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翻译文本的混杂特征及混杂文本的功能

翻译文本的混杂特征及混杂文本的功能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他认为,翻译文本的风格总会留有源语文本的印记;源语文本对翻译文本的影响可以是直接的、显而易见的,但通常是间接的。

四、翻译文本的混杂特征及混杂文本的功能

如上文所述,混杂文本是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吸收源语文化中某个语类的部分或全部特征而在目的语文化中生成的。混杂文本在目的语中具备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句法结构和风格等层面既具备又偏离源语语言和目的语语言的多重特征。一方面,混杂文本背离源语语言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同源语语言文化密切相关,同时它同目的语语言文化又有相冲突之处。这些构成了“混杂成分”,它们促成了混杂文本的产生。这也是语言之间相互吸纳、相互融合过程中互相磨合的表现所在。导致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不同文化不仅表达思想的方式不同,其形成观念、塑造文本的方式也不同(Jakobsen,1993:158)。因此,混杂文本所呈现出的特征同目的语语言文化常规总有不相融之处,这些不相融之处就是在“‘出身’上和构成上具备异质特点的东西”(Zauberga,2001: 266)。

Levy是指明翻译文本具备混杂特征的第一人。他认为,因翻译原因,源语文本中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译文中遭到破坏,因为译者必须通过暴力才能将源语语言文化的基本要素转移到目的语中。同时他认为,翻译文本的风格总会留有源语文本的印记;源语文本对翻译文本的影响可以是直接的、显而易见的,但通常是间接的。在将源语文本转换成翻译文本的过程中,译者往往依据目的语语言系统和文化语境,采用妥协方式对翻译文本进行调整和修正。其最终结果是,翻译文本尽管用词、词语组合和结构等在语义上、语法上没有错误,但却具有人工斧凿的痕迹,因而人们很容易发现它们的相异之处。这种相异之处正是翻译文本中的混杂成分。

Duff(1981:122)也曾指出翻译文本具备混杂特征。他将翻译文本语言称作“第三语言”,这种语言处在源语和目的语的中间地带:所有词语目的语读者都熟悉,但放在一起却令人感到陌生。他认为,只有当翻译文本所呈现出的是同一风格、相同语言要素的组合,而非由源语中和目的语中的语言文化要素糅合在一起的文本才是有机的整体,但事实上,翻译文本往往只可能将源语中和目的语中的语言文化要素糅合在一起,因而具有混杂特征。

Snell-Hornby(1988:31)也指出,绝大多数文本事实上都以混杂文本的形式出现,这些文本往往将相互冲突的特征融合在一起,从而呈现多维度结构。Toury(1995:28)也承认,翻译文本往往具有与非翻译文本不同的特征。在他看来,翻译文本永远不可能为目的语文化所完全接受,因为翻译文本总会引入一些对于目的语文化系统来说陌生的新信息、新形式。同时,翻译文本也不可能完全充分再现源语文本信息,因为目的语文化规约会改变源语文本结构,因而翻译文本的形式结构往往会偏离广为接受的翻译文本的形式结构,但他又认为,这些偏离并非都是“翻译中的不幸”,因为辨明这些偏离,读者就能辨明哪些是翻译文本,从而去设法了解源语文本作家的意图。

对于混杂文本的功能,人们见仁见智,大多数人认为,混杂文本有助于目的语文化中新语类的产生。Tirkkonen-Condit(2001)认为,混杂化有助于目的语语言和思维方式的革新,有助于引入源语语言和思维的新特征。Neubert(2001:183)认为,混杂化的一个重要动因是,译者显然有意不让翻译文本融入目的语的主流语篇当中。他还引用Venuti“阻抗翻译”的概念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多数学者则一致认为,对知识的传播是混杂文本的主要功能之一。Gommlich&Erdim(2001)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要想借助翻译在目的语中传播弱势语文化,必须依靠混杂文本。因此,翻译文本在服务于传播知识这一目的的同时,也能使目的语读者受益。当然,翻译不仅能通过目的语来传播弱势语文化,更能够传播主流文化。现在,大量文本均是从英语翻译成其他语言的,这与英语语言本身并无任何关系,只反映了英美两国(尤其是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在当今世界所占据的主导地位。可以说,因翻译而产生的混杂文本也可以通过弱势语文化的语言来传播主流文化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