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对联的含义及特点
一、对联的含义
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联语”,是一种文学形式的应用文体。对联起源于桃符,这是对联研究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据《山海经》记载,我国从远古时代起,就有了在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的风俗。后来,这一风俗从“饰桃人”演变成在桃木板上画门神图像以避邪(即为“桃符”)。后人又在桃符上面题写除灾祸、颂吉祥的诗句,便成了“楹帖”,因为它原为春节时专用,亦称“春联”。
二、对联的特点
(一)字数相等。一副对联字数不限,少则八字,多则可至数百上千字,但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特征,它使人一眼看去就感到一种整齐对称的美。如:
闻鸡起舞
跃马争春
这是《羊城晚报》1981年鸡年春节举行迎春征联中获一等奖的一副对联,上下联都为四个字,整齐对仗,言简意深,既有很高的艺术性,又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鼓动性。
关于字数相等这一点,也有一种极个别的例外情况,就是有意追求“字数不等”而造成一种特有的艺术效果。如民国时期,袁世凯死后,四川有人写了一副挽联:
中国人民万岁
袁世凯千古
上联六字,下联五字。由于把“千古”与“万岁”看作对仗,便有了袁世凯“对不起”(即对不上)中国人民的弦外之音。而这种特有的讽刺效果依然是建立在“字数相等”的原则上,否则怎么会“对不起”呢?
(二)词性相同。就是上下联中处于相同位置的字词,必须具有相同的词性。由于词性有不同的类别,造成了对联对仗工整程度的不同,即所谓“严对”和“宽对”的区别。“严对”在“词性相同”上要求更为严格,不仅要求词的大类相同对仗,而且要求词的小类也要相同对仗。比如“名词”是个大类,古代汉语又将名词细分为14小类,它们分别是:天文类、时令类、地理类、宫室类、器物类、衣饰类、饮食类、文具类、文学类、草木类、动物类、形体类、人事类、人伦类。作为“严对”就要求这些小类也要相同对仗,如江苏镇江焦山联:“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天来。”这联中“江月”对“天风”,同属名词天文类;“流水”对“海涛”,同属名词地理类。“宽对”在“词性相同”的要求上放宽了尺度,一般只要求词的大类相同对仗,即只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即可,而不必管它们的小类。如杭州龙井联:“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联中有四对构成对仗的名词,但它们两两又都不属于同一小类:“诗”对“茶”,“诗”为文学类,“茶”为饮食类;“梅”对“谷”,“梅”为草木类,“谷”为饮食类;“花”对“雨”,“花”为草木类,“雨”为天文类;“月”对“春”,“月”为天文类,“春”为时令类。
(三)句式相似。句式相似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1.上下联的语法结构相似。如果上联为主谓句,一般下联也要是主谓句,如浙江栖霞岭联:
人从井底盘旋上
(主) (谓)
天向关门豁达开
2.上下联句子的分断相似。如八言联上联为“前四(字)后四(字)”,下联则也要这样分断,如浙江天台国清寺联:
石上清泉,松间明月
山光鸟性,潭影人心
3.上下联的语意节奏相同。如五言联上联为“二三”节奏,下联也必为“二三”节奏,如居室联:
大路/春色好
柴门/曙色新
(四)平仄相谐。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联单句内的平仄错综;二是上下联的平仄相对。汉语语音分为四声,古代是“平、上、去、入”,现代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可以把它们分为平、仄两大类型,其中平声是指古代语音的平声和现代语音中的阴平、阳平;仄声是指平声以外诸声。平与仄,互相交错对立,又互相和谐协调,形成一种节奏感、音乐美,读起来流利舒畅。原则上,对联的平仄声字要做到“当句内平仄递用,对句间平仄对立”,这一点同律诗相似,但没有律诗那么严格刻板。一般来说,对联每句中要把平仄字交替错开,连续使用平声字或仄声字不要超出三个;对联上下联句一般只要做到节奏点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反就可以了。请看下面两副春联:
例一
春情寄语千条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世第流芳万卷书
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二
九州日丽
仄平仄仄
四华春新
仄仄平平
例一完全符合对联“当句内平仄递用,对句间平仄对立”的要求;例二则是当句内做到平仄递用,而上下联句只在节奏点上平仄相对。
对联平仄对立上还有一条规律,就是上联用仄声字结尾,下联用平声字结尾,上面两例也符合这一规律。掌握了这条规律,张贴对联时就不会贴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