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翻译教学中译者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翻译教学中译者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3 翻译教学中译者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翻译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11.3 翻译教学中译者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翻译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尽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初级阶段已进行了大量的英汉互译实践,但在此基础上如果只强调语言对比,并以此指导实践,则未免流于肤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真正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不是孤立存在、自足发展的符号体系,而是与其所存在的文化系统紧密相关。虽然在语言符号的各个层次上,如词素、词、词组、句子、话语等,都已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对比研究,并进而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翻译技巧,如词类转换、减省增益、正说反译、抽词拆句等。然而,更多含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语言符号却是远非某种技巧能使之在译文中传达自如的。王佐良教授(2000)曾说过:“翻译者必须掌握两种语言,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可以说,翻译教学中只进行语言对比,而不进行社会文化对比,是无法真正搞好翻译教学的。所以我们不仅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更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并针对不同的文化差异采取适当的手段加以处理。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倾向于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跨文化交际的困难在于交际双方对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方面意识的缺乏。所以培养跨文化意识能够帮助译者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译者对文化共同之处的把握,从而促进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使交际活动和谐、顺畅地展开。

11.3.1 跨文化意识与翻译教学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教学原则作出这样的规定: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除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20)而翻译教学作为以双语(如英语和汉语)的转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领域对文化传播更负有直接的责任。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于翻译教学具有比对一般外语教学更为重要的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译本的可信度和被接受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跨文化意识,即译者对源语和译入语这两种语言在文化上的细微差异、完整性与多样性的感知。(黄琼英,2004)

11.3.2 翻译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有种错觉,认为翻译课就是要教会学生翻译,培养译员,甚至翻译家。我们不排除课堂走出翻译家,但应该清楚的是翻译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翻译,认识翻译,具备基本的翻译理论,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学实践证明,翻译学习者切不可期望通过一两年左右的翻译课就成为一名好的译者。可目前由于目的不明确,培养方式就发生了错位,学生则把翻译课当成了培训班,开始大量的翻译练习,期待能从翻译课上掌握一些字词的翻译,掌握几条技巧,就可以“登台献艺”了。对老师讲授的翻译过程、标准、原则以及原作、译者和译作之间的关系等毫无兴趣,他们希望走出翻译课堂就成为地地道道的译者,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11.3.3 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独立的翻译课一般在三、四年级开设,每周开课两节,总课时往往不足70学时。由于翻译需要较为均衡的中英文水平,并涉及许多其他门类的知识,因此,要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对这门学科有个全面的认识,了解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并接受系统、正规的训练,在实际翻译能力上获得显著的提高是不现实的。迫于无奈,许多翻译教师都将本该是双向的英汉、汉英翻译课简化为单向的英—汉翻译课。即便如此,还是没有足够的课时来讲授常用的翻译技巧,更不用说将双语对比研究的范围扩大到文化因素的对比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了。

要解决翻译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适当增加课时,使翻译课得到与其学术重要性和实际运用重要性相对应的重视。但据笔者所知,本科教育由于公共课所占课时比例过大等原因,要做到这一点还有很大的障碍。一个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各科教师协同合作,向学生传授较为系统的文化知识,以弥补翻译课时之不足。但这涉及各科教材(精读、泛读、文学、听力等等)编写者的跨文化意识、各科教材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等复杂问题,短期内实施难度较大。

11.3.4 翻译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中英文两种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我国翻译课的教材和课题教学大多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把重点放在语言的讲解上。从理解的角度讲,教师会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结构等;从翻译技巧的角度讲,教师会着眼于句子结构和篇章逻辑的分析与转换。这样做无疑会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掌握某些具体的翻译技巧,但是没有将翻译活动提升到跨文化交流以及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的高度,难免有“一叶障目”之感,忽略了翻译的精髓。(周玲,2006)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不但要注意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讲授,以及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理解力以及灵活的表达力和创造力。为了弥补目前大多数教材没有将跨文化意识贯穿整个编写过程的不足,翻译教师在布置课外练习时一方面要让学生使用讲授过的技巧,另一方面要时时牢记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要调动并提高译者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翻译教师要力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新的思维、新的理论和观点去熏陶学生,注重学生在翻译中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打好语言和翻译基础,又拓宽思路、扩大视野,使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此外,在重视全译研究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变译”能力,包括编译、摘译、译述、译写、述评、综述等的能力,这是提高翻译质量、充分利用国外信息资源的必由之路。

11.3.5 培养学生尊重语言文化差异、正确处理文化因素的能力

跨文化翻译涉及异域文化,异域文化都有着自己的本质特征和不同的文化样式,因为不同的语言或文化在语言的哲学观、思维方式、词汇的文化内涵、句法特点、交往规则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决定了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在跨文化翻译活动中人为地夸大或缩小文化差异都是不可取的,都不利于人类文化的平等交流与发展。因此,建立文化差异的概念,尊重文化差异的存在,从多角度、多方位来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从差异出发,寻找人和文化的共同习俗,彼此适应,互相理解,寻求共同拥有的“话题”,走出跨文化翻译的文化误区,建立对话式的跨文化翻译模式。

“归化”与“异化”是跨文化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策略,这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异化派主张保留源语中的异质成分,即“异国情调”、“洋汁洋味”;归化派则认为将源语中的异质成分转换成译入语中相应的表达法,即“入乡随俗”。其实,“异化”与“归化”并不矛盾,两者不应该互相排斥,双方应该是互证、互补的,它们是跨文化翻译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两种策略。从功能上看,归化式翻译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可以更简便地达到交流的目的;异化式翻译可以更多地吸收异域文化的因素,从而丰富译入语文化。在跨文化翻译中,应该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针对不同的读者群,采用相应的策略。在译介异域文化时,译者要注意自己的双重道德义务:一是忠实异域文化;二是要维护自己的意识形态以免给译入语文化造成不该有的侵犯。培养跨文化意识,不但可以克服民族文化自恋情结,能够借助异域文化的营养成分来构建民族本土文化,而且可以避免极端的民族中心主义,避免盲目地排斥异域文化,并可以杜绝“语言称霸”和“文化强权”等现象的滋生。

本章小结

翻译教学应以文化传递为己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在英汉互译中排除文化差异的干扰。因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传授一般的翻译技巧,或只是做机械的练习,而是要教会学生从文化内涵来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并且懂得英汉文化的差异及其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不断地向学生传播对象国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使其较系统地了解对象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及风俗习惯、礼仪交往、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文化欣赏与鉴别能力,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