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A而不B格式”的结构特点和句法功能
徐 蔚
提 要:“A而不B”格式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格式,本文先从能进入“A而不B”格式的A、B的词形、音节、同质性和语法性质等方面描述“A而不B”格式的结构特点,接着对“A而不B”格式充当句子成分时的表达功能做具体的分析和描述。
关键词:“A而不B” 句法功能 结构特点
引 言
“A而不B”格式脱胎于古代汉语中的四字格形式,现在一般多用于书面语体中,同时也应用于较为正式的口语语体中。如哀而不伤、疏而不漏等等。“A而不B”这一格式在结构和句法上都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将在共时的平面上从各个角度对“A而不B”格式的结构特点和句法功能作一个详细的分类分析和阐述。
1.“A而不B”格式的结构特点
1.1 从A、B的词形看,A、B既可以是语素,也可以是词或者短语
(1)A、B为语素,如:哀而不伤华而不实
(2)A、B为词,如:老而不死围而不打
(3)A、B为短语,如:重量而不重质知言而不好辩
经过对检索到的共时和历时的700多条格式(主要以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为基准)进行统计分析后,我们发现A、B为语素的格式占整个格式的80%多,A、B为词的格式占10%多,A、B为短语的格式约占5%,而超出四字组合的情况在整个格式中所占比重大约为为5%。
1.2 从A、B的音节看,A、B可以同时为单音节或双音节;也可以为A是双音节,B是单音节;或者A是单音节,B是双音节。如:
(1)A、B同时为单音节,如:备而不用食而不化
(2)A、B同时为双音节,如:借势而不靠势严肃而不呆板
(3)A是双音节,B是单音节,如:柔软而不黏临危而不乱
(4)A是单音节,B是双音节,如:薄而不透明生而不平等
A、B为单音节的占整个格式的91%,其他的情况加起来约占整个格式的9%。
1.3 从A、B的同质性看,A、B可以不同,即为“A而不B”格式,A、B也可以相同,为“A而不A”格式。如:
(1)A、B不同,如:和而不同含而不露
(2)A、B相同,如:空而不空国而不国
A、B不同的情况占整个格式的98%之多,A、B相同的情况约占整个格式的2%。
1.4 从A、B的语法性质看,A、B只可以为谓词性的语素或词,而不能是其他性质的语素或词。
(一)A、B都为单音节的动词或动词性语素。这其中,A、B又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A、B为自主性的行为动词或动词性语素。
进入“A而不B”格式中的动词或动词性语素,一般为动作性较强的动词,A、B被用来描述一种具体的动作行为和方式。而按A和B的关系,又可分为三类:
1)A、B为同义关系,例如:
(1)这三人是他的仇人也好,是他的情人也好,是哭也好,是笑也好,他全不放在心上,因为他根本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2)他帮助我掀开了那块在这个喧闹红尘中遮住我们眼睛并迅速扩大的帷幔,让我看到以前视而不见、未曾击节赞赏的所有美好事物。
2)A、B为反义关系,如:
(3)我的意思是:该简则简,该详则详;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却简而不详。
(4)陈维辉教授有一个很大特点是藏而不露,厚积薄发,点到为止,惜墨如金。
另外,有一些是联合式合成词拆开进入此格式的,如:来而不往、联而不合、调而不研等。
3)A、B为类义关系,如:
(5)他们的人马众多,希望侥幸一逞,取得朝廷重赏,所以决定对袁宗弟围而不攻,并力来进攻自成。
(6)她瘦而不弱,喜欢跷个二郎腿看书,脚趾头上总是挂着一只摇摇欲掉的塑料凉鞋。
第二类:A、B为心理动词或动词性语素,如“悲、笑、爱、叹、恼”等。例如:
(7)唉,这个时代,爱情都买得到,何况是物件,所以啦,爱而不忍,只得花钱当冤大头……
(8)有一天,龟与兔相遇于草场上,龟在夸大他的恒心,说兔不能吃苦,只管跳跃寻乐,长此以往,将来必无好结果,兔子笑而不辩。
(二)A、B都为单音节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语素
进入这类格式的A、B一般为性质类形容词。如:脆而不生、凉而不寒、大而不空等。一般状态形容词如:火红、滚热、冷冰冰等都很难进入此格式。如:
(9)那酒实在不能与绍兴花雕、加饭相比,淡而不醇,虚有其表。
(10)高档、新潮袜子不仅为青年人所独宠,不少中老年人同样喜爱柔而不滑、贴脚、舒适、不变型、不起皱的袜子。
(三)A、B分别为单音节的动词和单音节的形容词,如:
(11)不标出具体地名的纪实文学,其中有的作品就是“纪”而不”实”的。(12)他一生牢记着幼年时父亲对子女们的教导:“要勤俭,要学而不倦,将来好做大事”,“一切要靠自己,绝不能当二世祖。”
(四)A、B分别为单音节的形容词和单音节的动词,如:
(13)皇族因为有厘定的制式,院门格局便等于是地位的标签,引人注目,京官及阔商富绅的私宅则可以做到“富而不露”。
(14)但是纣王众叛亲离却战而不惧,败而不降,也是顶天的英雄。
在我们检索到的语料实例中,A、B同为形容词或同为动词的情况要远远多于A和B分别为形容词或动词的情况,并且当动词和形容词互相搭配时,动词多为动作性较强的动词。
2.“A而不B”格式的句法功能
在这一格式中,“A而不B”常以词的形式出现在句子中,它从功能上讲是一种谓词性短语,具有描写和评述的作用。它在句子中主要的语法功能是充当谓语,也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各种句法成分,还可以在句子中并列对举使用,甚至可以单独成句。
2.1 “A而不B”格式做谓语
“A而不B”格式的主要功能是做谓语,在搜集到的语料中,“A而不B”格式做谓语的例句占了绝大多数。例如:
(15)剧作家吴祖光、画家吴冠中与法国文学专家罗大冈皆笑而不答。
(16)可孟小冬继而不传,最后绝迹红毡,使千万戏迷翘首空望。
这两例中的“笑而不答”、“继而不传”都是充当句子的谓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充当谓语时,后面都不带宾语,也不能出现补语,并且主语都是施事成分。有不少“A而不B”格式做谓语时,常可以用“是……的”来强调此格式的语义,并且此时,格式前面常常有“还、总是、也、一直、都”等一些表示时间、频率的副词修饰。如:
(17)“抛光”这最后一道“工序”固然可贵,但若木料或金属本身的质地不好,恐怕也是“抛”而不“光”的。
有一些格式做谓语时,后面可以跟动态助词“了”,表示因前面的情况发展导致出现了后面新的情况。动态助词“着、过”一般不能加在格式后面。如:
(18)可恰恰因此,使得一扇扇门窗的“透明”变得“明”而不“透”了。
有的时候,做谓语的“A而不B”格式还可以用在致使句中,范晓(2005)曾指出:“使字句的前段一般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一个事件,后段主要表示人的心理感情或生理感觉。”如:
(19)但在前四题中,他对与人生幸福密切相关的问题,包括爱情和婚姻、家庭、友谊、社会生活,作了生动剔透的论述,令人读而不倦。
上述格式实例中了致使句,使句意显得顺畅温和并且表达了说话人一种特定的心理感情。
2.2 “A而不B”格式做定语
众多语例表明,在句子中充当定语也是“A而不B”格式的一个主要语法功能,尤其是当A、B是由形容词构成的格式时,其定语类型属于评述描写性定语。绝大多数情况下格式和中心语之间都用结构助词“的”来连接。例如:
(20)四周墙上挂着一些散发着墨香的国画,有艳丽脱俗的牡丹,有娇而不媚的芙蓉,有清新淡雅的荷花……
作定语的“A而不B”格式不是用来限制后面的成分,而是对之起了描写和评价的作用。例如:
(21)他亲自参加研究,攻克了世界纺织科学尚未解决的难题,生产出了滑爽柔软、高雅华贵,凉而不寒、温而不热的高档产品。
2.3 “A而不B“格式做状语
“A而不B”格式作状语时,受修饰的成分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状语多属于性状状语,此时,”A而不B”格式表示发生动作的状况状态、方式以及动作者的神情、态度等。例如:
(22)作为一名作家,刘先平二十年来锲而不舍地在同一题材作品的领域苦苦探索,难能可贵。
(23)他微张着血色不足的嘴唇,用一种冷漠的、略带沉郁的目光视而不见地望着前面。
一般而言,作状语的“A而不B”格式和中心语之间都会出现结构助词“地”,它是确定“A而不B”格式作状语的标志。充当状语的“A而不B”格式,在语义上指向主语,“A而不B”格式被置在状语的位置上,起到对主体的一种表述作用。
2.4 “A而不B“格式做补语
“A而不B”格式作补语时,多描述事物的情状,一般作情态补语,并且补语前面都出现形式标志“得”。在我们检索到的例句中,当“A而不B”格式充当补语时,其中心常是动作性动词,表示动作的某种状态或结果。例如:
(24)这一记载中国知识分子在十年动乱期间遭遇的著作,写得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句句真话,值得一读。
(25)那场戏,苏铃穿着睡裙式衬衣,外还加睡袍,是性感但不故意暴露,导演拍得美而不淫。
综上可见,“A而不B”格式作补语时,在表达功能上是句子的信息焦点,具有表现力强,能突出句子的表达重点,生动的描写动作状态的作用。
2.5 “A而不B“格式做主语
“A而不B”格式作主语时,谓语部分通常是下列几种情况:
(一)谓语部分是由表示“判断、诠释”义的动词充当,对主语进行判断和说明。常用的动词有“是”、“为”、“非”等。例如:
(26)还是孔夫子说的好:“老而不死实为贼……”
(二)谓语部分是能愿动词:会、要等。例如:
(27)思而不决会后悔。
(三)谓语部分是行为动词如“表现”等。例如:
(28)他们的“垄”而不“断”表现在仍有四家,而且拥有全市一半以上用户的电信局寻呼台。
2.6 “A而不B“格式做宾语
根据检索到的语料,以“A而不B”格式作宾语的情况主要有两种:
(一)动词为判断动词“是”,例如:
(29)一生在艰苦的环境下面挣扎着,结果常是“穷”而不“愁”,所谓潦倒也就是麻木的意思。
有时也可省略判断动词“是”,例如:
(30)小的骂大的“老而不死”,大的骂小的“败家祸根”。
(二)动词为能愿动词要、能等。例如:
(31)法律要备而不繁,简明扼要,便于群众把握。
2.7 “A而不B“格式单独成句
“A而不B”格式可以单独成句或者充当复句中的某一分句。例如:
(32)所以日本人的厚黑学越讲得好,将来失败越厉害。何以故?黑而不亮。
(33)如同军队打仗一个理儿,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战而不备。
例(32)中“黑而不亮”单独成句,例(33)中“备而不战”充当选择复句中的前一分句。
2.8 “A而不B“格式充当兼语后面的谓语成分
“A而不B”格式出现在“使令”或兼语句中时,主要充当兼语后面的谓语成分,表示“使令”类动词的结果或目的。例如:
(34)日本正是由于把节俭作为一种信仰,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才使日本人“富而不乐”,始终保持一种“贫国心态”和“危机意识”。
(35)希望市场管理部门管管假打折的商家,营造“购物净土”,使市场价格活而不乱。
2.9 “A而不B“格式充当句中的并列成分
语法分析结果表明,“A而不B”格式可以和“A而不B”格式连接或与其他词或短语组合在一起,并列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统计表明,“A而不B”格式在句中充当句子的并列成分是较为常见的句法现象。
(一)充当并列主语,例如:
(36)但他有自己的看法:工作有布置无检查,摆花架子,说而不办,抓而不实,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在党政机关的突出表现。
(二)充当并列谓语,例如:
(37)在漫长的岁月里,两国的高僧贤人不畏艰难险阻,辛勤跋涉,求法译经,笃而不辍,在世界思想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三)充当并列定语,例如:
(38)这样,“朦胧”意象就再不是迷离莫测的神秘禁区,而是反映了晚唐诗坛经过艰苦艺术探索之后所达到的一种新的境界,一种对“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艺术境界的追求。
(四)充当并列宾语,例如:
(39)有道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梁有志越是矢口否认自己谙医,求医的人越觉得他医术非凡,藏而不露。
(五)充当并列状语,例如:
(40)另一方面,剧作又隐而不发、含蓄有力地触及和揭示了许多深层的社会问题与现实问题。
(六)充当并列补语,例如:
(41)6月的骄阳,在浩瀚的雪原中竟懒懒慵慵温柔起来,骄阳和白雪共处,天气也变得中和,冷而不寒。
综上,我们发现能进入格式的A、B在语法性质上是同类的,即A、B都是谓词性的形容词或动词。根据对现实语料的统计以及对格式充当句子成分的情况的考察分析,我们认为该是属于具有很强评价性和描述性的谓词性短语格式,并且发现,此格式能充当句子中的各种句法成分,亦可以在句子中并列对举使用,甚至还可以独立运用。
3.小 结
首先,我们通过考察发现,可以进入“A而不B”格式中的“A”、“B”种类繁多,在词形上,A、B既可以是语素,也可以是词或者短语;在音节上,A、B可以同时为单音节或双音节,也可以为A是双音节,B是单音节,或者A是单音节,B是双音节;在A、B的同质性上,A、B可以不同,即为“A而不B”格式,A、B也可以相同,为“A而不A”格式;在A、B的语法性质上,A、B只可以为谓词性的语素或词,而不能是其他性质的语素或词。
其次,我们探究了“A而不B”格式的不同句法功能,指出此格式是属于具有很强评价性和描述性的谓词性短语格式,能充当句子中的各种句法成分,亦可以在句子中并列对举使用,甚至还可以独立运用。
参考文献:
罗耀华 2002待嵌格式“不A不B”的认知研究,《江汉大学学报》第3期
邱冬梅 2005“A而不B”式短语探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张 斌 胡裕树 1989《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