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互文性的缘起及界定
任何特定文本,从表面上看似乎自成一体,与其他文本没有任何联系,但实际上,它们总是具备互涉文本的维度。换句话说,它们总是要么暂时以强化我们所知道的各种文本的方式,要么是从侧面联系当代其他文本的方式,向自己赖以生存的其他文本扩散(Haynes,1989:175)。文本的这种特性就是“互文性”。“互文性”,亦称“文间性”、“文本互涉”、“互文关系”或“文本互指性”,是篇章语言学中的七个重要概念之一(参见Beaugrande&Dressler,1981)。它关注不同文本之间、不同语境之间的关联。批判性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也将互文性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根据批判性语篇分析的观点,“任何文本,不管是口头文本还是书面文本,都是在某种社会构成的背景下,通过与其他文本取得联系而建构的,同时又具备文本使用者因此而赋予的意义。”(Thibault,1998:401)同形式主义对于(文学)文本的分析方法①相反,这种观点独辟蹊径,着重强调一切文本相互之间的密切关联性。
互文性这个概念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于20世纪60年代晚期首次提出的。她在将巴赫金(Bakhtin)②对于文本分析的研究成果介绍到西方的同时,发展了巴氏的理论,并在她晚期出版的《词语、对话与小说》一文里,首创了这个术语。克里斯蒂娃(1969)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是作为一种源自其他文本的‘镶嵌图案’(mosaic)而建构的,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转引自Hatim and Mason,2001:125)。因此,每一个文本都是互文本(intertext),它处在一系列已经存在的或者将要写成的文本网络之中;一个特定文本是“几种不同文本的换位,是几种不同文本之间的关联:在一个特定文本的空间范围里,来自其他不同文本中的几种言谈(utterance)相互交织,彼此中和”(转引自Thibault,1998:401)。克里斯蒂娃还强调,互文性是指,“将历史(社会)融入文本当中,将文本融入历史当中”(Kristeva,1986:39)。她所谓的“将历史融入文本当中”是指文本吸收既往文本内容,同时又基于既往文本而建构;“将文本融入历史当中”是指当前文本回应、深化并且重组既往文本,以促成历史的形成,并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加速文本变化的进程,同时还预期并设法形成未来文本(Fairclough,1992:102)。
那么,如何界定互文性呢?在《篇章语言学导论》一书中,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10)认为,互文性涉及“解读某个文本时所需依赖的先前接触过的某个或多个文本的知识的各项要素”,包括某个特定文本“或多或少隐性或显性地引用、参照和暗引其他文本”(Thibault,1998:401)的方式。Bell(1991:170-171)认为,互文性是指某一特定文本同其他与之享有相似特征的文本之间的联系;是指能够让文本的信息加工者在新的文本当中能够辨别得出的、以前已经接触过的其他文本的各项要素。据此,Thibault(1998:402)认为,互文性可以被看作其他文本的“背景”,由于同该背景之间的联系,一个特定文本才得以为大家所理解、所阐释;或者用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的话说,互文性是文本的“参与者”所拥有的、关于其他文本的知识。对此,巴赫金也持相同观点,在其著作《对话想象》([1935]1981:281)一书中,他这样写道:
一个特定的言谈,其语言意义是在语言的背景之下为人们所理解的,而其实际意义则是在与论述同一主题的其他具体言谈相关联的背景下得以理解的,这一背景交织着相互矛盾的看法、观点和价值评判标准。
因此,互文性是指,一个文本需要依赖其他文本而存在、而产生意义;文本与文本之间形成了网络式的关系:它们“一前一后、紧密相随,相互衍生,相互暗指,相互包含”(Haynes,1989:232)。举例来说,本文中所引用的其他作者的观点即为互文信息,由此可见互文性的普遍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