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用“咱们”一词将对方变为自己人
假如老板询问你工作进展,下面两种说话方式你喜欢听哪一种呢?
1)你的工作现在进行到哪里了?
2)咱们这个工作现在进行到哪里了?
毫无疑问,大家都愿意接受第二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显得老板高高在上,上司与下级的界限和距离通过这一句话一下子凸显出来了。对于老板如此生硬冰冷的询问,有人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不想对老板汇报太多工作情况。而第二种方式则一下子拉近了老板和员工的距离,听起来十分亲切,让人感到老板与员工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上下级之间的指挥与被指挥、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老板只是巧妙地用了一个“咱们”就将对方变为自己人,这样一来,员工通常会积极而详细地汇报自己近来的工作进展。
只是一词之差,语用效果却天壤之别。可见,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尽量不要说“我”、“你”,而应该尽可能地多用“咱们”或“我们”。
凡是谈话高手都懂得这样的道理:当说“我”、“你”的时候,听话者的感受是,说话者和听话者是分别存在的,处于不同的立场,处于不同的境遇。而一旦说话者用到“咱们”、“我们”,听话者的心理感受立刻会发生变化,觉得说话者和自己是处于同一立场、同一境遇,亲切感油然而生。
在一次知识类节目中,主持人杨澜问道:“阿拉伯某小国的公园里,常常有武士模样的人摇着铃铛走东串西,请问这是干什么的?”参赛选手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但是,没有一个是正确的。最后,杨澜告诉大家谜底:“这是卖茶水的人。”这时候,经验丰富的主持人杨澜看出参赛选手们的情绪都有些失落,赶紧补上一句:“看来这地方的水真是太宝贵了,卖茶水的人也穿戴得这么漂亮,把我们都迷惑了。”这句话虽然看起来很平常,可是一个“我们”一下子拉近了主持人与参赛者的距离,轻巧的化解了参赛选手接连回答错误而带来的尴尬,避免了节目现场可能出现的冷场。
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心理咨询师们的说话方式,就可以发现,他们通常都不说“我”、“你”,而是说“我们”、“咱们”,正是因为这样做能给听话者一种亲切的感受,让听话者感到与说话者仿佛融为一体。
用“我们”、“咱们”将对方变为自己人,这的确是一个好用的说话技巧。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这是我们共同的学校”“这是咱们共同的公司”,说话者的目的就是要用“我们”、“咱们”将听话者变为自己人,激发听话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
在社交场合中,如果你说“希望各位朋友踊跃地献计献策”,虽然不至于太糟糕,却不是一种高明的说法,因为这句话俨然是一副居高临下的领导者的姿态,四座的听众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平等的感觉。如果改成“我们一起商量一下吧”,那么,大家就成了“自己人”了,是平等的,听众会在心理上感到舒适。
在职场上,如果你习惯用“你”、“我”这些指称,会不知不觉地冲淡同事之间的感情,更别说熟络了。然而,如果多用“我们”、“咱们”,则可以轻松巧妙地将同事变为“自己人”,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同事之间的摩擦事件与心理冲突会大大减少,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如此,还会让同事们感到大家都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前进,既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又激发了彼此的合作心理,可谓一举两得。
在指责别人的时候,如果你冷若冰霜地撂下一句“你觉得你这样做对吗”,对方很可能会在心里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甚至会把你的话当耳旁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是,如果你改变一下说话方式,换用“咱们这样做对吗”,对方一定会认真反省。因为当一个人在说“咱们”的时候,暗含的意思是自己人、有难同当、共同承担,而当说出“你”、“我”的时候,透露出的却是置身事外、与己无关。因此,“你觉得你这样做对吗”是一种冷漠的说法,而换用“咱们这样做对吗”后,亲和力一下子就会感染对方,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和情意,并且让对方感到你是真正在为他考虑。
在销售中,“我们”、“咱们”更是销售高手们的“必杀技”。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肥胖的女孩来到服装店买T恤,可是试了很多件都不满意,自己喜欢的穿不上,能穿上的又不好看,她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感到有点自卑,甚至想一走了之不买衣服了。这时候,一个和她身材差不多的导购小姐走过来问:“是不是很难挑到中意的?”
“是啊!”
“像咱们这样身材有些胖的人,很难买到合适的衣服,我就经常买不到。”
导购的话一下子说出了女孩的苦恼,女孩点点头说:“就是的,很多衣服我都很喜欢,可是没有大号,我穿不了。”
接着,导购耐心地向女孩传授了一些胖人穿衣服挑衣服的技巧,最后说:“咱们店里的衣服款式很多,而且号码齐全,瞧,这件就很适合咱们,你试试看。”
女孩对导购亲切的话语充满了好感,而且对导购的眼光很信赖,试穿之后立即决定买一件。
导购正是用“咱们”一词,将自己和顾客从买卖关系变成了面临同样问题的“自己人”,结果,客人当然就对她增加了信任感和好感。
这就是“咱们”、“我们”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