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比喻和隐喻的关系
所谓联想意义,就是词语隐含的或附加的感情色彩或比喻意义。一个语言单位在具体言语交际中引起了听话人的心理联想,从而产生了具体的形象和感情,然后由其概念意义通过隐喻透射而产生出联想意义。修辞中比喻、比拟、摹写和粘连等手法,都容易引起联想义的产生。这种意义是由言语环境和听话人的文化背景知识、生活经验补充而产生的,对发话人来说,虽然是使用词语时有意选择,但究竟能否引起听话人的联想,或引起什么样的联想,其效果如何,还是取决于听话人是否拥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长期以来,隐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基本的修辞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形成了“隐喻热”,隐喻认知观认为人类常常运用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因而人类语言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隐喻的烙印,隐喻性语言是人们在头脑中把不同的事物或观念进行跨域联想的结果。
一般说来,隐喻由本体和喻体组成,本体和喻体原本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但人们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发现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于是把已知的概念映射到未知的概念上,用具体的、个别的例子来比喻抽象的、一般的情况,从而形成隐喻,隐喻是以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的意义转移。通过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表达本体无法表达的含义,从而生成新意义。通过隐喻而产生的词语的比喻意义既有感性认识的生动,又不失理性认识的抽象,带给人们无穷的想象力和激发人的审美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隐喻语言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价值。词语的比喻意义最能体现文化语义词语的时代性和隐含性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