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的本质特征

文化的本质特征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4 文化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文化有以下几个本质特征:时空性、互动性、载体性、对象性、动态性、外显性。我们认为方汉文先生的文化三分法是可取的,但是最表层应该是物质文化,中层是社会制度文化,语言符号和个体行为方式应该放到深层文化层次研究。

1.2.4 文化的本质特征

我们认为文化有以下几个本质特征:时空性、互动性、载体性、对象性、动态性、外显性。

1.2.4.1 时空性: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对于每一个社会来说,文化都是具体的和实实在在的。从共时的观点看,不同的社会既可能有相同的社会文化,也可能有不同的社会文化,不同的民族既可能有相同的社会文化,也可能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同理,同一个社会或民族也存在不同的亚文化,如中华文化按地域又可以分为秦晋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楚湘文化、南粵文化等,美国社会除了主流的白人文化(WASP),还有非洲黑人文化、亚裔文化、印第安土著文化等。从历时的观点看,不同的文化传统铸造了不同的民族性格或地域风俗,民族性格是不能离开民族文化的熏陶而存在的。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儒家的孔子和孟子代表了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而老子庄子和屈原则代表了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形成中华文明哲学思想领域内南北两大体系:北方的华夏文化以偏重伦理纲常、政治实用为特征,南方的荆楚文化则重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崇尚虚无、好玄想等浪漫色彩。”(蔡栋,1995:468)一种文化通过生活在这一文化辐射范围内的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处世原则、生活态度等具体行为体现出来,构成了创造和拥有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或族群特有的心理特征。

1.2.4.2 互动性:文化的历史是人与自然界之间不断实现双向适应、不断完成本质的统一的过程

文化的起源或发展动力是人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人是通过加工改造自然的活动而生产和创造体现人类本质特征的文化,实现人同自然界之间的双向适应和本质的统一,以保证人类的延续生存。人作为人要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性实践就是主客体互动过程,文化是构成人类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具体因素,人在生产实践中习得和传播文化,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也是劳动创造了文化。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1995:122)同时,人还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能够“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界,创造自己的对象世界。(马克思、恩格斯,1971:96)从基础性的意义上说,文化的历史是人与自然界之间不断实现双向适应、不断完成本质的统一的过程。

1.2.4.3 载体性:语言是文化的最佳载体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合,语言是文化的最佳载体,而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在劳动中创造了语言,也创造了人本身,语言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组成社会的基础。语言和社会文化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语言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产物或结果,又是形成并沟通文化其他成分的媒介。“语言系统内部诸要素无一不与社会大系统的诸要素发生联系,而且这种联系不是简单的对应,而是纵横交错,彼此渗透,全方位的联系。”(陈原,1983:72)只有把语言系统放在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才能更有效地揭示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系统的内在规律。因此,我们必须把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比照性研究,才能够更加广泛地揭示语言的“社会性”,同时也才能加深人们对语言的文化功能的理解。

1.2.4.4 对象性:文化必须通过人面对的对象世界展开活动

人作为主体,必须通过人面对的对象世界展开活动,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也就是说,文化必须依附在载体上并通过载体来传播,语言、文字、符号和所有事物都可以成为文化的载体,但语言是文化最好的载体,人的知、情、意等生命特性在实践中相应开出的道德(宗教)、艺术、科学的文化体,它由内向外呈现了观念——制度——器物行为的结构层面与线索,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语言来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也可以通过物质器物来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

1.2.4.5 动态性:文化是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的动态过程

文化既不是人的心智本身,也不是对象本身,而是心智和对象之间的桥梁和中介,是人的内部要求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人化”和“化人”、“外化”和“内化”的统一,人通过对象性活动,主体在适合于自己需要的形式上掌握和占有客体,即通过对客体的加工改造,生产和创造自己所需要的对象。这种生产和创造既要根据客体的性质和规律(客观尺度),又要符合人的本性和需要(内在尺度)。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体现的文化是一种动态的现象,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文化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一成不变的文化是僵死的无价值的。

1.2.4.6 外显性: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

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形式,同时,人也是依赖文化而生活在人的世界里。文化是人的创造物,是为了人的生存而存在,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使人认识获得自身的真正本质和价值,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传播学家等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为了追求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沟通和理解,促进人类文明健康发展。

1.2.5文化要素的分层

方汉文先生把文化简要地概括为:民族精神与思维模式——语言符号系统、社会关系——社会生产与个体行为方式,他认为在比较文化学中,这三个层次的研究地位并不完全一样,因为比较文化学主要是研究作为整体的文化类型,所以它最主要的研究层次是象征意义最为突出的民族精神、民族的心理素质、民族的思维方式这一层次的特征。但是这一层次与民族语言、民族风俗又是融合为一体的,所以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个整体的核心就是民族思维和民族精神的特征。(方汉文,2003:35)我们认为方汉文先生的文化三分法是可取的,但是最表层应该是物质文化,中层是社会制度文化,语言符号和个体行为方式应该放到深层文化层次研究。我们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C)等三个层面。

文化结构分层图(T02):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精神文化

img2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最表层是物质文化(A),它是经过人的主观意志加工改造过的;如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中层是制度文化(B),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行为规范、礼仪习俗等;深层是精神观念文化(C),如价值观、思想形态、思维习惯等。一般说来,表层物质文化极易受到其他异文化的干扰和影响,自身也极易发生变化。相比而言,中层制度文化(B)相对隐蔽,也相对稳定。深层观念文化(C)是最内在性的和潜意识的,具有强大的惰性和韧性,往往可以在异文化长期的干扰和征服下维系自己的稳定框架,精神文化是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语言与这三个层次的文化都血肉相连,尤其与深层观念文化的联系更为隐性也更加深刻,“在所有可以说明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的现象中,只有语言才适合于表述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最隐蔽的秘密”。(洪堡特,19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