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出“先天不足”的香港代表队

走出“先天不足”的香港代表队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香港科技大学普通话辩论队获得梦寐以求与内地同学切磋交流的机会,然而要面对的困难与问题也不少,因为与往年不同的是,“第十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以“王者归来”为主题,参与的包括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在内的过往九届冠军队伍,各校的实力及水平是该比赛前所未有的。于是,这支“先天不足”的香港代表队就在12月5日飞往上海比赛。

走出“先天不足”的香港代表队

香港科技大学辩论队教练 陈 曦

2004年11月21日,由香港电台普通话台主办的“大专普通话辩论赛2004”终于由香港科技大学普通话辩论队凭着在初赛、半决赛及决赛的出色表现,勇夺冠军殊荣,并获得代表香港特区在12月初前往上海参加由上海教育电视台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的资格。

虽然香港科技大学普通话辩论队获得梦寐以求与内地同学切磋交流的机会,然而要面对的困难与问题也不少,因为与往年不同的是,“第十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以“王者归来”为主题,参与的包括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在内的过往九届冠军队伍,各校的实力及水平是该比赛前所未有的。而香港队第一场初赛更要面对内地高校辩论界的翘楚复旦大学队,再加上香港科技大学的同学们在11月21日夺取香港区冠军后才正式拿到上海比赛的辩题,在准备时间方面又更显得格外紧迫,大家似乎对前景不抱太大的希望。由于距离上海比赛只有两星期的时间,我只能邀请到节目的嘉宾好友、文化评论员梁文道先生及岭南大学的许子东教授,即凤凰卫视中文台“锵锵三人行”的嘉宾主持为同学们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脑震荡”会议。于是,这支“先天不足”的香港代表队就在12月5日飞往上海比赛。

同学们一到上海即投入赛前的准备,12月7日和复旦大学初赛的辩题是“整治交通的关键在于/不在于机动车的管理”,我们是正方。由于辩题偏向内地范畴,无疑又给香港的同学们加添了难度,时间紧迫又准备不足,于是我们采用通宵讨论的方式去弥补准备的不足。或许是通宵讨论令同学们实在太累了,当我在7日上午6点45分唤醒同学们时才发现他们在天亮前睡着了,以至于教练陈词、一辩陈词时的PPT等比赛内容都还没做好,对我来讲简直是“晴天霹雳”的震撼,于是我们被迫进入了赛前一小时的“疯狂紧急状态”,完全可以用争分夺秒来形容当时的情形。同学们整理好教练陈词之后在坐车去比赛现场的5分钟路程中又赶好了一辩陈词的PPT,比赛前的十分钟在休息室里又赶紧排练现实塞车版的“无间道”小品,当时的匆忙及狼狈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比赛终于开始,虽然面对辩论技巧稍胜的对手、己方的小品又无法依时完成、比赛的气氛也相当的激烈,但同学们还是坚持了赛前的部署及既定架构,由自由辩论环节从后赶上,结果以407分比406分一分之差战胜了复旦大学,赢取了第一场的比赛。

初赛的胜出无疑大大加强了同学们的信心,接下来香港队进入半决赛的对手是在初赛淘汰了辽宁师范大学的上海财经大学。由于辩题“选择越多越幸福/选择越多越痛苦”在香港的半决赛中曾比过,虽然立场不同,但我们还是有一定的把握,临场状态也不差,以及小品环节又能顺利完成,结果又以432分比427分击败对手顺利杀入决赛。

我们决赛的对手是从初赛、半决赛都表现及发挥相当稳定的西安交通大学。辩题是“为富不仁比为贫不仁更可怕/为贫不仁比为富不仁更可怕”,我们的立场是反方。或许是经过了初赛、半决赛的几个通宵讨论准备之后同学们都已露疲态,加上辩题稍微令我方较被动,同时对辩题的认知也不是我辈的能力所能驾驭的,在准备并不充分之下输给了实力雄厚的西安交通大学队,获取亚军。不过安楠同学就脱颖而出夺取了最佳辩手奖。总的来说,此乃香港代表队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实在令人鼓舞。另外,更难得的是同学们在比赛中的温文尔雅、清新自然的辩风也赢得评委和内地师生的一致肯定及认同,展现了香港特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识水平。

我们深信,这一成绩,是香港普通话辩论发展过程的重要里程碑,对在大专院校推动普通话思辨的风气将揭开新的一页,也将会使这项活动更受香港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我们在比赛中也看到香港的普通话辩论活动由于起步较迟,在辩论的技巧等方面还要多向内地的学校借鉴及学习,尤其是要在小品如何保持香港文化特色与评委们的认同感之间取得平衡,这些都期待在以后的比赛及交流活动中能进一步得到调整和提高。

在这里要再次感谢上海教育电视台的职员在这一次比赛活动中的辛勤付出,为参赛学校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作为副领队及教练我在这一次比赛过程中体会也不少,我很欣赏科大的同学们正值考试期间要面对补考或失去学分的危机却毅然将自己的学业及前途暂搁一边的胸襟,他们并不是要为了证明些什么,为的是他们对辩论活动的热情投入及执著追求,为的是在大学的日子里曾有过无怨、无悔的痕迹。他们无论是主力还是候补队员,都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另外,他们不在乎成绩的高低,最后的输赢,只为了享受比赛的过程,以及他们对输赢泰然处之的淡然心态何尝不令我们这些每天都在现实社会中不断追求名利,甚至于在面对名利时随波逐流放弃原则和拿原则去交易的都市人考量一番呢?我认为,人们在享受充实与满足之余,更重要的是有所体会和领悟。相信这次来上海比赛的经历,在同学们的大学生涯甚至于人生旅程中会留下深刻难忘的记忆和感动,我更期待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会有更多的感动和领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