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职务和头衔的英译
每一个人首先是自然人,同时也是社会人。作为社会人,其在社会上的身份与角色不同,其就有不同的称谓。新闻报道离不开新闻主角或当事人,而根据新闻文体的特点,凡是出现在新闻中的人物原则上都应该交代其身份。这种身份在很多情况下不是行政职务就是技术头衔。因此,如何翻译这些职务和头衔成为外宣新闻翻译中的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翻译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相对而言,技术职务头衔的翻译比较简单,尤其是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技术头衔称谓相对固定,因此这里重点谈论的是我国各类行政职务称谓的英译。
在中国,社交称谓中人们习惯于以官职相称。由于受悠久的官场文化和官本位观念的影响,也由于中国特有的行政体制,各种官位可谓多如牛毛,而且分工细致,称谓明确,一个都不能搞错。最具中国特色的行政职务称谓就是各种带“长”的官衔了,上到“部长”,中到“处长”,下到“村长”,甚至还有“舍长”,可谓一应俱全。几乎每一个机构或部门,不管成员有多少,都会有一个带“长”的领导人。如此分工细致的头衔称谓,给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的官本位意识相对淡薄,就如同西方国家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词不但数量少,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一样,一个aunt可以“管”好几个人,uncle也是如此。西方国家官本位意识淡薄的另一表现是,不但是亲朋好友之间,就是同辈的家庭成员之间都喜欢直呼其名。孩子辈的人对父母、长辈和老师直呼其名的并不少见,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前西德影片《英俊少年》中的儿子就是直呼其父亲为卡尔。
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在称谓和官衔方面的思维和认知差异,也由于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主要语言长期以来的使用习惯,在我国分工细致的行政职务很难在西方国家一一找到对应表达,这就是翻译的最大难题。以带“长”的官衔为例,在中国,无论是“部长”、“省长”、“市长”、“县长”、“司长”、“厅长”、“局长”,还是“处长”、“科长”、“股长”、“组长”、“队长”、“班长”、“厂长”、“场长”,每一个官衔都代表着一个不同的行政层级以及不同的权力和势力范围,每一个都不可以相互混淆。打一个比方,每一个官衔都是“各司其主”,绝对不能错位,否则可能酿成重大后果。但是,除了极少数带“长”的官衔在英语中有独立的单词之外,如参谋长,秘书长,英语中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词汇来表达我们如此丰富多彩的“长官”,绝对不可能为每一个“长”都找到一个排他性的称谓词。从我国长期以来的翻译实践以及西方受众的接受程度来看,那么多的“长”,在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对应词语除了director之外就是chief和head了。同样,在中国划分得非常细致的行政层级机构称谓,除了“部”、“省”和“局”可以在英语中“各就各位”找到基本对应词语之外,其他层级的对应英语单词似乎除了department还是department,“有关部门”这一常见的说法也被译成department concerned,而section虽然一直以来被我们用来表示“科室”之类较小部门的名称,但是,这个称谓在英语中事实上很少使用。汉英语言和文化对于官本位意识的思维和认知差异不但造成了我们的翻译困难,也会带来国外受众的理解困难。当然,更为突出的是,我们的官场文化“苦心经营”的等级森严的官本位制度到了英语中间之后,地位顿时黯然失色,甚至可以说是一落千丈,因为在英语中,一个厅长是head,而一个小小的村长也是head,甚至连大学里的舍长也是head,尽管其只管辖7~8个人。
从我国长期以来的对外翻译实践来看,我国纷繁复杂的行政层级官职称谓,除了“部长”和“省长”可以在英语中“各就各位”找到独享的词语minister和governor之外,其他行政职务的称谓英译尚未实现规范化,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尤其是各种带“长”的官衔。如中央部委办局内部下属的“司长”和“局长”,有些译法采用的是director,有些译法则使用的是head of×××department。又如,“县长”、“区长”、“乡长”、“镇长”的翻译也是难点,county/district/township director之类的译法是很常见的,甚至还有使用head来翻译的。可是,通过GOOGLE查询发现,类似county head,district head和town head这样的说法在英语中并不存在。也有人将“县长”翻译为county magistrate,可这个译文实质上是对magistrate这个官位的极大误解。根据《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magistrate指的是someone who judges less serious crimes in a court of law,顾名思义就是地方法官,即基层法院的法官。近年来有人开始借用已经日渐被我们所熟悉的CEO之类的表达来称呼“县长”、“区长”等官衔,如把“区长”翻译成Chief Executive,District Government,“县长”则是Chief Executive,County Government,“乡镇长”是Chief Executive,Township Government。这样的译法倒是不无道理,因为辞典查询结果显示,Chief Executive在首字母大写的前提下,在美国指的就是“总统”(见《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第304页)。既然一个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可以被称为Chief Executive,那么,其他较低层级的行政长官如此仿效也未尝不可,何况语言的内涵总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变化的。但是,由于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已经被深入人心地理解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因此,用Chief Executive来称呼我国的“县长”、“区长”等官衔总是有点不顺畅的感觉。
其实,要想为“县长”、“区长”和“乡镇长”等官衔找到一个对应的英语表达,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就是看看美国等英语国家的类似职务是怎么称呼的。如同上文所述西方国家的官本位意识相对淡薄,再加上其行政层级远远没有中国来得复杂,因此,“县长”和“镇长”之类职务在英语中就是同一个单词mayor,如http://www.brockhill.org就是美国田纳西州康布兰县县长Brock Hill的官方网站,网站上清清楚楚地注明他的职务是Cumberland County Mayor。再通过GOOGLE查询town mayor这一说法,结果也相当多。如2005年11月,18岁美国高三学生迈克尔·塞申斯走马上任,成为拥有8 200名居民的美国密歇根州希尔斯代尔市市长,当时媒体报道使用的就是town mayor。2008年5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莫斯克吉市也选出了一位少年市长,美联社的英语新闻报道中明确称其为town's mayor:
Oklahoma freshman named town's mayor
MUSKOGEE,Oklahoma(AP)—A 19-year-old freshman at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was elected mayor on Tuesday of Muskogee,a city of 38,000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state.
除了county mayor和town mayor之外,district mayor这样的说法在西方国家也是存在的。如2008年2月,法国总统萨科齐与其模特女友举行婚礼时,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中明确出现了district mayor这样的说法:
After weeks of speculation,the French President Nicolas Sarkozy has married the singer and former model Carla Bruni at the Elysée Palace.A district mayor performed the ceremony and said the bride looked ravishing.From Paris,Hugh Schofield.
不仅是法国,比利时也有district mayor。在北京市招商引资的权威网站北京商务中心区首页的一篇英文消息说:Vice District Mayor of the St.Pierre District of Brussels,Belgium will also lead a delegation to visit Chaoyang District.
从上述情况来看,“县长”、“区长”和“乡镇长”等官衔在英语中的对应词语就是mayor。而我们长期以来坚持为这些官衔自创译文,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我国的广大民众,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百姓,从接触英语的那一天开始,对于mayor就是市长这种对应关系已经根深蒂固,以至于认为只有一座城市的最高行政长官才配称为mayor,而中国等级分明的官场文化也许又加剧了这一误解,因为如果属于一座大城市管辖的区长和县长也叫mayor,那岂不是乱了套了。其实,无论是从西方国家的使用习惯还是根据权威英语辞典的解释,坚持把mayor与“市长”画上等号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白纸黑字为mayor提供了如下释义:someone who is chosen or elected each year in Britain to represent a town or city at official public ceremonies(英国的)市长/ the person who has been elected to lead the government of a town or city in the US(美国的)市长。上述释义中明确mayor可以是我们习惯上称为town的政府首脑,西方国家在实际使用中也有把mayor用来表示county,district,town的政府首脑的,由此可见,把mayor与“市长”简单地画上等号乃是对这个英语词语的最大错误解读。再者,上述把mayor与“市长”画上等号的认识也许还源自我们对town的认识,以为town和我们理解中的“镇”是百分之百对等的,其实,汉英词汇之间的关系,除了极少数属于词义完全对应之外,其他的对应都是相对而言的。再说,在美国英语的用法中,town也可以表示城市,《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对town的释义之一是:the town or city where you live(城镇/城市)。把汉英词汇之间的关系简单化地进行对号入座,这种英语学习思维不但造成我们的英语应用能力不容乐观,而且也造成了大量的翻译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也随着人们认识问题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已经有人把“县长”、“区长”和“乡镇长”翻译为county/district/town mayor。在实际使用中,这种用法也已出现,如某网站介绍一位官员职务时这么说:He is currently working as the Deputy Mayor of Xuanwu District Government.
2008年7月,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而率先在全国对公共场所英语译文进行规范的北京市政府再次有新的动作,宣布各种组织机构职务职称将有统一英文名。中青网为此报道如下:
北京:各种组织机构职务职称将有统一英文名
(www.youth.cn/xw/yw/200807/t20080708_748007.htm)
市长Mayor、区长District Mayor、街道办事处Sub-District Office……本市各组织机构、职务职称将拥有按照统一标准译法翻译的“英文名”。昨日起至7月13日,本市地方标准《组织机构、职务职称英文译法》(征求意见稿)通过网络,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修订意见。
■百余机构和职务统一译法
据市外办副主任刘洋介绍,本市组织机构名称及公务人员职务职称一直无统一英文译法标准,经常出现同一单位不同译法;不同级别公务员职务译法混淆等问题,在公务人员对外交往时造成较大阻碍。统一译法,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改进。
自去年3月启动编写的《译法通则》,以外交部相关规范为指导,尽量体现职能分工和级别特征,同时参考国外习惯用法,方便外国人理解。此次征求意见的机构和职务译法涉及“市”、“区”、“委”以及“市长”、“局长”等名称百余个。
■技术职称翻译时不分性别
据《译法通则》规定,相对独立、承担一定普适性管理职能的委员会一般译为commission,例如北京市教育委员会(Beijing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Education)。在某一行政区域之内、某一机构之下的专设部门或派出机构一般译为committee,例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Management Committee of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在职务职称译法通则中,主席、委员长、主任委员,男性译为chairman,女性译为chairwoman。“副”职译为deputy,例如副区长(deputy district mayor),副主任(deputy director),副处长(deputy division director)。
专业技术职称翻译时不区分性别,技术等级一般用Class加罗马数字表示,教师技术等级一般用大写字母A、B等表示。例如三级公证员(Class-III notary),一级教师(Class-A teacher)。在类军事组织性质行业中的职务级别,采用First-Class,Second-Class的形式,将级别放在职务名称后边。例如航空业中,二级领航员(Navigator,Second-Class)。
■“老干部”征集英文名
据透露,我国的组织机构和职务职称名称中存在如“精神文明办公室”、“老干部”、“巡视员”、“调研员”等具有较强中国特色的名称,英文无对应说法,较难准确翻译。将广泛征求公众、专家的意见,对疑难问题逐个论证规范。
除了“县长”、“区长”和“乡镇长”职位的英文译名之外,在我国的官衔之中还有两个值得重视的难点,第一就是“副职”官衔的翻译,第二就是在我国司空见惯的“常务”一词的翻译。在英语中用来表示“副职”对应词语有多个,如vice,deputy,associate,assistant以及前缀“sub-”和“under-”等。如我国的“副省长”的英译长期以来就是vice-governor。从我国翻译实践来看,这一译法确实十分普遍,也无可厚非。不过,上述用来表示“副职”的英语单词,在英语国家其实有着自己的使用规律。比如说,在美国,副州长却并非使用vicegovernor,而是采用lieutenant governor这一特定的说法,其缩写形式为Lt.Governor。在翻译实践中,汉英翻译应注意特定语汇在英、美、澳等英语作为母语国家的使用习惯,尽量使用国际通行、惯用的对等语汇进行汉英置换。为此,既然“省长”被置换成了英语中“州长”,那么,“副省长”也不妨可以采用lieutenant governor,这样一来也许更容易为外国,至少是在英语世界占据十分重要地位的美国读者更容易理解。此外,在翻译“副职”头衔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英语中对应的几个常用词语vice,deputy,associate,assistant在使用上有明确的差异,vice和deputy一般与表示行政职务的头衔连用,而associate和assistant主要用来指技术职称和企业职务头衔,但交替使用现象也比较常见,有一些用法则属于约定俗成。如我国的“副总理”通常译为vice premier,而国外的“副总理”或“副首相”则表达为deputy prime minister。以下是vice和deputy的一些常见词语搭配:
vice-president 副总统/副总裁
vice-chairman 副主席/副董事长
vice-minister 副部长
vice-premier 副总理
deputy director 副局长/副处长/副主任
deputy manager 副经理
associate professor 副教授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副研究员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长官中总是会设立一个“常务”级别的官员,如“常务副省长”、“常务副市长”、“常务副县长”等。这个“常务”如何译成英语,也是颇为不易的。过去长期有人将其译为standing,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黄卫峰博士在纠正我国多个大学校园网上的英文版学校简介时就指出,个别学校不恰当地将汉语的“常务副校长”一职译成了standing vice president。很显然,这是因为受到了我国的另一官场现象“常委”的译文影响。所谓“常委”就是“常务委员会委员”的简称,我国官方的英译是member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在这里,standing是成立的,因为权威英语辞典对其的释义第一条就是“常置的”、“长期有效的”。然而,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常务”指的是主持日常工作的。随着人们认识问题的深入,目前对于“常务副省长”的翻译,得到比较一致认可的译文是executive vice governor。
当然,虽然我国的行政职务称谓英译存在着不小的难度。但是,在外宣新闻翻译中,一些技术性的处理手法已经形成,而且也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其基本原则是根据某一职务的工作性质,用通俗易懂而且更容易为英语受众所理解的地道英语词语创造一个变通的说法,从而使得我国特有的行政职务称谓更容易为英语受众所理解,这种处理手法尤其适用于比较高级的职务。比如说,“书记”一词除了翻译为secretary之外还可以表达为chief,“党的书记”就是Party chief。“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则用China's top legislator来代替chairman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这一复杂的称谓。如:
1)Hu takes over as CPC military commission chief.
2)A meet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Central Committee on studying Selected Works of former Party chief Jiang Zemin was held in Beijing on Tuesday.
3)Former Shanghai Party chief sacked for graft.
4)China's top legislator Li Peng flew in New Delhi from Mumbai Thursday noon to continue his week-long official goodwill visit to India.
5)China's top legislator Wu Bangguo on Wednesday afternoon visite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located here from quake-devastated Beichuan County of south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6)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当地时间3月26日在总统府会见了来访的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及其率领的江苏省经济友好代表团。
译文一:Nigerian President Olusegun Obasanjo met on Monday in Abuja with a delegation from East China's Jiangsu Province led by Li Yuanchao,secretary of Jiangsu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译文二:Nigerian President Olusegun Obasanjo met on Monday in Abuja with a delegation from East China's Jiangsu Province led by Jiangsu Party chief Li Yuanchao.
上述新闻报道的两个译文中,译文一将“李源潮”的身份完整无缺地翻译出来,没有任何问题,而译文二则对其身份进行了通俗易懂的翻译,既简便,也更容易为国外受众理解,而且也能够体现导语的语言节约原则。
总而言之,关于我国的行政职务称谓英译,有关部门尽快将其统一规范起来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从迄今为止权威部门对外发布的一些译名来看,虽然其中的一些难免带有“中国英语”痕迹,但是,正如“中国英语”是反映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符合英语语法规律、能够被英语本族语使用者接受和认可的规范语言,我国行政职务称谓的英语译名只要基本符合英语的规律,能够被英语受众理解,那么,多少带有一些中国烙印是十分正常的。
最后一点是,本书重点讨论了我国行政职务称谓的英译,其实,行政职务就离不开行政机构,而我国的行政机构名称英译相对而言问题少一些,这是因为我国权威部门已经公布了权威的译文,读者可以参见本书的附录部分内容。就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行政机构名称而言,翻译时进行技术处理也是常见的,目的也是为了使译文更加简洁易懂,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简化译为China's top legislature(中国最高立法机构),“全国政协委员会”就是China's top political advisory body(中国最高议政机构)。如果是省一级的人大常委会和政协委员会,则可以仿照处理为the provincial top legislature和the provincial top political advisory body。此外,还有一些机构名称也可以采用英语中的对应词语,如“有关部门”可以译为authority/authority;“行政机关”和“职能部门”的名称,除了用department,bureau和organization之外还常用agency;承担管理职能的部门名称,英语中习惯使用administration;如果是纪律检查或检察、监督机构的名称,则可以简译为形象生动的watchdog。“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就可以译为CPC discipline watchdog。如新华网2007年10月26日一篇新闻报道的标题和导语如下:
CPC discipline watchdog vows to intensify inspection,education of Party members
BEIJING,Oct.26(Xinhua)—The discipline watchdo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on Friday vowed to intensify inspection and education of all Party members to root out“room or loopholes allowing the presence of corruption.”
当然,新闻报道翻译中对机构名称译名的技术处理必须有一个基本前提,即在新闻正文中应该以该机构完整无缺的译文出现一次,然后再使用简洁的译文,这样做在另一方面也符合英语新闻重视表达多样化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