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说话要合对方的拍子

说话要合对方的拍子

时间:2022-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我们的话语和对方合拍,才能奏出和谐美妙的音符;如果不合拍,蹦出的一定是刺耳的杂音噪音,大家都不喜欢听。因此,所谓沟通时“话题要合拍”就是说,要谈论对方所关心的话题,只有对方对你的话题感兴趣,交流才能继续下去。思想观念要合拍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与众不同的思想观念,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观。因此,在沟通时,我们在词语的色彩、句式的选择等方面也要与对方合拍。

12. 说话要合对方的拍子

我们说话是说给别人听的,怎样让人家愿意听、喜欢听呢?如果对方在与你的沟通中感到舒适,你的一言一语对方都声声入耳,整个沟通在友好愉快的氛围中顺利进行,这无疑是一场成功的沟通。怎样做到呢?答案就是“合拍”。只有我们的话语和对方合拍,才能奏出和谐美妙的音符;如果不合拍,蹦出的一定是刺耳的杂音噪音,大家都不喜欢听。

心理学家理查德·班得勒曾说过:“当你对一个人说话时,你不是想给他传达信息,就是想改变他。”没错,的确是这样。可是,当我们说完之后,对方是否会接受我们所表达的意思呢?换句话说,我们沟通的目的能否会实现呢?很多人以为只要自己把意思说清楚了,沟通就算是结束了。实际上,沟通远不止这些。真正意义上的沟通是双方之间的交流,因此,判断沟通是否成功、沟通的目的是否达到的标准不是你说了什么,也不是你表述的是否清楚,而是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不接受你的言语,哪怕你说得再文采斐然天花乱坠,也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想要让对方愿意听你说话,就必须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合对方的拍子。

话题要合拍

我们说话就像是发出电波,而对方就像是一个接收器,接收电波。只有我们的频率契合对方的频率,对方才会接收,才能产生共鸣。因此,所谓沟通时“话题要合拍”就是说,要谈论对方所关心的话题,只有对方对你的话题感兴趣,交流才能继续下去。如果对于你所高谈阔论的一切,对方只是在心里嘀咕“这与我有什么关系”,那么,即使你的思想再高明也是一次失败的沟通,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语调要合拍

假如交谈的双方,一个气定神闲,一个火急火燎;一个慢条斯理,一个抓耳挠腮;一个像诗朗诵,一个像rap,结果会是怎样呢?一定是早早收场不欢而散。说得夸张些,不是着急的那位被急死,就是悠闲的那位被烦死。没办法,谁让他们语调不合拍呢?真正聊得投机的人,必定是语气相称,声调相合,语速同步,声音大小相宜。

体态语要合拍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甜美的微笑是沟通的“必杀技”,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可是,假如对方一脸阴沉,言语透露着沮丧,看上去像遭受了挫折和打击,你还是笑容可掬地迎上去,热情洋溢地跟他说话吗?对方会是什么感受呢?恐怕对方不会有好感,说不定会想“我这儿正难受呢,看把你美的,幸灾乐祸不是”。我们应该根据对方此时心情不好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表情和神色,用比较严肃的表情跟他说话。这样,他的感受也许会好很多,并且觉得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思想观念要合拍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与众不同的思想观念,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观。根据思想观念,我们会在意识深处为自己定下一系列约束自己言行举止的条条框框,这是根深蒂固的,很难改变。因此,我们在和对方沟通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对方的思想观念,不要轻易去挑战它,不要试图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强加于人。否则,弄巧成拙,只会招来对方的反感和抵触。可见,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和对方求同存异,尽量在思想观念上和对方合拍,尽量寻找共同点,不要只盯着不同点不放手。

比如,当和对方的想法发生分歧时,绝对不能张口就来“你错了”或者“你怎么会这么想呢”,这样说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在以后的交流中,被对方打入冷宫——不愿再和你交流。记住,我们要做的是在思想观念上与对方合拍,而不是奏出格格不入杂乱无章的音符。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这样说:“原来还可以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很有意思。”或者说:“你是这样想的吗?我没有想到这些。”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迫不及待地亮出自己的价值观去教育对方,也没有立刻否定自己、改变自己的立场,而是既显示了对对方的尊重,又展示了自己作为一个沟通高手应有的礼貌和风度。

风格要合拍

写文章有风格,说话也有风格吗?当然。因此,在沟通时,我们在词语的色彩、句式的选择等方面也要与对方合拍。

如果对方说话有条有理、逻辑性强,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逻辑思维型的人,这种人的特点就是思维缜密,对事物的见解独到而深刻,因此,和这种人沟通时,最好全神贯注,有条不紊地交谈,千万不要毛毛躁躁,流于肤浅,信口开河。

如果对方说话爱发感慨,爱用形容词,喜欢抒发自己的感受,并且把事情描述得生动形象,那么,他很可能是一个形象思维型的人。和这种人沟通,我们不妨也多用一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或直抒胸臆的语句,千万不要干巴巴地讲道理,他很可能是听不进去的。

如果对方是一个新新人类,开口闭口就是“哇塞,太棒了耶”“简直酷毙了”,你却对他说“子曾经曰过,有朋自远方来……”“毛主席教导我们……”对方会是什么反应?当然是扭头就走。这还用问吗?一听就不是一路人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