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一语中的
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善于操纵说服技巧的人,往往能抓住关键,一语中的,从而使对方迅速称服。
汉代著名丞相萧何是“汉初三杰”之一,他爱国爱民,对皇帝忠心耿耿。有一次,他向汉高祖刘邦请求将上林苑中的大片空地让给老百姓耕种。上林苑是专门为皇帝游玩打猎而设的大片园林,刘邦一听萧丞相居然要缩减自己的园林,不禁勃然大怒。他认为萧何必定收受了百姓的贿赂,才为他们说话办事的。于是,下令将萧何逮捕入狱。
当时的法官廷尉是个趋炎附势、暴虐残忍之人,只要皇上认定某人有罪,他就不惜用大刑使犯人服罪。如果萧何落入他的手中,后果不堪设想。就在这紧要关头,旁边的一位姓王的侍卫官上前劝告刘邦说:“陛下是否还记得原来与项羽抗争以及后来铲除叛军的时候?那几年,皇上在外亲自带兵讨伐,只有丞相一个人驻守关中,关中的百姓非常拥戴丞相。假如丞相稍有利己之心,那么关中之地就不是陛下的了。您认为,丞相会在一个可谋大利而不谋的情况下,去贪百姓和商人的一点小利吗?”
这几句话正中要害,说到了刘邦的心坎里。刘邦深有感触,认识到自己过于鲁莽和多疑,愧对萧何的一片忠心,于是当即便下令赦免萧何。
抓住关键问题,击中要害,才能迅速解决问题,甚至可以力挽狂澜,化险为夷。
周勃是汉代的一位开国元勋,他曾为汉文帝立下定国安邦的大功。可当他辞去丞相职位,回到自己的封地后,一些奸佞小人便趁机向汉文帝诬告周勃图谋造反,汉文帝听信了谗言,将周勃逮捕入狱。按汉代当时的法律,凡是图谋造反者,不但本人要处死,而且不还要灭家诛族。
在此危难之际,正是薄太后巧言相劝,让周勃转危为安。她对文帝说:“皇上,周勃谋反的最佳时机是您未即位时和先皇留给你的皇帝玉玺在他手上,并且他统帅主力部分北军的时候。但是他一心忠于汉室,帮助汉室消灭了企图篡权的吕氏势力,把玉玺交给了陛下。现在他罢相回到自己的小封国里居住,怎么反而在这个不利的时机想起谋反呢?”这一番话,句句在理,完全消除了汉文帝的疑虑。周勃被立即赦免。
可见,说服他人的关键是要抓住事情的重点,分析得入情入理,那么,所有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妙语点睛:
说话要有的放矢、抓住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轻松地说服他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