛。如果现在再对本届名校辩论赛来个不自量力的概括的话,那我敢说这届辩论赛并不“传统”。

关心辩论的人可能都有察觉,近几年辩论赛的发展并不如以往顺利,究其原因,有社会因素:大学生的注意力被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分散;也有辩论赛本质上的瓶颈。魏征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但辩论双方却天生是片面的,所以“辩论不是辩真理”成了各位辩论员的共识。但不辩真理的辩论赛却好像抽掉了价值的商品,只剩下使用价值了。好在之后的辩论赛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辩论是思维的游戏。但为什么近几年这个思维游戏也越来越有“游”不走的趋势呢?辩论和辩论员模式的僵化恐怕是首当其冲的原因,我们且把这些称之为“传统”。而笔者之所以拟题说第十届名校辩论赛是一届开始“过桥”的辩论赛,正是因为这届辩论赛找到了一座联结“传统”与发展的桥梁,辩论赛似乎找到了改进的方向,虽然偶尔还有摇摆,但辩论的新气象我们已经可以感觉到了。

复旦大学俞吾金先生在他的《论辩论的十大关系》中谈到辩论员不能以玩辩论的态度来进行辩论比赛,俞先生所强调的“玩辩论”其实是一种辩论员的人格和对待辩论的态度。在本届名校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这种俞先生所不提倡的“玩辩论”,相反却在游戏方式上衍生出了一种新的“似玩”辩论。

“似玩”是我生拟的一个词,以示与俞先生的“玩辩论”相区别。我把这种“似玩”理解为在对辩题理解基础上的辩论员个人充分、自由、风格独特、个性张扬的发挥,具体表现为回应轻松机智,攻防转换快速,整体线索隐藏更深,很少三段论的发言,多为自成一派的语言特色。在辩论中充分、自由的发挥是每一场成功的辩论赛都应该具有的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者也是能做到风格独特、个性张扬的基础;但反观一下,风格独特、个性张扬在以前的辩论赛上并不多见,至少没有成为一届比赛普遍具有的特点,用辩论常用的思路来说,就是有个例,但还没有成为现象。而本届比赛给人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各个队伍的队员真正体现或正在朝着风格独特、个性张扬的方向发展。概括来说就是二辩不再模式化,自由辩论真正自由化,总结陈词临场化。

首先,二辩不再是模式化的陈述。名校辩论赛的二辩要求在一辩立论之后对己方观点进行进一步论述,因而前几届二辩的通用模式一般为:一分至一分三十秒左右的驳对方观点,一分三十秒左右的再次陈述(这种陈述往往是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证明一遍己方观点)。这种证明的方式虽然论证充分,能够较好地完成证明任务,但模式过于单一,并且从欣赏的角度来说观赏性显得并不足够,同时无法摆脱准备痕迹过重的问题。

而本次比赛的二辩则与以往有比较大的不同,概括来说主要有三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首先,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这届比赛几乎每支队伍的二辩都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比如华东师大二辩风格很有些评书的影子,让人十分有倾听的愿望;北京工大的二辩经常能够结合自身处理问题,同时融合进了特有的北京式幽默;香港科技大学的二辩则特别强调临场感,几场比赛大部分来源于场上的即时反应,准备的量很少。再者,陈词模式多样:很少有队伍再是按之前提到的二辩“标准稿”进行陈词,出现了全驳,全论,以及寓驳于论,寓论于驳等多种样式的陈词。第三,二辩陈词中的逻辑不再是赤裸裸的。无疑在驳斥对方观点时逻辑是最简便的方法,但如果仅仅是简单的纯逻辑推理,用多了难免让人反感,且不可避免地带来更多的诡辩和狡辩,而本次比赛二辩更多采用了更多的比喻、说理、甚至假设等手段进行论证,而逻辑则深藏在这些说理、比喻中,使听者容易接受得多。可以这么说,即便观众对这届比赛所有二辩手都只是“只闻其声”,而“未见其人”,那么听完他们的陈词后,观众亦不会搞混任何两位二辩手。

再者,自由辩论真正自由化。有一位辩论前辈说过,最难看的自由辩论就是两支强队的比赛,因为每一方都会也能恪守己方自由辩论的线索,绝不会跟着对方走,所以难有交锋,也自然不会精彩。不过这次比赛看来,这位前辈的话并不正确,本届强强碰撞的名校辩论赛自由辩论正是以交锋多,攻防转换迅速为最显著的特点。交锋次数的增多和攻防转换迅速使比赛双方更加互动,也对辩论员个人有了更高的要求,但与此同时也使自由辩论更加自由了。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高强度的交锋使队员无法按准备好的常理出牌,更多的时候要靠辩论员自身的反应应变,由此带来队员处理问题的方式更加多样,客观上使自由辩论更加自由;而攻防转换迅速则要求辩论员能运用对方提问或例子这些“现有”的信息迅速形成己方的问题对对方加以攻击,这时候辩论员更愿意用其独特的个性化语言进行解构,从而在主观上追求自由辩论环节的“自由性”。所以在这届辩论赛的自由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双方妙语不断,相反各自自由辩论的线索和阵地却不过分明显。可以说,这届比赛使自由辩论真正从以前固守己方的“阵地战”转换到了立场坚定的“肉搏战”。这种自由辩论极具观赏性,同时也使辩论赛真正体现了“辩”的特点。

再者,总结陈词临场化。“驳斥对方主要论证逻辑,回顾本方论证思路,价值升华”,如果要选辩论中模式框架最稳定的,那么总结陈词这个三段式写法应该拔得头筹。而回顾本方论证思路和价值升华无疑可以事前准备,驳斥则大可先前预计,到时候对号入座即可。因而虽然临场是辩论一直以来对总结陈词的要求,但真正要做到临场又何其少。所以在这届比赛中看到许多极具临场性的发言,不禁大声叫好。北京工业大学的三辩和辽宁师范大学的三辩虽然陈词结构并不新颖,但对场上形势把握极好,每场比赛总结对方的观点都极具临场感,自然也能够对对方观点造成更大的杀伤。香港科技大学的三辩的发言可算是本届比赛最具临场感的三辩陈词,几乎每场比赛都能牢牢抓住对方论证结构,进行逐一的解构,这时候总结陈词的结构自然也是信手拈来,所以香港科技大学三辩在几场比赛中的陈词有三段式的,全驳的,驳论融合的,不一而足,一切以论辩需要而定。这样的三辩最后获得最佳辩手亦是实至名归。

以上的三点是笔者经过这届比赛感觉最深的,写下来希望能够使能看到这届比赛的关心辩论的老师、朋友们有些帮助,同时希望中国的大学生辩论能够走出新的方向和改变,可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如俞吾金先生所说,使辩论成为一个“一个活生生的、永远开放的过程”,才会有更多的有志于辩论的朋友“大胆地走向辩论坛”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