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来的锅巴菜, 十八街的大麻花
锅巴菜天津人称“嘎巴菜”,是以事先摊好的大张煎饼,切成柳叶条,放在卤锅(一直不断火)内稍加搅拌,连卤盛碗。再加腐乳汁、芝麻酱、香菜、辣子糊,五味俱全。锅巴菜一要煎饼摊得薄,二要打卤用洗面筋洗出来的浆粉。有个故事说,某皇帝出巡路过天津进了一家小饭铺,店主急切中就把煎饼撕碎,撒上香菜,用开水冲成锅巴汤,皇帝吃美了问店主姓名,回说“郭八”,皇帝说锅巴不能叫汤,叫菜吧。这虽是编撰,却反映了事实:不管汤、菜,都是下饭的。但天津人通常是把锅巴菜作为早点来吃的。
天津的锅巴菜以大福来为正宗,这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传统的制作工艺和风味特色,故而天津才有“大福来的锅巴菜”这句老俗话。
据称,大福来的锅巴菜选用优质的绿豆和小米,摊出的煎饼又薄又匀,卤汁的配料尤为讲究,不仅颜色、稠度适中,而且味道独特香美可口。此外,它的小料也别具特色,除芝麻酱、香菜等一般小料外,还多了一种炸香干丁的特色小料。锅巴菜必须热吃才有味道,为保证卤汁的温度,大福来除采用炉火保温外,每逢冬天,连使用的碗也坚持用热水浸泡。正是这种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使得大福来的生意始终保持顾客盈门的兴旺景象,也使大福来的锅巴菜成为享誉津门的清真风味小吃。
天津人喜欢吃麻花,外地人来天津也常买一些带走送给亲朋好友。而说起这种酥脆甜香的炸制食品,就不能不谈到十八街和桂发祥。特别是十八街桂发祥的什锦夹馅儿麻花更是远近闻名。老天津人都知道,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原是河北大城人,十几岁来天津,先在郭庄子一个绰号“郭黑子”的麻花店里学徒,后来兄弟俩在大沽南路十八街各开了一间门脸的麻花店——“桂发祥”、“桂发成”。范家兄弟制作麻花的技艺高超,尤其是弟弟范贵林更身怀绝技。1956年两个店合并为公私合营的“桂发祥麻花店”,保持和发扬了范家兄弟的传统制作技艺,使桂发祥麻花好上加好,成为誉满津门的名特食品。
据说当年“十八街”的经营者为了在竞争中取胜,细心揣摩,反复试制,设计出一套别出心裁的制作工艺,炸出来的麻花,独具风味,一尝难忘。经营者还首创在坯料的白条间夹进一条馅体,其中有桃仁、桂花、青红丝等配料,所以得加个“什锦”的形容词。此外,个头也比一般大得多。天津人俗话“十八街大麻花”,“大”字是不能省的。越大越难炸,十八街麻花之大,或许有显示技巧的作用。
麻花在河北、山东、河南一带,是一种很普通的吃食,而说不上是天缘还是地造,麻花却在天津这块土地上被发扬光大,后来竟造就成了一个闻名世界的金字招牌,成为天津的一种传世名吃。这不能不说是与天津的文化习俗和地理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
十八街的大麻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