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汉英对比,辩证而观
许是各人看问题的角度或关注的重点不尽相同,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中,人们的结论有时互有分歧。比如,不少人会说,与汉语相比,英语更加“精密”也更“科学”,而另外一些人则会不以为然甚至会反其道而行之。我们以为,辩证地看待有关问题也许才能逐渐接近事物之本来面目。下引他人例说些许,供读者阅读并思考。
——跟英文或法文相比,中文不够“科学”。此说不“爱国”,却是事实。(刘绍铭)
——英文文法的所谓“精密”,恐怕有一大半是这些虚字造成的印象。……英文的“文法机器”里,链条、齿轮之类的零件确是多些,但是功能不一定就比中文更高。(余光中)
——一般人有个不小的错觉,总以为西洋语文精密、清晰、准确……大约就是两点:概念清楚,逻辑周密。而汉语文“不行”,“模糊”、“浮动”、“游离”、“玄虚”、“不讲完整”、“不够精密”,等等。我总想:我们能这样认识问题吗?批评家说汉语文“不科学”、“不准确”,太“模糊”——所以比不上人家的好。我说,这种“评比”是既不晓西方,又昧于汉语,全是盲论。中华民族有自己的仰观俯察、感受体会,有自己的价值观、美学观,更有自己的表现才华与方式——它有浓郁的“诗质”在,不单是1+1=2之类。(周汝昌)
——用一个时髦流行的名词,我们可以说:汉语是一种“模糊”语言。过去颇有一些著名的学者,对汉语这种语言忧心忡忡,幻想加以改造。始作俑者可以说是马建忠。到了五四运动时期,胡适、鲁迅等人也都认为汉语太模糊,语言模糊说明思想(“心”)糊涂,想改造汉语。改造的模型就是西方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到了今天,时移事迁,我们这种看法必须改变了。……我个人体会,所谓“模糊”是要求人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费点脑筋,考虑考虑。再拿语言来作例子。读西方语言写成的书,变格、变位清清楚楚,不必左顾右盼,就能够了解句子的内容。读汉文则不行,你必须左顾右盼,看上看下,看内在和外在的联系,然后才能真正了解句子的内容。一言以蔽之,使用汉语的人,于无形中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整体概念,普遍联系。我认为这正是东方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的突出的特点。我把这种整体概念,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称为“综合的思维”。与此相对应的是西方的“分析的思维”。这两种不同的对立的思维方式或者思维模式,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基础。(季羡林)
——为了“精确”不惜牺牲其他美德,这种译者,在潜意识里认为外文优于中文,因为外文比中文“精确”。这种译者面对“优越”而“精确”的外文,诚惶诚恐,亦步亦趋,深恐漏译了一个冠词、代名词、复数、被动的语气,或是调换了名词和动词的位置。比起英文来,中文似乎不够“精确”,不是这里漏掉“一个”,便是那里漏掉“他的”。例如中文说“军人应该忠于国家”,用英文说,就成了A soldier should be loyal to his country.如果要这类精确主义的译者再译成中文,一定变成“一个军人应该忠于他的国家。”增加了“一个”和“他的”两个修饰语,表面上看来,似乎更精确了,事实上一点意义也没有。……再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些幸福的家庭全都一样;每一个不幸的家庭却有它自己的不幸。”恍惚一看,译文好像比统计报告还要“精确”,事实上这样的累赘毫无效果。前半句中,“一些”和“全都”不但重复,而且接不上头,因为“一些”往往仅指部分,而“全都”是指整体。通常我们不说“一些……全都……”,而说“所有……全都……”。事实上,即使“所有……全都……”的句法,也是辞费。后半句中,“每一个”和“它自己”也重叠得可厌。托尔斯泰的警句,如果改译成:“幸福的家庭全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省去九个字,不但无损文意,抑且更像格言。(余光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