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修辞(1)
修辞是言语交际的产物。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理想的交际效果,必然要讲究修辞。在修辞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富于表达效果的言语手段叫修辞手段。修辞活动、修辞手段及其修辞成例统称为修辞现象。从各种修辞现象中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便是修辞规律;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叫修辞学。掌握古代汉语常见的修辞方式,对提高阅读和欣赏古书的能力,研究汉语修辞规律,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修辞学研究简况
“修辞”一词最早见于《易·乾·文言》:“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说:“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者,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修辞”作为动词,是指修饰言辞的活动;作为名词,是指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种种方式、方法或规则。“修辞立其诚”强调的是修辞活动中人与语言、主体与客体、形式与内容、表达活动与表达意图和表达效果的完美统一,换言之,就是通过对言辞的修饰活动,使外在之“辞”与内在之“诚”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修辞立其诚”是中国修辞传统的灵魂所在。
中国的修辞传统源远流长,修辞见解散见于历代文论、经解、诗词文赋及诗话、词话、曲论、随笔、杂记之中。从郑奠、潭全基选编的《古汉语修辞数据汇编》一书,可看出我国古代修辞学从萌芽到发展的基本情况。
中国修辞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五四”以后,迄今经过草创期、普及期、繁荣期三个阶段:
1905年,汤振常《修词学教科书》、龙伯纯《文字发凡修辞卷》最早引进外国修辞学说。二三十年代,相继有唐钺的《修辞格》,王易的《修辞学》《修辞学通诠》,郑奠的《中国修辞学研究法》,马叙伦的《修辞九论》,胡怀琛的《修辞学要略》,薛祥绥的《修辞学》,张弓的《中国修辞学》,陈介白的《修辞学》《新著修辞学》,金兆梓的《实用国文修辞学》,徐梗生《修辞学教程》,这些著作都在不同程度上为我国修辞学成为一们独立的学科作出了贡献。陈望道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则是中国现代修辞学诞生的标志。该书强调:“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是为着意和情,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20世纪50年代初出版的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张瓖一的《修辞概要》,倪宝元的《修辞学习》及60年代初期出版的张弓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主要在于普及修辞知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修辞学研究进入繁荣期,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学科化和科学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代表性专著有:倪宝元的《修辞》,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修辞学通论》,郑颐寿、林承章的《新编修辞学》,宗廷虎的《修辞新论》《中国现代修辞学史》,易蒲、李金苓的《汉语修辞学史纲》,李运富的《二十世纪汉语修辞学综观》,宗廷虎、袁晖主编的《汉语修辞学史》,王德春、陈晨的《现代修辞学》,张静、郑远汉主编的《修辞学教程》,利瓦伊琦等的《古汉语同义修辞》,童山东的《修辞学的理论与方法》,冯广艺的《变异修辞学》,范长江的《现代修辞学》,刘焕辉的《修辞学纲要》,曹德和的《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修辞学思考》,骆小所的《现代修辞学》等。
二、古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格
修辞格就是修辞的方式,简称辞格。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共列举了三十八种辞格,张弓在《中国修辞学》中列举了六十七种辞格,香港学者谭全基在他的《修辞精华百例》中列举了一百例常见的汉语修辞现象,这些数字说明汉语的修辞格非常丰富。
现代汉语修辞是对古代汉语修辞的继承和发展,但是由于古今社会观念、习俗及语言特点、表达方法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形成了古今汉语修辞方式不尽相同的局面。为了排除阅读古书的障碍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需要熟悉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下面介绍一些古汉语中较常见的修辞格,共十四种,即起兴、比喻、夸张、引用、借代、变文、互文、并提、倒置、连及、委婉、顶真、排比、析字等,其中少数辞格在现代汉语中是不用的。
(一)起兴
先言他物、藉以引起所咏之物的修辞方式,即“托物起兴”。所托之物多为草木鸟兽、雨雪风霜、日月星辰之类。这种方式在古代的诗歌中很常见,例如: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②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⑤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左思《咏史八首》)
⑥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谢月兆《王孙游》)
起兴的作用主要是烘托陪衬,便于借物抒情或联想。所托之物与所咏之物的内容有些联系比较紧密,如例①、②、⑤、⑥;有些联系则比较松散,若即若离,貌离神合,即所谓“托物发端”,如例③、④。
(二)比喻
用一种事物去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或称“譬喻”,俗称打比方。比喻在结构上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本体、喻体和喻词。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点,但各属于本质不同的事物。根据本体和喻词的异同及隐现情况,比喻一般细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如果喻体有多个,则又有“博喻”一说。
1.明喻也称作“直喻”“明比”等,就是明显的比喻。明喻的特点是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古汉语中常用的喻词有“如、若、犹、似、类、譬若”等。例如:
①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诗经·召南·野有死麕》)
②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③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④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駻马。(《韩非子·五蠹》)
⑤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史记·孔子世家》)
⑥圣人之行,无所合,无所离,譬若鼓,无所与调,无所不比。(《淮南子·缪称训》)
2.暗喻或称“隐喻、暗比”等,把本体直接说成喻体,表面上看不出是比喻。在古汉语中,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为、作”一类的词连接,或干脆不用,以判断句的形式出现。例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②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③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④夫刑,百姓之命也。(曹操《选军中典狱令》)
⑤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资治通鉴·汉纪》)
例③到例⑤中“君”与“舟”“庶人”与“水”“刑”与“百姓之命”“曹公”与“豺虎”均属暗喻关系而不用喻词。
3.借喻或称“借比”,其特点是本体、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例如:
①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尚书·汤誓》)
②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魏风·硕鼠》)
③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④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子罕》)
⑤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⑥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史记·伯夷列传》)
例①中借“日”喻夏桀,②中借“硕鼠”喻统治者,③中借“朽木”“粪土之墙”喻宰予,④中借“松柏”喻君子,⑤中借“燕雀”喻胸无大志的人,借“鸿鹄”喻志向远大的人。⑥中“骥尾”喻圣人之后。
4.博喻或称“连比、连喻、联喻”等,其特点是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去说明一个本体。例如:
①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
②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洪二首》其一)
③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例①中连用“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等三个比喻说明秦国应该广纳人才。②中连用“有如兔走鹰隼落”等四个比喻说明百步洪流水湍急壮观,千奇百态。③中连用“一川烟草”等三个比喻说明闲愁烦乱而长久。
(三)夸张
描述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的修辞方式,或称作“夸饰”。例如
①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诗经·卫风·汉广》)
②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③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项羽本纪》)
④夫众喣漂山,聚蟁(同蚊)成雷。……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汉书·景十三王传》)
⑤彼守不足,我攻有余。有余者动于九天之上,不足者陷于九地之下。(《后汉书·皇甫嵩列传》)
⑥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则宠光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范蔚宗《宦者传论一首》)
夸张虽然言过其实,但都有一定的事实作基础,而非完全背离事实的无中生有。正确使用夸张,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启发读者思考。
(四)引用
为了增强说服力而在说话或写作中征引一些材料的修辞方式,或称“引语”。引用的内容一般分为引言、引文、引事三类。
1.引言 指引用的内容是人们口头流传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例如:
①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尚书·盘庚上》)
②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③王曰:“善哉!”吾未之闻也。反之,可乎?对曰:“可哉!吾侪小人所谓取诸其怀而与之也。”(《左传·宣公十一年》)
④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⑤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⑥顾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谁与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⑦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⑧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2.引文 指引用的内容是典籍中的文句。在上古,被引用最多的文献是《诗经》,其次是《尚书》《周易》等经书。又有“明引、暗引、化引”之分。
(1)明引,是指引文时说明了出处,例如:
①(士季)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左传·宣公二年》)
②(祁奚)曰:“《诗》曰:‘惠我无疆,子孙保之。’《书》曰:‘圣有謩勋,明征定保。’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③《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荀子·劝学》)
④《易》曰:“履虎尾。”《诗》曰:“如履薄冰。”不亦危乎?(《新序·杂事》)
⑤《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
此五例中的引文均说明了引自的书名,其中例①所引诗取自《诗经·大雅·荡》,例②所引诗分别取自《诗经·周颂·烈文》和逸《书》,例③所引诗取自《诗经·曹凤·鸤鸠》,例④所引文、诗分别取自《周易·履》、《诗经·小雅·小旻》,例⑤所引文取自《管子·牧民》。
(2)暗引是指引文时没有说明出处,直接引用。例如:
①宾戏主人曰:盖闻圣人有一定之论,烈士有不易之分,亦云名而已矣。故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夫德不得后身而特盛,功不得背时而独彰。(班固《答宾戏一首并序》)
②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韩愈《争臣论》)
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此三例的引文均未说明出处,其中例①所引“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一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例②所引“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一语出自《孟子·万章下》,例③所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语出自《诗经·郑风·子衿》。
(3)化引或称“化用”,指对所引原文、愿意进行了改造,使之融化在自己话中。“化引”对直引而言。直引无论明引暗引都用的是原意,化引则不一定符合原意,甚或反原意而用之。例如:
①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还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杂诗二首》其一)
②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馆。天道周星,物极不反。(庾信《哀江南赋序》)
③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欧阳修《秋声赋》)
例①“飞鸟相与还”等三句分别化用《管子》《楚辞》《庄子》中的语句,说明真心归隐和归隐的乐趣。《管子·宙合》:“夫鸟之飞也,必还山集谷。”《楚辞·哀郢》:“狐死必首丘,念旧居也。”《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例②“物极不反”反用《鹖冠子·环流》“物极则反,命曰环流”一语。侯景之乱时,庾信奉梁元帝之命出使西魏,结果被强留于长安。周星即岁星,十二年绕天运行一周。庾信感念自己被留多年,国家长期衰败,岁星周而复始而命运如故,因反用“物极则反”之意。例③化用《庄子·在宥》“心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数语,立意不同。
3.引事 或称“稽古、用典”,指引用历史故事、寓言故事或人物事迹等。有“明引、化引”之分。
(1)明引虽然不一定说明出处,但可以明显看出是引用。例如:
①鲧殛而禹兴。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管、蔡为戮,周公右王。(《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戹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例①所引分别指舜流放鲧而用禹、大甲被伊尹流放而无怨恨、管叔蔡叔被戮而周公辅佐成王三事。②所引分别指周文王推演《周易》、孔子修订《春秋》、屈原创作《离骚》、左丘明撰写《国语》、孙武撰写《孙子兵法》、吕不韦主编《吕氏春秋》、韩非子撰写《说难》《孤愤》七事。此两例涉及的人或事都是直接引入句子,未加改造,可以看出是引用。
(2)化引 将所引的人或事融进自己的话中,表面上是普通的语句,如果不熟悉有关历史则很难看出其中的引用。例如:
①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庾信《哀江南赋》)
②玄鹤降浮云,鱏(xún)鱼跃中河。(张华《轻薄篇》)
③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骆宾王《为李敬业讨武曌檄》)
④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安定城楼》)
例①“日暮途远”化引春秋时楚臣伍子胥出奔的故事,比喻力竭计穷。《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例②化引《韩非子》《淮南子》中的两个故事,形容音乐动听。《韩非子·十过》:“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淮南子·说山训》:“瓠巴鼓瑟,而鱏鱼听之。”例③“燕啄皇孙”化引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为了专宠而害死许多皇子的故事。例④“欲回天地入扁舟”化引春秋时范蠡功成身退隐于五湖的故事。
(五)借代
不直接说出事物的名称而借用其他相关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方式,或叫“代称、换名”。借代的使用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语言的简洁性和新颖感,或者达到委婉等效果。借代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以事物的材料、特征、标志、工具、数量、功能、性状等指代事物本身。例如:
①(季隗)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②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③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淮南子·泛论训》)
④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⑤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史记·苏秦列传》)
⑥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楚辞·离骚》)
⑦车服不维,刀锯不加。(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⑧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师。(扬雄《解嘲》)
⑨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陶渊明《述酒》)
⑩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
例①、②中分别以材料“木、铁”代“棺材、铁制的农具”。③、④中以特征“黄口、二毛、纨绔、儒冠”代“儿童、老人、富家子弟、儒生”。⑤中以标志“苍头”(以青巾裹头)代士兵。⑥、⑦中以工具“绳墨、刀锯”代“法令、刑法”。⑧中以数量“万乘”代大国国君。⑨中以功能“司晨”代公鸡的报晓声。⑩中以性状“黄、苍”代“黄狗、苍鹰”。
2.用特称代泛称(或称以个别代一般、以具体代抽象),或以部分代整体。例如:
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
②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孟子·滕文公下》)
③今之仲连,求之不难。(曹丕《与杨德祖书一首》)
④竭诚则吴越为一体。(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⑤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李白《古风》)
⑥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⑦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
⑧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杨恽《报孙会宗书》)
⑨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汉书·李陵苏建传》)
⑩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有赠》)
例①—⑤均属于以特称代泛称。①中以“尧舜”代圣人,②中以“薛居州”代贤人,③中以“仲连”代仗义而善辩的人,④中以“吴越”代敌对的国家,⑤以“大雅”(《诗经》的内容之一)代优秀古诗。⑥—⑩均属于以部分代整体。⑥中以“秋”代年,⑦中以“铗”(剑把)代剑,⑧中以“朱轮”代车,⑨中以“口”代人,⑩以“帆”代船。
3.用泛称代特称,或整体代部分。例如:
①(绕朝)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左传·文公十三年》)
②是故圣人齐滋味而时动静,御正六气之变,禁止声色之淫,邪行亡乎体,违言不存口。(《管子·戒》)
③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史记·项羽本纪》)
④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
例①中“人”代能人。②中的“声色”代淫声和女色。③中“妇女”代女色。④中“晋国”代战国时的魏国,属整体代部分。春秋时的晋国到战国时分成韩、赵、魏三国。
4.以官名、爵名、地名指代人,或以人名、地名指代事物。例如:
①骠骑发迹于祁连。(扬雄《解嘲》)
②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③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④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欧阳修《赠王介甫》)
⑤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⑥座铭漆园养生主,屏列柴桑归去来。(陆游《春晚用对酒韵》)
⑦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⑧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而至。(白行简《李娃传》)
例①中以将军名号“骠骑”代霍去病。②中以爵名“绛侯”代周勃。③中以官名“太尉”代段秀实,以爵名“汾阳王”代郭子仪。④中分别以官名“翰林”“吏部”代李白、谢月兆。李白曾供奉翰林,谢月兆曾做过南朝齐尚书吏部郎。⑤中以地名“豫州”代刘备,刘备曾领豫州牧。⑥中分别以地名“漆园”“柴桑”代庄周、陶渊明。庄周做过漆园吏,陶渊明为柴桑人。⑦中以人名“杜康”代美酒。⑧中以地名“大宛”代良马。
5.以结果代原因。例如:
①(郅都)至则族灭瞷氏首恶,余皆股栗。(《史记·酷吏列传》)
②子夫妇不能相保,诚可为酸鼻。(《汉书·鲍宣传》)
③则曳裾戎幕之下,专弄文墨,为壮夫捧腹,甚未可也!(柳宗元《送邠宁独孤书记赴辟命序》)
例①中以“股栗”代“恐惧”。②中以“酸鼻”代“伤心”。③中以“捧腹”代“耻笑”。
(六)变文
为了避复或求异,使语言富有变化,摇曳多姿,对同一意思换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种修辞手法叫变文,或称作“变化、变用”。例如:
①君子见兆则退,不与乱国俱灭,不与暴君偕亡。(《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四》)
②是以桀索崏山之女,纣求比干之心,而天下离。(《韩非子·难四》)
③然则所重者在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李斯《谏逐客书》)
④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史记·邹阳列传》)
⑤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例①中“俱灭”与“偕亡”变文。②中“索”与“求”变文。③中“于”与“乎”变文。④中“妒”与“嫉”变文。⑤中“心”与“志”变文。
(七)互文
两个句子或两个词组在意思上互为补充和呼应的一种修辞方式,即“互文见义”。互文实际上是把一句话拆成两个部分来说,故阅读时应把两个部分合起来理解,如果去掉其一,则另一部分的意思是不完整的。例如:
①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左传·隐公元年》)
②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荀子·王霸》)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前出师表》)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⑤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例①中的两句应理解成“庄公和姜氏同时赋诗进入大隧并同时走出大隧”。例②中的两句应理解成“国家危难时没有快乐的国君和百姓,国家太平时没有忧愁的百姓和国君”。意即全国上下同忧乐。例③中的两句应理解成“在军事失败国家处于危难之时受命”。例④中的两句应理解成“将军与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在疆场,有的十年后活着归来”。例⑤中“秦时明月”与“汉时关”两个词组应理解成“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例⑥中“烟笼寒水”与“月笼沙”两个词组应理解成“烟雾和月色笼罩着寒水和沙岸”。
(八)并提
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让相同的成分并列在一起,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并提,或称“合叙、合说”。例如:
①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②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孙子为列侯。(《汉书·景帝纪》)
③劲弩长戟,射疏及远。(《汉书·袁盎晁错传》)
④王有孽子不害,最长,王弗爱。王后、太子皆不以为子兄数。(《汉书·淮南衡山列传》)
⑤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汉书·魏豹传》)
⑥儒者或以旦暮日出入为近,日中为远。(《论衡·说日》)
⑦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后汉书·华佗传》)
⑧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渠《对联》,取自《雅堂文集》卷四)
例①的意思是“种无一罪身死,蠡无一罪身亡(出奔)”,句中分别让“种、蠡”“死、亡”并列。例②的意思是“故御史大夫周苛之子被封为列侯,故御史大夫周昌之孙被封为列侯”,句中分别让“周苛、周昌”“孙、子”并列。例③的意思是“劲弩射疏,长戟及远”,句中分别让“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并列。例④中后一句的意思是“王后不把他当子看待,太子不把他当兄看待”,句中分别让“王后、太子”“子、兄”并列。例⑤的意思是“齐遣项它将兵,楚遣田巴将兵”,句中分别让“齐、楚”“项它、田巴”并列。例⑥中前一句的意思是“儒者或以为早晨日出为近,傍晚日入为近”,句中分别让“旦、暮”“出、入”并列。例⑦中前一句的意思是“耳聪,目明”,句中分别让“耳、目”“聪、明”并列。例⑧的意思是“若有作奸犯科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若有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赏”。句中分别让“作奸犯科者、为忠善者”“刑、赏”并列。例⑨中第二句的意思是“岂能因为是祸而躲避,因为是福而追逐”。句中分别让“祸、福”“避、趋”并列。
并提的优点是能使文字简约、结构紧凑,语气贯通,缺点是容易引起误解,故现代汉语中一般不用这种辞格。
(九)倒置
为了表达或对仗、押韵、调平仄的需要而改变语序的修辞方式,或称“倒装、变序”等。例如:
①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左传·昭公十九年》)
②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舍前之忿可也。(同上)
③吉日兮辰良,日谓甲乙,辰谓寅卯。(《楚辞·东皇太一》)
④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江淹《恨赋》)
⑤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江淹《别赋》)
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⑦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
⑧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诗经·豳风·东山》)
⑨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诗经·小雅·常棣》)
⑩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
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重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⑫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释志南《绝句》)
例①—⑦中的倒置都是出于表达的需要,旨在制造新奇,引起读者注意。其中例①的正常语序是“谋于私族”;②的正常语序的是“怒于室,色于市”,《战国策·韩策二》作“语曰:‘怒于室者色于市’”;③的正常语序是“良辰”;④的正常语序是“危心,坠涕”;⑤的正常语序是“心惊骨折”;⑥的正常语序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⑦的正常语序是“泉洌而酒香”。⑧、⑨的倒置是出于押韵的需要。其中例⑧的正常语序是“衣裳”,⑨的正常语序是“琴瑟”。⑩—⑫中的倒置是出于对仗和调平仄的需要。其中例⑩的正常语序是“谁看中天好月色”,⑪的正常语序是“目欲穷千里”,⑫的正常语序是“我扶杖藜”。
“倒置”在语义上多是不合逻辑的,故除了诗歌外,即使是在古代也用的较少。诗歌的情况比较特殊,需要对仗、押韵、调平仄,故倒置的使用很普遍。诗歌中的倒置除了解决对仗、押韵、调平仄的问题外,还常常会产生特殊的语意效果,如“欲穷千里目”(王之涣《登鹳鹊楼》)和“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等句的情况就是这样。
(十)连及
提及一个词时把另一个词连带上称说,这种修辞方式叫做“连及”,或称“连类而及、连文”。所连及的词只是陪衬,常常是为了协调语句,没有实在的意义。有“类连、反连”之分。
1.类连 相连的两个词在意义上相近或属于同类。例如:
①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周易·系辞》)
②江汉朝宗于海。(《尚书·禹贡》)
③金鼓以声气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④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宪问》)
例①中言“雨”连及“风”。润物的是“雨”而不是“风”。②中言“江”连及“汉”。汉水注入长江,没有直接流入海。③中言“鼓”连及“金”。“金”为“锣”,只用于收兵,不用于进攻时鼓舞士气。④中言“稷‘连及’禹”。后稷亲自耕作,教民稼穑,大禹治水有功,未躬耕。
2.反连 相连的两个词在意义上相反或对立。例如:
①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诗经·大雅·文王》)
②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③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
④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同上)
⑤然后可以经夷险而无忧。(《晋书·范汪传》)
此五例中相连的有关词在意义上都是相反的或对立的。例①中言“陟”连及“降”。②中言“急”连及“缓”。③中言“姥”连及“公”。诗的正文和《序》中都没有单独出现“公”这个人。④中言“作”连及“息”。⑤中言“险”连及“夷”。
“连及”和“并列词组”差别在于,“连及”中相连的两个词在意义上是不平等的,而并列词组的各词之间在意义上是平等的。“连及”和“并列词组”的词形可以完全相同,区别只在于意义。如上例中的“风雨”,在“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一语中就是并列词组了。又如“无毛羽以御寒暑”(《列子·杨朱》)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二语,前例中的“寒暑”是连及关系,后例中的“寒暑”也是并列关系。“连及”中的两个词起初是以词组的形式出现的,经过长期使用,会逐渐演变成偏义复词。
(十一)委婉
用婉转含蓄的话把不便直说的意思表达出来,这种修辞手法叫“委婉”,或称“婉曲、折绕”。主要有“避忌讳、避冒犯、避粗俗、外交”场合表示敬意等情况。例如:
①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战国策·秦策五》)
②范睢既相,王稽谓范睢曰:“事有不可知者三,有不奈何者亦三:宫车一日晏驾,是事之不可知者一也;君卒然捐馆舍,是事之不可知者二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③子纡又以隐居教授,门生千人。肃宗闻而征之,欲以为博士,道物故。(《后汉书·儒林传上·牟长》)
④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下》)
⑤通曰:“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史记·淮阴侯列传》)
⑥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陈情表》)
⑦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司马迁《报任安书》)
⑧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乐毅《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⑨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汉书·韦贤传》)
⑩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汉书·外戚世家》)
⑪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左传·成公三年》)
⑫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例①—⑥是避忌讳。其中例①—③中的“山陵崩、晏驾、捐馆舍、物故”均为“死”的委婉说法。“山陵崩、晏驾”指帝王死。“晏驾”表面上义为帝王上朝的车将晚来。“捐馆舍”指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死,表面上义为弃馆舍而去。“物故”指普通的人死,表面上义为不能再做其事了。物,无;故,事。古代表示“死”婉辞比较多,除以上所举者外,还有“弃群臣、徂落、仙逝、仙去、归道山(道山:仙山)、登遐(义同仙去)、不幸、不可为讳、填沟壑、百岁之后”等。④中的“采薪之忧”指病,朱熹《孟子集注》:“采薪之忧,言病不能采薪,谦辞也。”表示病的婉辞另外还有“有所郄、违和(身体失调不适)”等。⑤中的“背”实指“背叛刘邦自立为王”,忌讳明说。⑥中“舅夺母志”实指母亲改嫁,不便直说。例⑦、⑧是避冒犯。“明主”指汉武帝;“左右”表面上指燕王左右的办事者,实委婉地指燕王,称“左右”以示自己身份低贱不敢直接和燕王说话,只能通过燕王的手下表达意愿。⑨、⑩是避粗俗。“便利”指大小便,“更衣”指上厕所,“得幸”指得到武帝宠幸发生了关系。⑪、⑫是表示敬畏的外交用语。“执事”表面指对方的办事人员,实际指对方,意思与“左右”差不多。“弗敢违”表面上意思是不敢躲避开,实际上指要进攻。“拜君赐”表面上的意思是拜谢晋君的赏赐,实际上的意思是前来报仇。
(十二)顶真
以上一句结尾的词作为下一句的开头,使相邻的句子首尾衔接,这种修辞方式叫顶真,或称作“联珠、蝉联、顶针”等。例如: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②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管子·权修》)
③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之谓得一。(《吕氏春秋·季春·论人》)
④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着,不地着则离乡轻家。(鼌错《论贵粟疏》)
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而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⑥悲斯叹,叹斯愤,愤必有泄,故见乎词。(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顶真可以增强语意间的联系及句子的节奏感,使文气通畅,层层推进,引人入胜。顶真的使用要求必须正确反映客观事物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纯地追求形式,使之变成没有意义的文字游戏。
(十三)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义相关、语气相同的句子或词组排列在一起使用,这种修辞方式叫排比。例如
①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②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孟子·梁惠王上》)
③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④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李斯《谏逐客书》)
⑤故祸莫大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司马迁《报任安书》)
⑥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
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战国策·秦策一》)
⑧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显技,以效兹丘之下。(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
例①~⑤中的排比由单句构成,⑥中的排比由复句构成,⑦、⑧中的排比由词组构成。
排比句的句式整齐、内容周密、节奏鲜明,使用排比句可以获得条理清晰、说理充分、气势贯通的表达效果。
(十四)析字
通过改变字形以说明问题的修辞方式,或称作“拆字”。析字主要包括“析形”与“增形”两类。例如:
①献帝践祚之初,京都童谣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后汉书·五行志》一)
②孔子跪受而读之曰:“宝文出,劉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宋书·志·符瑞上》)
③先是,天监中沙门释宝志为谶云:“太岁龙,将无理。萧经霜,草应死。余人散,十八子。”时言萧氏当灭,李氏代兴。(萧氏:指南朝萧、齐王朝)(《南史·王神念列传》)
④之才聪辨强识,有兼人之敏,尤好剧谈谑语,公私言聚,多相嘲戏。郑道育常戏之才为师公。之才曰:“既为汝师,又为汝公,在三之义,顿居其两。”又嘲王昕姓云:“有言则,近犬便狂,加颈足而为马,施角尾而为羊。”卢元明因戏之才云:“卿姓是未入人(徐字右下角与未字相近),名是字之误,‘之’当为‘乏’也。”即答云:“卿姓在亡为虐(亡字与虐的下部形近),在丘为虗(虗同虚),生男则为虜,养马则为驢。”(《北齐书·徐之才列传》)
例①—③中的析字均为“析形”。其中例①“千里草”“十日卜”分别为“董卓”二字的析形;②中“卯金刀”“字禾子”分别为“劉季”二字的析形;③中“十八字”为“李”的析形。例④中“增形”和“析形”两种情况都有。其中“讠王、狂、马、羊”等字为“王”的增形;“未入人”为“徐”的析形;“虐、虗、虜、驢”等字为“盧”的增形。
析字这种辞格多与不便明说的忌讳之事或预测吉凶的迷信活动有关。
古人非常重视利用修辞手段来增强表达效果,分析古人的修辞方式和修辞技巧,对正确、深刻理解古人的作品,具有重要的作用。
【注释】
(1)本文收入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陈良煜、胡安顺、郭芹纳提出宝贵的补充与修改意见,此表诚挚的感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