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油漆,亮大门, 冰窖胡同李善人
“冰窖胡同李善人”是天津“八大家”之一。李家宅院坐落在天津东门里,虎座门楼,高台阶,大门外高悬大匾“太史第”,门洞里有一方大匾,上书“孝廉方正”。全宅共有八个四合院,每院为北正房五大间,南倒座五大间,东西厢房各三间,雕梁画栋,装修富丽。另有门房、账房、轿房、马号,并建富有园林景色的后花园一座。平时,“李善人”大门口总有两名绅商保卫局的士兵荷枪守卫,门禁森严,行人侧目。到1924年李家迁往英、法租界为止,一直住在这里。天津人称“黑油漆,亮大门”,无非是说李家的气派和财势的显赫。
“李善人”原籍江苏昆山,大约在清代康熙年间来到天津卫落户,住在北门里户部街。后有一支生活比较好,迁到东门内二道街东头的冰窖胡同。李家在天津初露头角的是显赫一时的李春城。
李春城(1826─1872),字筑香,在李家本族中排行第八,被称为“李善人”第一代。咸丰元年(1851年),举“孝廉方正”,先以州同知用,复叙为通判知州,后又捐纳员外郎,于同治元年(1862年)诠授刑部四川司员外郎,不久告归回津。“李善人”的称号是从李春城这一代开始的。李春城的正妻吴氏,被称为“李八老太太”,平时好吃斋念佛,为了向别人显示她“心慈”,好做“善事”,经常买些活鸟、活鱼“放生”;遇到家中喜寿大事,待客的酒席一律不上鸭子,说是不愿“杀生”。李家对各地庙宇,大事布施;每到冬季,施舍棉衣、小米粥;各地逃到天津城里的难民到李家讨饭,均给予接济。于是社会上流传李家“乐善好施”,是“善人”,李家也欣然领受。后来,李家又在东南城角草厂庵开设“李善人粥厂”,专门收容乞丐。李春城死后,其子孙继续办“善举”。清廷官方或天津士绅要办一些赈济,均选有声望的李家来出面主持。于是“李善人”的名声就广泛流传开了。清末民初,有一个专在各大盐商富户走门串户的女艺人,人称“于瞎子”,弹得一手好琵琶,曾把“李善人”家及“善举”编入“天津八大家”的唱段里面。因此,“李善人”之名不胫而走,成为当时天津公认的“八大家”之一。
李春城有四个儿子:士铭、士士钰、士锜。在社会交往中,他们都以字、行,分别称为子香、嗣香、幼香、稚香,为“李善人”的第二代。“李善人”的第三代,按“宝”字排,有宝诚(颂臣)、宝诗(赞臣)、宝诜(荩臣)、宝谦(益臣)等弟兄十个,他们利用财富和“善人”之名广结官僚政客。第二代李士钰的女儿李宝慧嫁给了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安,第三代李宝诗的儿子李家与曹锟之女结婚,李宝诜之子李家祁与曹锟之弟曹锐之女结婚。李家还和江西督军陈光远、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都有亲戚关系。
李善人花园的藏经阁(今人民公园内)
李家自发家以后,衣食奢丽,婢仆成群。传说李春城的妻子死后的“大出殡”,就花了30万两银子。李家后代子孙恣纵享受,尽情挥霍,财富耗费不赀,特别是民国(1912年)以后,军阀混战,李家几次受到军阀的敲诈勒索,元气大伤,而经营的各企业商号又相继蜷缩或倒闭,财力逐渐枯竭。民国十八年(1929年),李家兄弟十人分家析产,大家族从此瓦解。
1947年10月,天津发生了一起“箱尸案”,中天电机厂副经理李宝,因与中国父亲、德国母亲的混血姑娘施美丽重婚而杀掉发妻董玉贞,并将董的尸体肢解,后被发现而判处死刑。这个李宝据说是“李善人”的本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