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古汉语语法知识教学

关于古汉语语法知识教学

时间:2023-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古汉语语法知识教学古汉语语法知识是阅读、理解、分析文言作品的基本知识,因而也是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古汉语特有而古今差别较大的语法规则是教学重点。古汉语语法知识教学“施力劳而收效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在于教师方面,尤其是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关于古汉语语法知识教学

古汉语语法知识是阅读、理解、分析文言作品的基本知识,因而也是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古汉语特有而古今差别较大的语法规则是教学重点。由于古汉语教材一般都“不是系统地全面地介绍古代汉语语法知识,而是选择那些与现代汉语有一定差别的、阅读古书常见而又需要理解的语法规则做初步的阐述”,(1)所以初学者感到知识零散、规则繁杂、变化多端、不易消化。加之语法知识的趣味性差,传统的以介绍教材内容为主的教学方式,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相当多的学生即便靠死记“掌握”了许多语法知识,但应用、分析和指导阅读的能力依然较差。

古汉语语法知识教学“施力劳而收效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在于教师方面,尤其是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如果未认识和把握具体语法现象的本质特点,课堂教学限于机械地传授语法规则,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很难收到实效。本文以介词、名词活用作动词、判断句等重点教学内容为例,说明把握不同语法现象的本质特征进行教学,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与途径。

一、抓住介词的本质作用进行课堂教学

介词教学的目标是具备分析具体句子中常用介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的能力。一般教材,先是概括指出介词的特点,然后重点介绍几个常用介词,将其不同的语法作用一一罗列和举例说明。传统按这种模式教学,其结果发现许多学生的应用能力不强,特别是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往往不知道具体句子中某个介词到底是什么作用,遇到多义介词时,分辨能力较差。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增强教学效果,成为关注的问题。

由于古汉语介词的作用意义比较复杂,不同的介词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同一个介词也往往有多种作用和意义,一部分介词还有共同意义,这给介词教学增加了难度。但是如果认真探究就会发现,介词的本质作用是把有关的事物引介给谓词(即做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介词的宾语与谓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也正是介词的语法意义及其作用。认识并围绕这一特点进行介词教学,能起到御繁就简、化难为易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直接分析介词的宾语与谓词的语义关系来确定某一个介词的具体作用,以及同一介词的不同作用。如“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庄暴见孟子》),考察“于”的宾语(“王”)与动词(“求”“见”)的语义关系可以确定:“于”在前例是介绍动作所涉及的承受对象;在第二例是介绍动作的发出者,即表示被动。

2.直接考察介词宾语与谓词的语义关系来确定不同介词的相同作用。如“齐桓公独以管仲谋伐莒”(《韩诗外传》)、“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考察介词的宾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判断两个句子中“以”和“与”的语法作用和意义相同,都是介绍动作的协同者,相当于“和”或“跟”。

确认句子中某个介词的语法作用和意义,特别是多义介词在不同句子中的确切用法,以及不同介词的相同作用,离开对介词的宾语与谓语间的语义关系的分析和确认,是办不到的。显然,抓住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与谓词的语义关系来判断介词的语法作用与意义,是最简便的方法,也是提高教学效果最有效的途径。

二、抓住名词活用做动词的本质特点进行课堂教学

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比较普遍,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如按教材或教参所介绍的内容平铺直叙地讲解,很难提高学生辨认和分析不同类别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吃透并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不同类别词类活用现象的本质特点,既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又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以名词活用做动词为例,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各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教材讲得不够具体明确。如果认真研究句法语义关系特点,找出不同用法的本质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本质特征和突出特点进行分析和举例说明,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据我们分析,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本质特点是:第一,理解时需要给谓语名词添加一个适切的表示动作行为意义的词语。第二,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如“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理解时要给谓语名词“刃”添加上一个适切的表示动作行为意义的词语,即“刃”→“刃杀”。主语“左右”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宾语“相如”则承受了所添加的动词性词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抓住名词活用做一般动词的本质特点进行教学,便于学生快速把握和深刻认识这种语法现象,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名词活用做一般动词。解析一个例子,就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2.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的句子有如下突出特点:第一,理解时需要给名词谓语添加一个表示变化或动作行为意义的词语。第二,名词谓语与其宾语之间含有动态变化的意义。第三,主语是导致宾语发生变化的先决条件。如“(秦)却宾客而业诸侯”(《谏逐客书》)句中,“业”即“业绩”,理解时需要给“业”加一个适切的能体现宾语“诸侯”的动作行为意义的词语,即“业”→“立业”(建立业绩),“业诸侯”是主语“秦”致使的结果。

名词的使动用法是建立在名词用做一般动词的基础之上的,它与名词用做一般动词的本质区别在于,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抓住名词使动用法的突出特点,其效果定会比传统只强调“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怎么样”的情况好得多。

3.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意动用法的突出特点有二:第一,主语只是主观上把宾语当作谓语名词所表示的事物。第二,宾语所代表的对象在实际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它与名词谓语所指也没有类属关系。如“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产不毁乡校》)句中,名词谓语“药”带宾语“之”(代人们议论朝政的话)构成述宾结构,表达了“把人们议论朝政的话看作药”的意思。宾语“之”与谓语名词“药”之间关系的建立,纯粹是主语“吾”的主观意谓。“药”与宾语“之”所指代的对象——“人们议论朝政的话”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它们所指的对象既不属于同一种类,又不存在动态变化的关系。

抓住两个突出特点来讲解名词的意动用法,实际上是用理性分析来代替传统的凭感觉来体会的教学思路,能使学生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来理解、认识和把握名词的意动用法,从而消除“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弊端。

4.名词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由于使动与意动没有结构差异,导致分辨困难,一般“根据上下文意来分辨”,其主观随意性较强。其实,述宾关系是否含有变化的意义才是区别使动与意动用法的关键。述宾关系含有动态变化意义的是使动,不含有动态变化意义的是意动。如“孟尝君我。”(《冯谖客孟尝君》)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中注为“以我为客”,是按意动处理,(2)但通论中又作为使动的例证。其实“孟尝君客我”这句话旨在说明孟尝君的态度,述宾关系不含有动态变化的意义,“客”应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述宾关系为着眼点,就是抓住句子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来判定和区别使动与意动,操作简便而可靠、准确,能帮助学生科学认识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用法的本质区别,克服以往“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分辨”的不足。

三、抓住判断句的本质进行课堂教学

句法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偏重形式而忽视了语义关系,尤其对句子本质特点认识不够。以判断句为例,一般教材都偏重于指出:名词性的词语作谓语、一般采用“……者……也”句式、名词谓语前面经常带副词做状语,不用判断词“是”代词“是”经常做判断句的主语等。其实上述特点均非古汉语判断句的本质特点,仅据上述特点也很难将判断句与非判断句区别开来。

判断句的本质特点是名词性词语作谓语,同时,主语所指与谓语所指必须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种类。换言之,衡量某个句子是否是判断句,必须同时满足结构条件和语义关系条件。这是课堂教学尤其应该注意的。如:“良庖岁更刀,割也。”(《庖丁解牛》)属动词谓语句,“此五者,邦之蠹也。”(《五蠹》)“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三例不符合判断句的语义关系条件,它们本质上不属判断句。

抓住古汉语判断句的本质特点进行教学,才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辨别判断句的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古汉语语法现象比较复杂,教学的难度较大。但是只要把握并抓住各种语法现象的本质来施教,既可以化繁为简,又利于学生理解消化,对增强语法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作用。当然,以提高教学水平和增强教学效果为目的而认识不同语法现象的特点并把握其实质,要以教材为基础下一番功夫。

【注释】

(1)朱振家:《古代汉语》(修订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16页。

(2)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