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之极邪?”中的“其”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逍遥游》(节选)中有下面一句:“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之极邪?”课文注解将该句译为“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而看不到尽头呢?”并将“其……,其……”解释为“是……,还是……”,是贴切的。但是说“其”在句中“表示选择”,(1)则不妥当。
文言文中,副词“其”表示测度、估量义,表达委婉语气。
王引之《经传释词》指出:“其,状事拟议之词也。”所谓“状事”是就修饰作用而言的,所谓“拟议”,即测度、估量。如《周易·困卦四十七》:“困而不失其所享,其唯君子乎?”《周易·乾卦一》:“其唯圣人乎?”《仪礼·聘礼》:“君其以赐乎?”《左传·隐公十一年》:“天其以礼悔祸于许?”(2)以上例子中的“其”都表示测度、估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经传释词》还有“其,犹‘殆’也”之说,举“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为例。其实,“殆”也属推测之词,与“其”作为“状事拟议之词也”没有两样。因此,杨树达《词诠》一书归纳指出:“其”为“副词,殆也。于拟议不定时用之”;“王氏训首二例为拟议之词。余例则别训为‘殆’,今一之”。(3)
《马氏文通·实字卷之六》“以传疑难不定之状者”条下指出:“‘其’字有拟议不定之意者,亦状字也。”如《礼记·中庸》:“舜其大孝也与!”又“无忧者其惟文王乎!”《论语·学而》:“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庄子·齐物论》:“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将建诸!”《论语·为政》:“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马氏文通》就以上例子指出:“凡引‘其’字,皆未定之词也。”(4)可见,在“其”用于状事和表示测度、估量的意义上,马建忠与王引之、杨树达等人意见相承。
副词“其”作为拟议不定之词,表示测度、估量的意义,为学界共识。现代学者从语用层面对“其”的表达作用有进一步说明,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指出:“语气词‘其’字用语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语气。”(5)文言句子用“其”表示测度、估量意义的同时,含有委婉语气。
“其”表选择的提法在学界少见,但是部分学者及著述却认为“其”字还可以表示命令、反诘、时间、假设等。坚持语法的概括性、一贯性原则,对带“其”字而含有上述意义或语气的句子作仔细考察和研究,则发现:副词“其”虽可用于不同意义类别的句子,但是“其”字自身的意义与作用未变,始终体现推测之义,表达委婉语气。
如副词“其”在陈述句里,表明一种推测性陈述,体现说话人婉转陈述的态度和语气;在疑问句里,表明一种推测性提问,体现出发话人婉转发问的态度和语气;给祈使句带上含有不确定意义的“其”字,旨在委婉地提出希望、命令或要求,显现发话人的礼貌及平和的态度。所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讲:“在陈述句或疑问句里,它表示‘大概’‘恐怕’等意思;在祈使句里,它就简单地表示委婉语气,略等于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吧’字或‘啊’字所表示的委婉语气。”(6)
反问句是一种无疑而问的句子,即用问话的形式表达了肯定的内容。反问句加上推测估量意义的“其”字,不是因为问话的内容不定,而是为了给对方留有思考和回旋的余地,体现发话人委婉的态度。设问句用“其”字的道理同此。《经传释词》:“其,犹‘宁’也”条,(7)杨树达注:“‘其’当训‘岂’”,并在《词诠》中进一步说明:“其”为“反诘副词,岂也。‘其’‘岂’音近,故二字互通”。(8)这是误解。实际上,“其”字出现与否,不影响某句话是否反问,如《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将“其”字去掉,“谁曰不然?”还是反问。鉴于尊卑关系,出于礼貌和为了达到“公从之”的目的,颖考叔反问时特意选用具有测度、估量意义的“其”字,使发问变得委婉,语气显得平和,留下回旋的余地,其态度容易被庄公接受。反问句带“其”字的意图以及所具有的表达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总之,反问句中的“其”字并非“表达”或者“加重”了反问语气。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指出“其”字的常规作用是表达委婉语气以后,补说“‘其’字又可加重反问语气”,(9)似画蛇添足。
假设句用“其”,增添了推测估量的意味,不必赘述。至于说“其”字还表时间,则纯属主观。如《左传·隐公十一年》:“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句中“其”是对将然情况的推测,仍表示“大概”“恐怕”之义。但是,《经传释词》有“其,犹‘将’也”一项,杨树达《词诠》有“时间副词,将也”一项,《马氏文通》则说“‘其’字,可解作‘将’字,亦状字也”,都引此例为证,显然是把句子所反映的尚未实现的情况(未然)强加给“其”字所致。
根据上文分析,副词“其”作为“拟议不定”之词,表示测度估量的意义,其语用价值是体现委婉语气。不同类别的句子,尽管可酌情采用不同的词语去对译,如“大概”“恐怕”“难道”“还是”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的作用和意义多变。如果流于表象或片面理解,就会出现“其”可以表示命令、反诘、时间、假设等的臆断。像“其”在祈使句中“加强祈使语气”在反问句中“加强反问语气”等看法,(10)实为不妥。同理,也不因为“其”用在选择句中,就失去了推测义或者委婉表达的作用。
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一书认为“其……,其……”是一个表示选择的格式,这种格式里,“‘其’字是一个表示测度的副词,当用它来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能性的时候,就兼有关联的作用,构成一种格式。一般只是用疑问的形式提出选择,而不需要回答,相当于‘是……还是……’”。(11)书中举“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之极邪?”为例,甚是。这种句子,并非因为用了“其”字才表示选择,而是发问者对选择项所表示的内容拟议不定,才于表达时用了具有推测义的“其”字,从而起委婉之效,关联作用则是兼带的。
文言中,一个句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表不同语气时,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这是表达或理解的基本原则。语气词的连用,如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所言:“连用的语气词,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12)此规律同样适合于不连用而表示不同语气的词。就疑问性质的选择句而言,给不同的问句(选择项)加上具有测度估量意义的“其”字,体现出说话人或此或彼、彼此不定的态度,表达了不确定与委婉语气。在“其……邪,其……邪”格式的选择句中,“其”与疑问语气词“邪”配合,句子于疑问中添加了推测的意味,起到委婉表达的作用。“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之极邪?”句中“其”的意义与作用也不例外。
【注释】
(1)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逍遥游》(节选)注解。
(2)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08页。
(3)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60页。
(4)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24页。
(5)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65页。
(6)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65,466页。
(7)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65,466页。
(8)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12页。
(9)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61页。
(10)郭锡良:《古代汉语》(上),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56页。
(11)郭锡良:《古代汉语》(上),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56页。
(12)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