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概述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空前强盛和繁荣的时代。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各种文化的交汇融合,思想统治的相对宽松,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的确立等,使唐朝把中国封建社会带进了一个鼎盛的时代。唐代文学大放异彩,诗歌、散文、小说等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诗歌是唐代文学的主流,成就最为辉煌。帝王将相,幕僚士子,和尚道士,舟子樵夫都热情参与诗歌创作,诗人队伍之大和主导力量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仅《全唐诗》就收入作者两千八百余人,诗作近五万首。唐诗内容的广泛性也是空前的,诗人们不仅抒发了个人身边的喜悦和忧愁,也描述了在尖锐政治斗争和重大社会变革中的所见所感,他们纵情歌唱祖国秀丽的田园山水,雄奇的边塞风光,又大胆揭露了包括皇帝在内的统治阶级成员的丑态和罪恶,他们还把诗歌的笔触伸向普通百姓之中,描述了农民、士兵、炭工、矿工、纤夫、从役者,以及宫女、倡女、弃妇等等。唐诗反映生活之广泛深入,发掘社会矛盾之深刻有力,表现人民感情愿望之真切细致,大大超过了以往的诗作,成为唐代社会一部鲜活的历史画卷。在艺术上,唐诗也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境地,李白、杜甫成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个屹立并峙的高峰。此外,陈子昂、孟浩然、王维、高適、岑参、白居易、韩愈、孟郊、李贺、杜牧、李商隐等人,也都各自具有独创的风格。在诗歌史上形成了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唐诗还完成了我国古典诗歌各种形式的创造。古体诗的五古、七古、乐府歌行,近体诗的五律、七律、排律、五绝、七绝,无不齐备。这些形式,上承风骚,下启词曲,并且成为我国文学史流传最普遍,影响最深远的诗体。
唐代散文在韩愈、柳宗元为首的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摧毁了骈文的统治,完成了文体的革新。我国散文在先秦时期是一个高峰,西汉时期又出现了《史记》这样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东汉以来,文字渐趋整饬,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散文渐为骈文所代替,骈文统治文坛达数百年之久。中唐时期兴起古文运动,实质上是一次在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等各方面进行变革的散文革新运动。他们一方面要求散文有语言的创新,一方面要求文从字顺,符合语言的自然规律,为我国散文树立起了新的标准。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散文作品,抒情议论笔意纵横,状物叙事生动形象。其语言的锤炼、文体的变化、意境的捕捉、氛围的渲染,都标志着我国散文发展的新阶段。先秦散文与《史记》还属于子、史的性质,而韩愈、柳宗元却在这些以外发展了文学性的散文,有杂文,有寓言,有人物传记,有山水游记,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生活,并大大提高了散文的抒情、叙事、议论、讽刺的艺术功能,标志着我国文学散文的更加发展和成熟。
唐代传奇,是唐代兴起的文言短篇小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基本是怪异传说和人物轶事的简单记录。而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的成熟。这是因为:第一,唐传奇是文人有意而为的小说创作,它已越出一般记录传闻的范围,是文人有意识的运用虚构、夸饰、典型等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第二,文体上的一大进步。唐传奇叙事婉转、情节曲折、语言华丽、描绘夸饰、篇幅较长、结构完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小说样式。第三,唐传奇虽源于志怪,但在内容方面由志神鬼之怪,而渐进为述人世之奇,由荒诞不经而演变为真实地反映现实人事,由“传鬼神、明因果而无他意者”,变为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有了精密完整的故事情节,丰富具体的环境描写,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较广泛地反映了城市人民生活的面貌。因此,是唐代文学的又一奇葩。
与传奇小说相近的新文体是变文。讲唱历史和时事的变文,对后代的白话小说和民间讲唱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以后的通俗文学,诸如话本、诸宫调、弹词、宝卷等,都受到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另外,词是产生于唐代的又一种新文体,与唐代城市繁华和燕乐有关。为了适应乐曲的需要,渐渐形成句子长短不齐而有规定体制的文字格式。中、晚唐就有文人参与,五代十国时期,文人词已经很兴盛。虽然温庭筠及花间派词人一开始就将它推上了艳情的颓靡道路,但它仍为宋词的发展准备了文学上的条件。敦煌曲子词是仅存的唐代民间词,内容广泛、风格朴实,既影响了当时的文人词,又与两宋民间词、宋元散曲一脉相传。
唐代文学三百年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初唐(618—712)、盛唐(713—765)、中唐(766—827)和晚唐五代(828—978)等四个阶段。
初唐文坛,一时尚未摆脱齐梁风气的影响,但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已经在作品的内容上有所开拓,而且创造了近体诗。像王勃的《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的《从军行》等,都是人们熟知的作品,四杰诗作虽不脱六朝窠臼,却绮丽婉转,刚健清新,启迪盛唐。继四杰之后,在理论和实践中,对六朝诗风摧陷廓清的是陈子昂,他的《感遇》诗三十八首,较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的矛盾,他旗帜鲜明地主张恢复“兴寄”“风骨”的传统,对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开元、天宝四五十年之际,是群星灿烂的盛唐时期,诗坛有李白、杜甫双星并曜,还出现了山水诗派,边塞诗派。盛唐山水田园诗人有储光羲、祖咏、常建、裴迪等,而代表人物则为王维、孟浩然等。王维的山水诗有许多刻画幽寂静谧的意境的,又以画家的眼光,运用虚实相间的笔法,明暗浓淡互衬的色彩,经营构图,“诗中有画“便成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主要艺术特点。孟浩然的山水行旅诗多佳作,他善于以淡雅之笔,描绘古木、白云、寒江、疏雨、淡月、幽钟等景物,组成幽静、凄清的意境,表达闲适之情和羁旅之思。而高適、岑参、王昌龄等人大多有较长的戎幕经历,擅长用七言诗行和绝句表现边塞生活和战争,风格雄浑豪放。高诗多慷慨苍凉,岑诗则更奇丽峻峭,王诗又“多能传出义勇”,声情激越,同中又有不同的风格。被誉为诗史上“双子星座”的李白和杜甫,是本时期也是整个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诗人,他以鲜明强烈的爱憎感情,高傲豪迈的性格,恣肆纵放、雄奇飘逸的诗风,抒写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体现了盛唐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他那惊风雨、泣鬼神的诗歌不仅深深地吸引了当时众多的诗人,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极深远,故而赢得了“诗仙”的美誉。当李白在诗歌中将浪漫主义发挥到极致时,杜甫则把诗歌推上了现实主义的高峰。杜甫总结并发扬了《诗经》、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开拓了一条通向现实和人生的创作道路,他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使古典诗歌深入地走向生活,走向人民,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带进了诗歌领域,使诗歌的艺术性和政治性达到高度完善的统一,杜诗博大精深,沉郁顿挫,有力地反映了现实,并在许多后人心目中成为一种创作的典范。他被后世尊为“诗圣”。
安史之乱后,步入中唐时期。中唐文学是盛唐的延续,在诗歌、散文方面又形成新的创作高潮。中唐初期,由于安史之乱后社会动乱和王朝衰微,诗坛很不景气,到九世纪才又出现活跃的景象。唐宪宗元和年间,以白居易、元稹为首的诗人倡导的新乐府运动,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论,继承了从《诗经》到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白居易的《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元稹、张籍、王建都是新乐府运动的中坚力量;孟郊、贾岛以“苦吟”著名;刘禹锡的怀古名作、李贺诗的奇崛幽峭,又都独树一帜。韩愈、柳宗元是诗家也是散文大家,因为有了韩柳,而使唐代散文在中唐时期大放异彩。传奇小说唐初已经出现,中唐时达到极盛,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等成就很高。
晚唐时期诗歌在艺术上有创新者,当推杜牧和李商隐。杜牧擅长七绝,词采清丽俊逸;李商隐工于七律,语言瑰丽忧郁。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的散文、讽刺小品成就较高,显然是在韩柳古文影响下的一个发展。词至晚唐五代,已经完全获得了独立的地位。温庭筠、韦庄多写闺情、相思;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抒写亡国之恨,具有很高的艺术功力。唐代文学发展到温、韦、李,已经显露了向宋代文学的过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