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新闻翻译与词典
在从事汉英新闻翻译时离不开词典,尤其是各种专业分类词典。曾长期担任新华社汉译英定稿工作的资深翻译家刘炳章先生(2005:7)结合自己毕生汉英翻译经验总结说,词典对于翻译避免误译、错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一个译者来说,词典是他在翻译道路上前行的手杖,是通往彼岸的桥梁,缺少了这个手杖与桥梁,翻译虽不至于寸步难行,但也是行之不远。所以,在具体翻译实践中,既要勤于动脑,多思多记,更要勤于动手,多查词典。新华社另一位资深译审赵师传(2005:60)也根据其长期翻译体会,有感而发说道,从事新闻翻译,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而要解决这些困难,译者必须做到“二勤”,即“口勤”和“手勤”,所谓“口勤”就是多问多请教,而所谓“手勤”就是多查词典,而且要会查词典。
赵师传先生说到的会查词典,可谓言简意赅,一言以蔽之。无数实践和研究证明,缺乏翻译理论的指导,没有中英两种语言的扎实功力,不具备大量的实践经验,仅仅是望文生义,凭借查阅汉英词典是不可能做好翻译的。如上文提到的Pilgrims,查询词典获得的答案并不符合语境。
这里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汉英翻译时,不能轻信网络词典,同时,查阅汉英词典大有讲究。一方面,我们目前的汉英词典还很难说令人满意,比如说有一本汉英词典将“安居工程”翻译为comfortable housing project,不仅根本没有体现出中文的深刻含义,而且还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鬼子当年在中国建立起来的侮辱中国妇女的场所“慰安所”的英译文comfort house。这里的“安居工程”应该译出其深刻含义,即国家为了解决城市里的住房困难且收入水平低下的居民的住房问题,而由国家提供资金补贴专门为这些人建造的住房,因此可以译为government-subsidized housing或者affordable house for low-income people。另一方面,在汉英词典中查找的汉语词汇对应英语单词,必须再在英汉、甚至是英英词典中查找确认一下,看看是不是适合运用在当前语境中,否则难免张冠李戴,甚至闹出天大笑话。天津外国语学院的林克难教授曾指出,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英汉翻译还是汉英翻译,必须查原文词典才能找到有关单词在某一个上下文中的确切含义。然而,在当今的汉英翻译实践中,随意在汉英词典中找到一个单词,然后不注意语境就直接使用而造成的翻译失误在现实生活中可谓是比比皆是。2005年10月28日,南京《金陵晚报》C23版刊登了“2005首届中国江苏房地产博览会”的宣传广告。这个博览会的英语译文China Jiangsu Tenement Exposition大有问题,因为这一译文与原文相差甚远,变成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中国江苏贫民区出租房博览会”,因为tenement的意思是“出租屋”,尤其是指大城市里贫民区里供多户分租的房屋和公寓。Collins Cobuild English Language Dictionary对这一单词所做的句子式英文释义更加清晰明确,稍微有英语水平的人都能看懂:A tenement is a large building,especially one in a poor part of a city,which is divided into a lot of small flats that can be rented cheaply.顾名思义,tenement就是一幢大建筑物,尤其是在城市里的贫民区里的大建筑,该建筑被分割成许多小公寓廉价出租。
同样还是《金陵晚报》,在2005年9月6日A23版刊登的栖霞建设的楼盘广告中,其中某楼盘的广告语“引领教育地产新时代”的英语译文Lead the education tenement epoch也很是不伦不类,tenement再次属于用词不当,由此而来的后果则不仅仅是译文与原文文不对题,而且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
上文提到的那个tenement,根据当前市面上常见的几本汉英词典,在“房地产”、“房产”或者“地产”词条下均未发现tenement,而是给出了real estate,property等词。转向当今社会最时髦的媒体——网络,在金山词霸搜索网上输入“地产”之后,跳出来的查询结果第一是land,而第二就是tenement,想必那句荒唐译文的译者就是在这里找到了这个单词,然后来了一个不假思索的拿来主义,而如果这位译者查阅一下英英词典,这样的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对于翻译与词典的关系,毛荣贵(2005:34-44)结合其丰富的翻译经验和例证分析,归纳出了以下几个原则:一、词典不可不靠;二、词典不可全靠;三、不妨查阅英英词典;四、“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五、词典也有无奈时。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毛荣贵先生还援引了名人关于词义与查阅词典之关系的讲话,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Firth说,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我国学者林语堂说:“单靠查字典去翻译,译出来与原文意旨必然相讹。字是死的,有了上下文才是活的。依靠词典过了头也会出毛病。”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毛先生还举有多例,如Textile finishes have in general become a“no-no”in today's market place...一句中的no-no在常见词典上根本查不到,有人将其译为“无人问津”,而在当今已不太常用的《英华大词典》上则注明nono为美国英语中的口语说法,意思是“禁忌”,因此上句可译为:织物整理剂在当今市场已禁售。
著名翻译家思果(2001a:35-44)则对于不可轻信英汉词典有着如下精辟的论述:中文解释,无论多么精确,也不能供翻译之用。从编字典的人的立场来说,他只能帮读者明白一个字的意思,至于这个字在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上下文组合中该译成什么,他可没法照顾。而中文相等词语往往有许多字面上没有而隐含着的意思,拿来用在某一句里,未必合适。一切死译、不通、不完美、难解、难读、可怕的译文,皆由英汉词典而来。英汉字典还有一个毛病,就是汉字。汉字不太可靠,有些字你照它解释出来,结果说出不通的话,写了别字,闹出笑话。为此,思果先生主张译者应多用英英词典以及各类百科全书。他还举例西班牙著名足球队Real Madrid一度被误译为“真马德里队”,其中把real译成“真”就是过分依赖英汉字典而不注重英英词典和百科全书的结果,因为这个real不能按照英文去理解,在西班牙语里是regal的意思,即royal,这就是该足球队应该被译为“皇家马德里队”的原因。
在新闻翻译中运用和依靠词典的时候,译者还必须认识到,由于世界的发展与变化总是赶在词典编撰的前面,因此,并非所有单词都能够在词典中找到解释。“词典从出版之日起就开始过时”是词典编撰界的行话,这也是不少词典编撰专家发出的感慨。刘炳章(2005:10)对此的理解是,词典无论多么全面,难免有缺漏,因为现实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瞬息万变的变化,新词汇和新用法也因此层出不穷,这时候就需要译者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敏捷、开放的思维,勤于思考,善于总结,通过联系、比较等方法对词典中难以找到的新词汇作出准确无误的理解和翻译。思果(2001a:36)也指出,翻译一个新名词、术语,有时候要借重字源(etymology)。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