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卡西勒的符号形式理论

卡西勒的符号形式理论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卡西勒的符号形式理论恩斯特·卡西勒,德国哲学家,早期是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重要代表,后来创建了他自己的“符号形式的哲学”,或“哲学人类学”、“文化哲学”。卡西勒除接受柯亨的新康德主义的影响外,还接受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

二、卡西勒的符号形式理论

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年),德国哲学家,早期是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重要代表,后来创建了他自己的“符号形式的哲学”,或“哲学人类学”、“文化哲学”。

卡西勒1874年7月28日生于德国布累斯劳,青年时期先后在柏林大学、莱比锡大学、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哲学、数学等课程,1899年完成他的学位论文。他的早期著作有:《莱布尼茨体系的科学基础》(1902)、《新时代哲学和科学中的知识问题》(3卷本,1906~1950)、《实体概念和功能概念》(1910)、《自由与形式》(1916)等。1919年,他在汉堡大学任哲学教授,致力于编辑10卷本的《康德全集》以及他自己的专著《康德的生平与学说》(1918),其后他转向建立他的符号哲学体系,其成果就是3卷本的《符号形式的哲学》(1923~1929)。1930年任汉堡大学校长。1933年他作为犹太人反抗纳粹反犹运动,愤然辞职离开德国,到英国牛津大学任教,1935年转到瑞典哥特堡大学任教,1941年迁居美国,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任客座教授,1945年4月13日死于纽约。他的后期著作有:《现代物理学中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1936)、《文化科学的逻辑》(1942)、《人论》(1944)、《国家与神话》(1946)等。

卡西勒除接受柯亨的新康德主义的影响外,还接受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可以说他的哲学思想处于新康德主义和现象学之间,他的哲学有时被称为“文化现象学”。他起初以研究康德哲学闻名于世,后来他试图以符号形式的哲学为核心,把传统的只研究理性认识的认识论扩大为一种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学说,从而提出他的“哲学人类学”和“文化哲学”。由于语言是一种最重要的符号,因此语言问题在他的符号形式的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