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例文××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例文××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管领导多次到市人口计生部门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成员会议,研究探讨推动计划生育工作上水平的对策措施,较好地发挥了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作用。(二)建立了以履行部门工作职责为重点的综合治理体系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例文××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鲁发[2005]17号)精神,坚持把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围绕健全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大力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先进乡镇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基础、队伍网络、保障机制三项建设,着力解决出生性别比控制、薄弱村帮促、晚婚晚育、政策落实四大难点问题,积极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不断推动工作创新,确保了低生育水平的持续稳定,计划生育工作质量和总体水平明显提高。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市符合政策生育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人口出生率始终保持在12‰以下,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圆满完成了省下达我市的人口责任目标。

一、健全三个体系,优化工作环境

(一)建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为核心的领导体系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放到与经济、稳定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多次主持召开书记办公会、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参加的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听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部署计划生育工作。分管领导多次到市人口计生部门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市人大、市政协每年都对计划生育工作进行视察和评议,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督促各级毫不放松地抓紧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成员会议,研究探讨推动计划生育工作上水平的对策措施,较好地发挥了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作用。为督促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市委、市政府每年对人口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工作政绩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任期内逐年考核,离任时作出交待,严格落实一票否决、追踪奖惩制度。仅2005年,全市各级就对778个单位和村(居)进行了表彰,兑现奖金504万元,提拔重用了178名政绩突出的分管领导和计生干部,对工作被动落后的7个乡镇、373个村(居)实行了重点管理、重点帮促,对403名当事人和责任人分别给予了诫勉、警告、免职、开除等处分及相应的经济处罚,增强了各级抓紧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压力感、紧迫感。

(二)建立了以履行部门工作职责为重点的综合治理体系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为此,市委、市政府与各部门签订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出台《市直有关部门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职责分工及考评办法》,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责任,细化了职责分工。各部门普遍与对口单位及下属单位、科室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建立了定期督导、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制度,形成完善的垂直负责体系,促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同时,各部门按照贴近部门职能、贴近工作实际的原则,修订文件,积极为计划生育工作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在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出生婴儿性别比控制、关爱女孩行动、流动人口管理、薄弱村帮促、建立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机制、开展“双进”“双建”活动以及救助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从2005年的情况看,劳动保障部门为41万名女职工办理了生育保险,1 622人得到了赔偿,支付赔偿金391万元;农业部门把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工作相结合,向2 600个独生子女户提供了扶贫开发无偿资金和贴息贷款;妇联在开展“春蕾计划”中,对独生子女户、失辍学女童实行重点扶持,今年“六一儿童节”拿出73万元对2 623名女童进行了救助;工会在为实行计划生育的女职工办理《健康证》时,给予10—30元的优惠;教育部门制定出台了农村独女户考高中、职业中专照顾10分的优惠政策;团市委积极参与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广泛开展为计划生育户提供生育、生产、生活方面的“一助一”志愿服务活动,今年共结成服务对子5 000多对,发放10 000多张服务卡;卫生部门规定独生子女就医时,凭独生子女证享受门诊和住院费10%的优惠,今年有7 109名独生子女享受了43.53万元的优惠;其他各责任部门也普遍根据职责和业务特点,为计划生育工作办了1—2件实事、好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三)建立了以落实奖励优惠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保障体系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在税费改革和机构改革中稳定基层计划生育队伍和保障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的意见》(×政办发[2002]33号)、《关于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意见》(×政发[2003]36号)和《关于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的通知》(×政发[2005]13号)等文件,建立了“奖励、优先、优惠、扶持、保障、救助”六位一体的政策体系。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一是落实了奖励扶助制度。县级财政每年拿出5 000多万元,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拿出300多万元,重奖农村自愿退掉二胎生育指标,只要一个女孩的独女户和晚婚晚育夫妇。市县乡财政每年拿出2 000多万元,落实技术服务免费政策。今年10月份,市、县两级又拿出240万元向符合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集中发放了奖励扶助金。二是落实了以“五关爱工程”为主的保障和救助政策。在全市推广了××县实施关爱女孩、关爱母亲、关爱老人、关爱病残儿家庭、关爱独生子女特困家庭“五关爱工程”,建立完善了对农村独生子女伤残、病残、死亡和因计划生育手术责任事故、并发症导致生活困难家庭的救助制度,解决了困难企业职工、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独生子女家庭奖励和增发退休金补助政策落实问题。2005年,仅市级就投入3 445万元,救助44 147户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人均救助569元。三是落实了以“八优先”为主的优先、优惠和扶持政策。对计划生育家庭在土地承包、宅基地划分、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方面实行了“八优先”,开展了提供一条信息、教给一门技术、解决一点资金、开辟一块场地、扶持一个项目“五个一”活动,实施了“少生快富”工程,让计划生育家庭真正得到实惠。

二、突出四个重点,夯实工作基础

(一)以开展“大清查、大宣传、大调研、大落实”活动为载体,积极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

一是开展大清查活动,摸清育龄妇女底数。今年以来,我们集中人员,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在全市开展了以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为总抓手、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村村大普查活动,对49周岁以下的所有育龄妇女全部进行了普查,基本做到了不漏村、不漏户、不漏人、不漏项,摸清了底数,纳入了管理服务范围。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做绝育手术11 927例,放环73 810例,流引产5 583例,三项手术合计比去年同期增加15 000多例。开展育龄妇女健康查体480多万人次,有效解决了育龄妇女漏管和长效节育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二是开展大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月下发一次人口预警通报,及时分析人口形势;组织一次宣传、文化、技术“三下乡”活动,面对面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和致富技术;发放一封《公开信》,引导适龄青年和广大农村家庭自觉晚婚晚育、按政策生育;宣传一批晚婚晚育、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开展一次“晚婚晚育我先行”万人签名活动,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带头实行晚婚晚育。“五个一”活动的开展,倡树了婚育新风,促进了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三是开展大调研活动,督促各级扎实深入地做好工作。今年的大调研活动,重点查看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出生性别比控制、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管理、人口计划落实等十项内容,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向有关责任人进行通报,增强了各级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的责任意识和工作主动性。四是开展大落实活动,确保完成人口出生控制计划。将人口计划层层分解下达到县、乡、村,以村(居)为单位,按照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与适龄未婚青年签订晚婚合同,与新婚未孕夫妇签订晚育合同,把生育计划落实到人。今年全市共有15 216人推迟结婚时间,17 338人主动推迟生育时间,有效缓解了今年的人口出生压力。据统计,去年1—11月份,我市实际出生80 789人,预计全年出生在9万人左右,人口出生率可控制在11.5‰以内,比省下达我市的人口出生控制计划低1.5个千分点。

(二)以开展“万名机关干部蹲点包村”活动为契机,狠抓薄弱村帮促转化

我们始终坚持把计划生育薄弱村帮促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措施来抓,从2004年起,连续2年从市县乡机关选派6 120名干部,组成了14个工作团,149个工作队,集中包驻1 880个后进村,并把计划生育薄弱村全部纳入帮促范围,在下大气力治乱、治瘫、治穷的同时,明确提出计划生育工作达不到无违法生育、无瞒漏错报和村民自治标准的,不能撤点。工作中,做到了“四个结合”,即薄弱村帮促与农村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相结合,夯实薄弱村转化的组织基础;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夯实薄弱村转化的经济基础;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夯实薄弱村转化的群众基础;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相结合,夯实薄弱村转化的工作基础。全市2004年确定的395个计划生育薄弱村中,有366个实现了转化升级,占92.7%。

(三)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为抓手,改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

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在全社会为女孩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是解决性别比失调问题的关键。我们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关爱女孩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关爱女孩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制。并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作为重点,加大制度规范力度,制定了严格的流引产鉴定审批、出生人口性别比监测通报、B超登记使用、孕情跟踪服务、流引产登记审批、终止妊娠药物管理、孕情消失调查追究、死亡分析报告、计生干部联系独女(双女)户和有奖举报等10项制度,健全完善了“关爱女孩行动”宣传机制、分工负责和承诺服务机制、奖励救助和优先优惠及社会保障机制,成立由组织、人事、卫生、药监、工商、民政、教育、妇联、计生等部门参加的出生性别比专项治理小组,集中整顿B超使用市场、技术服务市场和药物市场,对全市所有计生服务站、医疗卫生机构、个体诊所、各类药店等进行了集中清理,对不具备执业资格的B超进行了没收封存,对私自鉴定胎儿性别、选择性流引产和私自经营流引产药物的进行了严肃查处。同时,加强孕期保健和随访服务,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监测服务网络和终止妊娠监管机制,对持《生育证》和《计划生育服务手册》的育龄妇女,实行从孕前到产后全过程监测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共收回《生育证》216个,处理当事人和有关责任人456人,堵塞了私自流引产的漏洞,从源头上遏制了出生婴儿性别比升高的势头。

(四)以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为目标,全面加强依法行政工作

一是规范具体行政行为。对各级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不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行为规范,公开办事依据、权限、程序、标准、时限、结果、纪律以及监督办法,制订行政执法10项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制和评议考核制,对乱收费、乱罚款、搭车收费问题实施专项治理,确保了执法行为合法。对广大群众,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和浓厚的舆论氛围,提高了他们的守法意识和维权意识。为有效解决征收难、执法难等问题,各县市区普遍组建了由计生局和法院参加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执法大队,建立了“计生法院联手、综合执法、程序规范、协调运作”的工作模式。今年以来,全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社会抚养费案件87件,执行标的额211万元,实际执行142万元,执行到位率67.3%,走出一条新形势下依法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路子。二是推行政务公开。出台了《关于规范村级计划生育政务公开的意见》,把计划生育相关政策、办事程序、收费项目、办事结果、监督办法等全部向社会公开,并设立监督电话,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监督。在全市开展了“心系人口国策,举报属实有奖”活动,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公布有奖举报办法,村村张贴有奖举报公开信,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集中整治假、瞒、漏、错等问题。三是加强执法监督。做到“三个自觉”,健全“三个机制”。即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加大对行政领导、行政执法人员履行计划生育职责情况的监督力度,自觉接受系统内部监督,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主动争取人大、政协对计划生育工作进行视察和执法检查,定期向司法部门、纪检监察机关通报有关情况,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健全立法、司法、行政和党内监督机制;通过举报、信访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公布计划生育相关政策规定和有关内容,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健全社会监督机制。

三、打造五个品牌,提升工作水平

(一)健全完善现居住地管理机制,打造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品牌

建立了“逐户建卡、依房管人,同住同管、优质服务”的现居住地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育龄人群从业、居住的不同特点,建立“四种管理模式”:对企业,建立“属地管理、法人负责,企业服务、职工落实”的工作模式,全面推行以街道为主体的企业属地管理,严格落实企业法人责任制。对新建住宅小区,建立“社区管理、部门配合,物业协助、业户参与”的工作模式,严把拆迁关、入住关、建成管理关和行业监管关,强化了建设、房管部门对物业公司的监督考核力度。对社区,建立“依法建制、以制治居,协议约束、民主监督”的工作模式,全面推行社区居民自治。对特殊人群,建立“本人申请、街道核实,双向交接、社区兜底”的工作模式,在定期清理清查的基础上,及时把破产、放长假企业职工和失业下岗、辞职辞退、无业以及自由职业者全部纳入社区管理,杜绝了漏管、不管现象的发生。

(二)推行村为主战略,打造村民自治品牌

从激发和调动村级工作活力入手,把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级。一是发挥村两委班子的领导作用。各村普遍修订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明确村两委的权力与责任,突出抓了合同管理、落实政策、解决问题三项工作。二是发挥计生网络的骨干作用。村计生工作人员定期采集、汇总、分析群众需求信息,及时上报村委会解决和处理,做到信息互通、服务到位。三是发挥协会会员的带头作用。普遍建立健全村协会理事会议事制度和协会会员联系户制度,发挥协会会员的群体优势,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四是发挥广大群众的基础作用。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村民理事会,把计生政策、办事程序、奖惩标准、工作措施交给群众,让他们参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全过程,调动了群众自觉、自愿、自主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形成村级计生工作“以村两委班子为主,以计生网络为主,以协会会员为主,以村民自觉参与为主”的良好格局。

(三)推行人才战略,打造人事制度改革品牌

把乡村两级作为改革重点,在乡镇全面推行“一核定、两加强”(核定乡镇计生人员编制,加强技术服务队伍,加强服务技能)的做法,优化了乡级计生人员结构,提高了服务水平。在农村推行“一精简、两提高”(减少村计生专职人员职数,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工资待遇)的做法,减少了人员数量,改善了村级计生队伍的年龄、知识、性别结构。目前,全市村计生工作人员由改革前的18 526名减少到6 725名,女同志达到92.6%,年均工资比改革前增加300元左右。同时,加大农村计生干部工资统筹力度,目前,市中区、××区、××市、××市、××县、××市、××县和××新区已经实现村级计生人员的工资统筹,其他县市区力争在2年内全部实现统筹。

(四)在转变群众生育观念上做文章,打造新型生育文化品牌

近年来,我们把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作为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大事来抓,做到“四个创新”。一是创新宣传教育机制。建立“党政协调、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宣传联席、国策联动、社会联合、村居联手”全社会大合唱的体系。二是创新宣传教育载体。做到“三个融入”,在城区,把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融入到街巷文化、广场文化、楼院文化、节庆文化建设中;在农村,融入到农村文化大院和精神文明一条街建设中;在学校,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三是创新宣传教育内容。全面实施“五个延伸”,即从单纯的计划生育内容延伸到可持续发展,从强调公民计划生育义务延伸到维护公民计划生育权利,从介绍避孕节育知识延伸到“五期”保健知识和优生优育知识,从女性生殖保健延伸到男性生殖保健,从单纯的婚育观念延伸到社会道德观念。四是创新宣传教育方法。坚持“覆盖、渗透、结合”多措并举,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筑了“重视素质育人、群众广泛参与、崇尚科学文明、提升生活质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生育文化体系。

(五)在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上下工夫,打造网上计生工程品牌

按照“政府带头、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服务基层”的总体思路,依托省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全面实施网上计生工程。横向实现了计生、民政、卫生、公安、工商等部门联网,即时采集新婚、出生、新生儿落户、流动人口管理等信息。纵向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联网,做到新婚、孕情、出生、节育和育龄群众需求信息同步采集,网上传输,充分发挥了以信息指导管理、引导服务、提速增效、科学考核、辅助决策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地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我市面临的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人口控制压力十分巨大。2006年,全市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中心,牢牢抓住晚婚晚育、薄弱村帮促、出生性别比控制、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四个关键,重点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能力创新和载体创新,围绕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设,着力打造人本计生、人文计生、人情计生、福利计生及和谐计生,确保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7%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工作,将人口出生计划层层分解到村、到户、到人,继续抓好晚婚晚育工作,确保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二是依靠政策推动,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重点抓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技术服务免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的落实,为计划生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以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为目标,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努力提高计划生育执法水平。四是全面开展优质服务“三级联创”活动,大力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和“三大工程”,积极推进民主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五是深化改革,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总结推广力度,不断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设进程。六是切实加强领导,强化部门责任,以经济、法律、科技、教育、行政、服务等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努力构建党政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评析

计划生育工作是各级党政领导的一项庞大系统工程,面广量大,头绪繁多,做好这方面的总结汇报,也是一件相当艰苦细致的工作。而这一篇总结却写得相当成功,它既能够客观地反映出该项工作的庞杂浩繁,又能够做到条分缕析,既使人看到了所做的大量工作,又突出了自身的经验特点,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整个总结组织得相当精致。它首先以简洁的情况概括开头,继之使人看到开展这项工作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接着以主要篇幅推出三个层次,全面介绍所做的具体工作、所采取的工作措施,实际上也是在总结自己的工作思路、经验和特点,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三个层次涵盖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执法执纪管理、基础服务工作、社会保险保障、奖惩激励政策、思想文化教育、监督检查措施等各个方面,全面而又细致,复杂而又条理,有高度的概括,有深刻的展示,有成功的经验,有具体的做法,有事实的举证,有数据的说明。最后以简短的今后工作打算作结。结构严谨,详略得宜,语势有力,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

而这种精致而严谨的组织体制,并不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也不是自然而然、赫然在目地摆在那里的,而是作者花了大量的精力,从艰苦细致的调研中,通过精心梳理、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琢磨出来的,它处处浸透着调研和写作人员的心血。但也正因为如此,又不免使人有一种雕琢过分的感觉,客观事实往往未必如此精巧、严密、可人,看看中央领导人的一些报告和文章,它们大都出自大家之手,在总结经验时,却很少有像“三个体系”、“四个重点”、“五个品牌”这样精巧排列的现象,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实事求是和经验的典型性、科学性、实效性,而事实往往并不会像人们想象得那样巧合。在这里,特别是“五个品牌的打造”的提法,对于一项深入细致、艰苦浩繁的行政工作来说,是显得相当牵强的,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