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华夏文化的特点
不同民族的文化,产生、发展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特征和社会结构,从而使得不同民族的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顾伟列(2005)认为中国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一)人文性
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而且人文性的特征使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非宗教性倾向。梁漱溟在其《中国文化要义》中也说过:“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为中国文化一大特征。”自周代以来,神权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占据统治地位,王权始终高于神权。周代统治者鉴于殷商灭亡的教训,已经认识到民意的重要性,因此“重民轻神”的民本思想开始兴起,殷商时代盛行一时的宗教意识得到抑制。而且这种“重民轻神”的传统随着之后儒学的兴起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有学者曾统计过,在人类近6 000年的历史长河里,曾经出现过26种文明形态,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埃及尼罗河文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文明、印度恒河文明和中国黄河文明,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其他三处文明都消逝了,唯有中国的文化体系长期延续发展且从未中断过,体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其强大的生命力还体现在它历久弥坚的凝聚力,具体表现在文化心理的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归属感。
(二)包容性
中国文化从来就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它的博大精深与延续至今,在于它的兼容性,在于它与不同区域或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得以生存与发展。
就汉民族内部而言,主要的区域文化有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等。早在秦统一中国前,不同的区域文化之间就有着密切的交流。就汉民族与境内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而言,民族间的文化在双向传播中互采各家之长。如北迁各族日益汉化,他们将畜牧生产的品种与技术传入中原,同时又汲取汉族的农耕技术,使得其生产水平逐渐接近汉族。
就境外文化而言,中国文化能以宽阔的胸怀去迎接挑战,并加以采撷、消化和吸纳,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来自南亚的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至隋唐时达到鼎盛,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它并未取代中国其他的文化思潮,而是在中国经过吸纳,与儒、道互摄、互融而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如,明代中后期西方文化中的自然科学知识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知识界具有启蒙和警醒的意义。
(三)伦理型
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伦理道德倾向,偏重道德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亘古不变的核心地位。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不是以彻底的奴隶制国家代替以氏族血脉纽带联系起来的氏族社会而是由家族走向国家,以血脉纽带维系社会制度,家国一体,社会组织是在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宗法原则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由家庭宗族和邻里乡党组成村社、城镇再组成社会、国家,这种社会结构是宗法制度、宗法思想的延续,造成了自然经济的长期延续,造成了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强调个人在群体中的义务和责任,忽略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中国文化中的传统道德,正是为适应这种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的需要而形成的。宗法制社会机构以血缘宗法组织为基石,家族或宗族的存在与巩固,离不开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长幼尊卑秩序,传统道德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维护这种尊卑秩序。
中国文化中的伦理型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代统治者视道德感化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这有助于统治者用有序的道德规范去“教化”民众,规范其思想与行为,这就是所谓的“以德治国”。
(2)强调个人的伦理义务,要求个人服从群体。中国传统文化不主张个人本性的高扬,而是强调个体与整体的融合,个体利益必须服从家庭、宗族乃至国家的利益,并以此作为仁义道德之本。如《红楼梦》中下面一段所描述的就是个人利益服从家庭利益:
◆ 贾琏遂问别后家中诸事,又谢凤姐的操持劳碌。凤姐道:“我那里照管得这些事!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率直,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脸又软,搁不住人家给两句好话,心里就慈悲了。况且又没经历过大事,胆子又小,太太略有些不自在,就吓的我连觉也睡不着了。我苦辞了几回,太太又不容辞,倒反说我图受用,不肯习学了。殊不知我是捻着一把汗呢。一句也不敢多说,一步也不敢多走。”(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
Jia Lian asked his wife what had happened during his absence and thanked her for looking after things so well.
“I'm incapable of running things,”she sighed.“I'm too ignorant,blunt and tactless,always getting hold of the wrong end of the stick.And I'm so softhearted,anyone can get round me.Besides,lack of experience makes me nervous.When Her Ladyship is the least displeased I'm too frightened to sleep a wink.Time and again I've begged to be relieved of such a responsibility,but instead of agreeing she accuses me of being lazy and unwilling to learn.She doesn't realize what a cold sweat I'm in,terrified of saying one word out of turn or taking one false step.”(杨宪益、戴乃迭译)
这种价值导向在实践中具有两重性的后果,一方面,它倡导子孝父、妇顺夫、弟敬兄、弟子敬师长、臣民忠国君,以增进人际间的依存关系,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强化了国家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在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却排斥了个人的利益,容易导致个人丧失独立的人格尊严。
(3)强调自身的道德修养,视“修身”为立命之根本。
中国的伦理型文化把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都视为道德教育的对象,强调“为人由己”,突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旨在塑造“至善”的人格,培养具有理性品德的“君子”。如按照《大学》所描绘的理性人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内在的道德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外在的道德——政治的实践。这种“内圣”与“外王”统一的人格模式,对中华民族的人格追求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关心社稷民生的精神品格,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和谐型
中国地理环境虽然相当封闭,但幅员辽阔,气候适宜,具有比较优越的农耕生产条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华民族,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人要求与“天”合为一体的朴素愿望,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积淀为民族心理,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
“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认为人与自然不是截然分离的对立物,人的存在与自然的存在是互为包含的。(1)天人合一的思想肯定天地、万物、人是齐同的,同类相通,统一成一个整体。(2)人是“天地之心”,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人要爱万物。如孟子主张“爱物”。(3)人的活动要遵从自然的法则,与自然环境和谐交融。《老子》提出“道法自然”,《易传》明确表述乐天人和谐的思想:“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命,与四时合其序。”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重视,体现了中国文明的鲜明特征。
“知行合一”在古代哲学家和教育家的视野中,不仅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他们大多认为,只有“知”与“行”的统一,才能达到追求至善的目的。首先,主张人应该增强道德认识,提高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反对只说不做或言过其行。其次,“知”与“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情景合一是中华民族在创造美和鉴赏美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其深层文化内核在于“天人合一”。它要求在追求、创造美的过程中,执著于人的情感与自然、社会的“合一”,在再现自然之工、社会之真时渗透主体色彩,使审美客体成为主体心灵所外化的产物,使“美”与“真”、“美”与“善”有机统一。在审美过程中,要求把人与自然、社会即审美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强调客体与主体的和谐交融,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谐型”的特点。
(五)务实精神
务实精神作为一种民族性格,植根于农耕经济的厚实土壤。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共识。务实的民风使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立足于现世,倡导惜天时,重本务,远离玄虚,鄙夷机巧奸伪。
中国文化的务实精神,使之成为一种非宗教的、世俗的文化,其文化精神不在于力求构造彼岸世界和灵魂永存的幻象,也不去深究空疏世界的玄奥,而是告诫人们立足于此岸世界,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
(六)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中国文化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在哲学、教育、文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表现为乐以成德、文以载道、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鲜明的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