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语料库的“马上”与“眼看”的对比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马上”与“眼看”的对比分析

时间:2023-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基于真实文本语料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辨析“马上”与“眼看”在句法、语义、表达上的异同,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服务。在上述例句中,“马上”可以与“眼看”互换而句子的基本语义不变:都表示短时间内某事将要发生。我们对北大语料库中所有的“马上”句和副词“眼看”句进行了穷尽式的统计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马上”与“眼看”的对比分析

沈 敏[1]

摘 要:“马上”与“眼看”是一对表“短时义”的近义副词,留学生习得时容易混用而产生偏误。基于真实文本语料库的对比分析表明,二者作状语的句法功能基本相同,但位于句首和位于句中的频率不同;在用于已然事实与未然事实、可控事实与非可控事实、如意事实与不如意事实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运用“以词释词”的方式时要重视教给学生“辨词”的能力。

关键词:副词 马上 眼看 短时义 辨词

一、引言

权威词典和工具书都是以“马上”来解释“眼看”的。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副词“眼看”的解释为:“很快,马上。可以放在主语前或后。”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也是直接用“马上”释“眼看”。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侯学超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以及北大中文系的《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等均未收录副词“眼看”。目前比较通行的对外汉语教材在向留学生解释“眼看”时也基本采用“以词释词”的教学方式——即用甲级词“马上”来解释丙级词“眼看”的词义。另据我们调查,对外汉语教师在处理“眼看”这一生词时一般都用“马上”来释义。“以词释词”被视为词汇教学的捷径,因为这样做似乎效率很高——学生很快就可以用“眼看”来替代“马上”造句。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却发现,能用“马上”的地方如果都用“眼看”来替代,往往会产生一些问题,留学生造句时偏误不少。譬如:

*(1)老师一说,我眼看就明白了。

*(2)我在楼下等你,请眼看下来吧。

*(3)我想眼看就回国。

本文基于真实文本语料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辨析“马上”与“眼看”在句法、语义、表达上的异同,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服务。[2]

二、句法分布比较

(一)词类归属及分布

从词类归属来看,“马上”属于典型的短时类副词,“眼看”则兼有动词和短时类副词的用法。[3]从句法分布来看,副词“眼看”与“马上”都属于“可移动类副词”(movable adverb)。有主语前和主语后两个句法位置:

(4)眼看(马上)春节就要到了。

(5)汽车眼看(马上)就要开动了。

在上述例句中,“马上”可以与“眼看”互换而句子的基本语义不变:都表示短时间内某事将要发生。

二者在句法分布上的主要区别表现为:“马上”可以单说,“眼看”则无论如何不能单说。以下例句中的“马上”不能替换成“眼看”:

(6)“你什么时候走?”

“马上!”(*眼看)

(二)频率差异及解释

虽然“眼看”和“马上”都属可移动类副词,作状语的基本句法功能是一致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二者作状语时位于主语前和主语后的频率差异较大。我们对北大语料库中所有的“马上”句和副词“眼看”句进行了穷尽式的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

表1

img116

从上表可以看出,“眼看”位于主语前的频率为53.4%,远远高于“马上”的2.4%。侯学超在《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已注意到这类现象,他指出“马上”之后“跟主谓短语”比较少见,不过没有作数量上的统计分析。

我们认为,二者在主语前和主语后两个位置上的频率差异可以从其历史来源上得到解释。根据聂小丽、姚琳的研究,副词“马上”由方位短语“马上”虚化而来。从句法条件来看,方位短语“马上”随着介宾短语的前移居于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之前,即进入“状位”是其虚化的必要条件。“马上”虚化为表短时义的时间副词后其句法位置基本没有发生改变,仍然主要分布在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前作状语。而副词“眼看”的历史来源完全不同于“马上”,它源于动词“眼看”,动词“眼看”必须接小句作宾语。我们在共时层面上还可以看到动词“眼看”的句法分布特点。如:

(7)眼看着那只兔子钻进了草地,不见了。

(8)武松眼看着老虎快断气了,才松了手。

居于小句之前的动词“眼看”虚化为时间副词“眼看”以后,在句法位置上仍然保留着大量位于主语前的分布特点。

“马上”和“眼看”位于主语前和主语后的频率差异正是语法化的一条重要原则——“保持原则”的体现。语法化的“保持原则”认为实词虚化为虚词或语法成分以后,多少还保持原来实词的一些特点,这些残存的特点可能影响虚词的具体用法。“马上”和“眼看”在句法位置上的频率差异是它们各自保留着虚化前的分布特点的一种反映。

三、语义表达功能辨析

“眼看”与“马上”在表示“短时义”时既可以表示客观上时间确实很短,如例(4)和(5),我们称之为“客观短时义”;也可以表示尽管客观上时间并不短,但是由于说话人的认识、情感等因素的影响而在主观上感觉时间很短,我们称之为“主观短时义”。如:

(9)我眼看(马上)就要回国了,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10)我今年二十八,眼看(马上)就三十了。

例(9)中,离回国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客观上并不短,但说话人主观上觉得在国外呆的时间还远远不够,所以用“眼看/马上”来表示短时义;在例(10)中,由于说话人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或者担心自己到30岁了就不再年轻,所以主观上认为两年时间很短而用“眼看/马上”来表示短时义。“主观短时义”与“客观短时义”这一对范畴还可以用来区别短时义副词在句法分布上的一些差异。如“立刻”只能表示客观短时义,不能表示主观短时义。“主观短时义”是语言表达过程中的“主观化”(subjectivisation)引起的。

由此可见,“眼看”与“马上”在基本语义上是相同的:二者都表“短时义”,而且兼表“客观短时义”和“主观短时义”。但是,“眼看”与“马上”在语义表达功能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已然与未然

“马上”既可以用于未然事实,也可以用于已然事实,而“眼看”则只能用于未然事实。以下各句中的“马上”用于陈述已然事实,不能用“眼看”来替代:

(11)总经理雷献强得知这一信息后,马上(*眼看)拍板认订了100份报纸。

(12)一见到何文新,邹代县长马上(*眼看)放下扁担,叫他坐下,并递给他一支烟。

张谊生指出,有些时间副词在表示确定时体(aspect)的同时,兼表的时制(tense)是不确定的。[4]“眼看”即属于这种表时体确定而表时制不确定的时间副词,它在时体上只表示“未然”,但在时制上既可以用于过去,也可以用于将来。陆俭明、马真称之为“不定时时间副词”。因此,“眼看”与“马上”的差异并不表现在时制上,而表现在时体上。“眼看”并不排斥过去时,下面的例句都是合法的:

(13)那天,火车眼看就要开了,他还没挤上去。

(14)说时迟,那时快,犯人眼看就要逃走,却被他一把抓住,动弹不得。

“火车眼看就要开了”、“犯人眼看就要逃走”都是过去的事儿,但“开”和“逃走”在当时都是未实现或未完成的动作、状态,即都属未然事实,因此可以用“眼看”。

“眼看”用于未然事实时,一般须与“就”、“要”、“就要”、“快”、“快要”、“将”、“将要”等未然标记词共现,[5]共同表示一种即将实现或发生的事实、状态。如:

(15)a那幢楼眼看要塌了。    *b那幢楼眼看塌了。

(16)a老人眼看就要断气了。   *b老人眼看断气了。

但是,据我们考察,少数情况下“眼看”也可以不与未然标记词共现。如:

①“眼看”修饰有“起始”义的动词或动词性结构时,可以不与未然标记词共现:

(17)电影眼看开演了。

(18)他俩眼看打起来了。

例(17)中“开演”具有“起始”义;例(18)中的“V起来”也是汉语中典型的“起始态”。句中均未出现未然标记词,但仍然可以接受。[6]

②“眼看”所在的单句有后续小句时,有时可以不与未然标记词共现:

(19)“五一”黄金周眼看到了,我打算回老家一趟。

(20)敌人眼看完蛋了,我们能不高兴吗?

“马上”用于未然事实时,可以与未然标记词共现,也可以没有未然标记词,比较灵活;“马上”用于已然事实时则不能与未然标记词共现。“马上”是否与未然标记词共现有时会形成“已然”与“未然”的对立:有未然标记词时事实是未然的,没有未然标记词时事实是已然的。且看:

(21)他马上就要走了。(未然)(说完,)他马上走了。(已然)

(22)老人马上就要断气了。(未然)(说完,)老人马上断气了。(已然)“眼看”则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无论是否与未然标记词共现都只能用于未然事实,不能用于已然事实。这也正是例(1)成为偏误句的原因。

(二)可控与非可控

林华勇认为,副词有可控副词和非可控副词之分。鉴别标准为能否进入“副词+自主动词”的格式,即看其后是否可以接自主动词,能接自主动词的副词为可控副词,相反则为非可控副词。[7]“马上”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一格式,是典型的可控副词;“眼看”后有未然标记词时也可以进入这一格式,因此也应该看作可控副词。

虽然,“马上”与“眼看”在可控与非可控这一语义语法范畴上没有形成对立,但我们通过大量的语料考察却发现,二者在表述可控事件与非可控事件上差异明显:“马上”既可以用于表述可控的事件,也可以用于表述非可控的事件。如:

(23)你要吃什么我马上去买。(可控)

(24)看到那妇人,他便马上忘了棺材、装殓、埋葬等要紧事。(非可控)

“眼看”一般只用于表述非可控的事件。[8]如:

(25)眼看30岁了,她还是待字闺中。

(26)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眼看即将突破4 000点大关。

(27)三辈子独传,到这儿眼看要断根!

“眼看”句中的动词可以是自主的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但进入“眼看”句之后,这些自主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往往也用来表述说话人认为非可控的事件。如:

(28)眼看飞机要出国了,怎么办?

(29)眼看孩子该报到了,学费还差一大半。

以上两个例句中,“出国”和“报到”本身都是自主、可控的,但是从说话人视角来看,“出国”和“报到”皆已成定局,都是非可控的事情了。而且,从频率统计来看,北大语料库380个“眼看”句中后接自主动词的只有28句,频率仅为7%。

由此我们认为,虽然二者同属可控副词,但“马上”是典型成员,“眼看”是边缘成员,甚至更接近非可控副词。这一点还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得到进一步验证:

[9]“马上”可以自由进入祈使句,“眼看”则无法进入祈使句。因为祈使句一般用于说话人认为可控的事件。如:

(30)敌人不会注意你,你马上走吧。(*眼看)

(31)马上请医生来看病。(*眼看)

(32)A:你什么时候去?

B:我马上就去。(*眼看)

(33)A:你快点儿下来!

B:好的,我马上下来。(*眼看)

(三)如意与不如意

大规模真实文本的语料统计还表明:“眼看”倾向用于说话人认为不如意的事实,“马上”则主要用于中性事实,用于不如意事实的比例要比“眼看”低得多。我们对北大语料库中的380例副词“眼看”句作了穷尽性的分析[10],从如意不如意的角度来考察,这380个例句可细分为如下六种情况:

1.“眼看”句直接表明或隐含着不如意的事实或状况。这种“眼看”句一共有205例,约占54%。如:

(34)因地形复杂、穿跨越点多,眼看就要耽误工期。

(35)部队到达甘孜以后,樊近真眼看就要分娩了。

例(34)中“眼看”句直接表明不如意的状况,(35)中“眼看”句所表示的不如意是隐含的:在当时艰苦的行军条件中“分娩”是令人担心的事情。

2.“眼看”所在小句表示某一时间即将到来,无所谓如意不如意,但前后小句提示了不如意的状况。这种“眼看”句共有91例,约占24%。如:

(36)眼看天就要黑了,镇上有饭馆和客栈,可他们身无分文。

(37)眼看就十点多钟了,客人没有来一个!

以上例句中,“天就要黑了”、“十点多钟了”都只是一种时间上的预示,无所谓如意不如意,但“他们身无分文”、“客人没有来一个”等小句分别提示了不如意的状况。

3.“眼看”所在小句表示一种如意的状况,但这种如意的状况在后续小句中发生了改变。这类句子共30例,约占8%。如:

(38)他们相爱了,眼看这个“灰姑娘”的生活即将进入佳境,却不料病魔又悄然缠身。

(39)我清早起来到离家很远的豆腐店去排队,等了个把钟头,眼看快轮到我了,卖豆腐的师傅大声宣布:没了!

4.“眼看”所在小句表示一种不如意的状况,但这种不如意状况在后续小句中发生了改变。这种句子共有34句,占9%。如:

(40)眼看一场登山事故就要发生,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次仁多吉冲上前去,用冰镐别住安全保护绳插入冰缝……

(41)大火眼看就要烧到家门口了,他才急匆匆带着几个人赶回来,多亏消防队劈开了防火通道,他家才幸免于难。

5.“眼看”句只是客观陈述,无法看出如意还是不如意。这种例子一共找到12句,约占3%。如:

(42)她是电影学院学导演的,眼看就毕业。

(43)眼看又快到春节了,我开始积极准备回家探亲。

6.“眼看”句表示如意的或说话人期望发生的事实或情况。这种例句在380个“眼看”句中一共只找到8句,约占2%。如:

(44)眼看患者的伤口即将缝合。

(45)日子眼看就好起来了。

如果将以上六种情况中的前三种视为表不如意事实的“眼看”句,则比例为86%;如果将前两种情况和第四种情况视为表不如意事实的“眼看”句,则比例为87%。无论如何,“眼看”句表不如意事实的比例甚高。我们也对北大语料库的“马上”句中表未然的169个“马上就要”句进行了抽样统计分析,得到如下数据和比例:表如意事实的24句,约占14%;表中性事实,即无所谓如意不如意的111句,约占66%;表不如意事实的34句,约占20%。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眼看”句倾向于用来表述说话人不企望发生的或不如意的事实;“马上”句则主要用于表述中性的事实,也可用于不如意的事实,但频率较低。当句子用于陈述说话人不企望发生或不如意事实的时候,往往优选“眼看”。如:

(46)人们互相推搡着,还有人狠狠踢着退货柜的挡板,眼看(马上)要拳脚相问。

(47)途中,船突然起火,眼看(马上)就要沉没了。

以上两例中,用“马上”并非不合法,但“眼看”替换为“马上”以后,说话人认为“情况危急”、“不如意”的主观评价意味明显减弱。因此,我们认为,“马上”偏重于客观叙述事实,而“眼看”还包含了说话人的主观认识情态(subjective epistemic modality)。

(四)话语衔接功能差异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侯学超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及北大中文系的《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都指出“马上”可以表示一事紧接另一事发生。这实际上表明“马上”具有话语衔接功能。张谊生则进一步明确指出,汉语中的部分副词具有“表顺序”的衔接功能。“马上”可以表示“前事刚完,后事紧承”的“后时顺序”。[11]例如:

(48)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树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49)天黑,她又女扮男装,把大伙儿都给蒙了。马上老叉杆派人四处去找……

张谊生还发现,当这一类“表顺序”的副词既可以居于句首,也可以居于句中时,居于句首更能突出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12];居于句首时,如果副词后面既可以有停顿,也可以不加停顿,那么有停顿时语气更舒缓,而且更突显其话语衔接功能。“马上”正是如此。试比较:

(50)a.小芹去洗衣服,青年们马上也都去洗。

b.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

c.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

例(50)中,“马上”承上启下的衔接功能呈递增趋势,即a<b<c。语料考察表明,“眼看”无论位于句中还是句首,都不具有“承上启下”的话语衔接功能。例如:

(51)车内有一名群众,车后有数名正在修路的农民,不远处是百米深的山涧,眼看一场车毁人亡的悲剧就要发生。

(52)一辆卡车突然在桥上起火,火借江风,越烧越旺,过往汽车顿时在桥上排成长龙,眼看要上演一幕“火烧赤壁”的悲剧。

以上两句中的“眼看”虽然位于后续小句的句首,但仍只表示“某事即将发生”的短时义,并非衔接前后相续的两个事件。而且,“眼看”虽然可以位于句首,但后面不能有停顿,我们在北大语料库和百度网上均未找到“眼看”后有停顿的例句。

语料考察还表明,“眼看”句一般都包含几个小句,很少有单独成句的情况。380个例句中,“眼看”句单独成句的情况只有19例,仅占5%。在包含几个小句的“眼看”句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具有转折关系的复句,这是否表明“眼看”具有表“转折”的话语衔接功能呢?且看:

(53)眼看飞机就要起飞,可伯图西却突然被叫去接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

(54)眼看那个人就要被汽车撞倒,但汽车忽然刹住了,是什么原因?

以上例句中,前后小句之间确实有转折关系,但我们不难看出,句中承担话语衔接功能的是“可”、“却”以及“但”等转折连词,“眼看”仍然只表示短时义,我们不能将前后小句本身所具有的转折意义或其他虚词所承担的转折意义硬归到“眼看”上去。

四、结论与余论

综上,“马上”与“眼看”的差别可用下表简明总结:

表2

img117

汉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类似“眼看”和“马上”这样的近义词。绝大多数近义词并不完全相同,特别是在具体用法上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在目前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教材,处理近义词常采取“以词释词”的方式,这突出了近义词“同”的一面,却忽略了其“异”的一面。这种处理方式带来的结果是:留学生认为近义词没有什么区别,因而选词造句时随意替换、无条件类推,导致诸多偏误的产生。赵金铭曾指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任务不仅是要教给学习者识词的能力,而且还要教给他们辨词的能力。”所谓“辨词”就是“辨异同”。“辨词”的环节做好了,学生才能准确地“选词用词”。因此,“以词释词”的方式作为词汇教学的捷径并非不能用,关键是“释词”以后要重视“辨词”。

参考文献

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年。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聂小丽:《试说副词“马上”的由来》,《高等函授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与“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姚琳:《现代汉语承前性短时类时间副词的语法化》,天津: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Bybee.Joan,Revere Perkins and William Pagliuca:The Evolution of Grammar.Chicago UniversityPress,1994.

【注释】

[1]沈敏,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汉语国际教育。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08YBA104);湖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09XQN16)

[2]除偏误句外,本文语料主要来自北大语料库(长例句做了删减),少数来自自建生语料库。

[3]大部分虚词词典不收“眼看”,可能与此有关。

[4]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175页。

[5]这些词在句中一般都标示未然体,我们将其统称为“未然标记词”。

[6]这里仍然有可接受度的差异,加上未然标记词后可接受度明显要高,尤其是例(18)。

[7]林华勇:《可控副词和非可控副词》,《语言研究》,2005年第1期。

[8]引言中例(2)和(3)都用于表述可控事件,违反了这一限制条件,成为偏误句。

[9]“马上”可以自由地用于正面回答或允诺的句子中,而“眼看”则不能进入这一类句子。因为当说话人对某个问题作出正面回答或允诺的时候,都是说话人认为可控的事件。如:

[10]本文对“眼看”句的考察仅限于单句和复句,即以句号为标记,不扩展到句群。

[11]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299页。

[12]这里所谓“句首”包括居于小句(或分句)句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