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雷”族新词探微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雷”族新词探微

时间:2023-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言模因论视角下“雷”族新词探微_对外汉语研究与探索语言模因论视角下“雷”族新词探微刘 坤提 要: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本文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探讨了“雷”族新词词汇模因的形成过程、语用特征、传承规律及其原因,以期为新词语研究开拓新的空间。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雷”族新词更能反映出语言变化与发展的最前沿的信息。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雷”族新词探微

刘 坤

提 要: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就是样本基因,以它为样本产生更多新的个体。语言模因可以出现在语言不同层面,其中词汇模因是最活跃的一环。本文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探讨了“雷”族新词词汇模因的形成过程、语用特征、传承规律及其原因,以期为新词语研究开拓新的空间。

关键词:语言模因 词汇模因 “雷” 新词

与相对稳定的语音和语法体系相比,词汇更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是语言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新词作为社会生活的晴雨表,不仅最直接见证了科技的发展,而且也最真切地见证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领域的巨大变化。因此,新词的研究对于文化的传承以及语言演变和发展规律的揭示都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新词语不断涌现,而在过去不久的2008年,一批“雷”族词语忽然涌现且呈激增趋势。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雷”族新词更能反映出语言变化与发展的最前沿的信息。本文把“雷”族新词这一语言现象置于语用学的视野之中,用新兴的语言模因论加以考察,以期对新词语的研究有所裨益。

1.语言模因论

模因论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因模仿基因而得名,模因论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该术语是由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Richard Dawkins(1976)首次提到。之后,此概念受到许多学者(Richard Brodie,1996;Aaron Lynch,1996;Susan Blackmore 1998、1999)的关注。他们对模因的含义、类型、特点及传播规律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考查,为建立解释文化进化的新理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短短三十年里,国外模因的研究已经涉足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语言学等不同学科领域。何自然、何雪林(2003)将该理论引入,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之后很多学者也逐渐介入,不断有文章见诸报端。

语言和模因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Blackmore从追溯人类语言起源的角度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她把语言的产生归因于模因和基因的双重选择。当人们开始相互模仿的时候,模因就产生了。在模仿过程中,高质量的模因在竞争中存活下来并在人脑中形成一个相对恒定的模式。当这种模仿变得大众化的时候,它就逐渐对人类基因产生一种自然选择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就会被改变,以便提供适应模因演变的平台来形成强势模因。何自然也指出,这种模因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总之,语言是模因传承的主要媒介。另外,Blackmore还指出,一种语言的生命力部分程度上会依赖语言模因所呈现出来的复制能力。也就是说,模因也会影响语言的稳定性。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加强,语言内部各种方言相互碰撞以及各种语言相互接触越来越频繁,这样来自其他方言或语言的程式型表达模因不断被改进,它们不断对本族语形成冲击、影响甚至同化。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语言模因及其复合体为了生存和自身地位不断竞争,以便被接受和采用。语言模因可以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出现,包括词汇、句子甚至语篇。词汇模因指语言模因以词语的形式复制和传播。在下文中我们将用具体实例“雷”来分析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以便为语言模因论提供一个很好的例证。

2.“雷”词语模因形成过程分析

2.1 雷”的基本义和新生义

“雷”是一个早已有之的词语,而现在出现了新的用法,成为一个新词。它属于旧词新用。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我们发现没有任何一条是解释“雷”的新用法的。为了更好地界定新词“雷”的含义,我们应该先了解其来源。“雷”一开始并不单独使用,它来源于“雷到”。“雷到”是出自江浙一带的词汇,发音lei dao,指听到别人的话很惊奇或难以理解,类似现代词汇“晕倒”、“无语”等意思,由于打字习惯而出现“雷到”这样的词汇,而为了简便,很多人直接写作“雷”。随之由于大众传媒的作用,“雷”在网络上流行起来,并且由于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强势作用,“雷”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话语,于是“雷”风潮盛行起来,炽热于时下一切“可雷”之物。下面我们从具体语料中找出有代表性的10例,根据其意义的差异归类如下:

A.“雷”首先指让人感到极度害怕、震惊。如:

(1)看到那个猥琐大叔的笑容,我感到很雷。(腾讯网)

(2)想起古代的那些酷刑,让人毛骨悚然,太雷了。(腾讯网)

B.“雷”还具有搞笑作怪的意思。

(3)芙蓉姐姐要开个人演唱会了,好雷人呀。(搜狐网)

(4)雷死你———秦始皇的QQ号码被发现。(搜狐网)

C.“雷”也有褒义的用法,是指一种赞叹,一种崇敬。

(5)郭晶晶把那套动作演绎的如此完美,太雷了。(搜狐网)

(6)这次考试他竟然是满分,太雷了。(搜狐网)

D.“雷”还有让人尴尬、无语、无比纠结的意思。

(7)有个女性朋友竟然在我的QQ空间留言:“我怀孕了!”我被彻底雷倒。(天涯社区)

(8)有一次,小王打开盛着肉的盒子,发现里面满是苍蝇,他彻底被雷倒。(天涯社区)

通过语料,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微妙的、不可捉摸、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都可以用“雷”表达,于是“雷”表达出人们想说又说不出的感受,在日常话语中有着特殊的功能。这一点不同于传统的“雷”,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些感受都带有震撼性,对人产生强烈刺激,说明它又和传统“雷”带给人们的恐惧、震撼存在着联系,因此,人们在表达上面的那些感觉时选择了“雷”,而非其他字。

2.2 新词“雷”的使用情况和搭配分析

为了清晰地展现新词“雷”的使用情况和搭配模式,我们从搜集的语料中随意抽取30个条目,由于大众传媒是词汇传播的主要载体和渠道,所以我们的语料主要来源于网络、报纸、杂志以及人们的日常用语,这更有说服力,现归纳如下:

A.“雷”作为名词:

(9)雷帖网是制雷、埋雷的大户。(腾讯网)

(10)对于胡旭东这样的人来说,雷的世界观,也就是猥琐世界观,是他们对世界的一种“偏移”,可以把世界看做一个“雷”区,挖“雷”和触“雷”就是找乐子。(新浪网)

B.“雷”作为动词

(11)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就要雷一雷。(腾讯网)

(12)雷奥运———恐怖分子的跳水表演。(新浪网)

C.“雷”作为形容词

(13)太雷了:漂高MM牵着母猪公然逛街(IDO社区)

(14)超雷的手机广告。(雷帖网)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新词“雷”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用法,从句法成分上说,名词主要做宾语,动词主要是谓语中心,而形容词主要做修饰语。作为名词的“雷”,其搭配模式和旧词“雷”基本一样,我们需要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判断它是新用法还是旧的用法。作为动词的雷,我们通过查看搜狐网、新浪网、腾讯网等主流网站上的100条语料显示,它是一个及物动词,后面一定要出现宾语。作为形容词的雷,前面一般要有修饰成分,如上面例子所示,“太”、“超”等。我们通过对主流网站、报刊的500条语料调查显示,“雷”的用法中大约有360条是形容词的用法。由此可见,“雷”的形容词用法占大多数。

2.3 “雷”模因复制形式分析

第一,语音复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联系的加强,语言接触更加频繁。新词“雷”的语音来源于浙江温州。在那里,发音[lei tau]是指听到别人的话很诧异、很惊奇或者难以理解,类似现代词汇“晕倒”、“无语”等意思。而由于打字习惯,人们直接打出“雷到”,于是就产生了“雷”这个词。也就是说,此“雷”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那个“雷”了,它只是借用了“雷”的音,将其复制过来表达新的意义。因此,在普通话和方言接触中,普通话“雷”的发音作为模型被复制,用来表达一个新的意义,这是典型的语音复制。

第二,语义复制。温州方言中,[lei tau]是指因受某种刺激,晕倒、无语等,而传统的“雷”,也会让人产生类似的效果,比如,突然一声巨雷,把大家震得鸦雀无声。这些感受都是相对具体的,没有现在的“雷”所表达的那种微妙的感受。而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新词“雷”以其为模因进行复制,使具体与抽象的意义融合在一起,用一个“雷”字表达出让人尴尬、无语等意义,这是属于语义模因复制。

第三,结构复制。新词“雷”的结构复制究竟是怎么进行的呢?下面我们用语料加以分析:

(15)埋雷 踩雷 制雷 防雷 布雷 触雷

(16)雷人 雷奥运 雷一雷 雷死你 雷到

(17)太雷 超雷 巨雷 特雷 一级雷 越来越雷 真雷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A组中,“雷”是名词,做宾语;B组中,“雷”是动词做谓语中心语;C组中,“雷”是形容词,做修饰语。由此可见,“雷”可以做宾语、中心语、状语等成分,这正是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句法结构的模仿,因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在话语中也可以做这些成分,也就是说,“雷”在结构中是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模因,对其结构进行了复制而具有了现在的结构搭配。

2.4 新词“雷”的语用特征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把“雷”的语用特征归纳如下:第一,使用的广泛性。现在很多感受几乎都可以用“雷”来表达,比如恐惧、激动、兴奋、恶心等等。这体现了其使用的广泛性。第二,特效性。当你有一种感受无法用已有的词语表达时,用“雷”完全可以表达。这体现了“雷”独特的语用价值,即表达出人们想说又说不出的感受,具有其他词汇不具备的语用功能。第三,模糊性。因为它的广泛性和特效性而造就了其模糊性。由于使用的范围很广,人们很难将其定位,它的语用范围到底多大;由于其特效性,表达出人们难以名状的感受,所以人们自己也不很清楚“雷”的确切含义。第四,极强的派生性。由于本身的模糊性导致其较强的派生性。既然它的使用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位,那么在使用时也不会有太多的约束,可以用在前,也可以用在后,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派生出很多新用法。

2.5 新词“雷”的模因形成原因

第一,社会因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个词语在流行之前都经历了一个被创造、选择、接受的检验过程。关于“雷”族新词形成的社会原因,我们认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出现,为了迎合人们解释和表达新事物的需要,而出现新的词语模因。另一方面,语言内部各种方言的融合,对新词语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某些方言词与人们的认知和情感需求相一致时,将会通过词汇模因不断被复制。

第二,语言因素。语言体系本身对新词汇模因的形成和复制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一些词语失去了新颖性和生命力,这样就失去了表达的效率。为了完善语言的表达体系,在不违反语言的经济性原则的前提下,人们会通过移植、嫁接、借用、创造等方式来补充新词汇。语言通过操控语言的人来完成语言的新陈代谢的过程,通过自身调节对一些词汇缺口进行填充,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词汇模因也随之形成,从而完成语言自身的升级换代。

第三,心理因素。大众追风的心理也促进了语言模因的迅速传播。如今,大众传媒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贴切表达某种思想或生活状态的新词频频出现在媒体中,对人类大脑产生刺激,导致人们不断模仿。经过不断地自我心理调适,词汇模因就会形成,正是媒体的引导,让人们把“雷”族新词当成一种语言时髦,不自觉地模仿使其被广泛地复制、传播。

3.结  语

语言模因是语言信息传播的一个基本单位,它可以通过非遗传的方式进行复制和传递。在词汇层面上,它以词汇模因形式出现。通过考察“雷”族新词的结构、搭配、语义和语用特征,我们发现“雷”词语模因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和社会发展、语言自身的变化以及人们的心理调适等因素密切相关。“雷”族词语模因的复制和广泛传播是语言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互相接触、交流与融合的结果。语言模因论给我们呈现了一种新的视角,从而鼓励我们从新的角度思考语言的变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Dawkins.R.1976 The Selfish Gene,《New York:OUP》第2期

栗 爽 2007“套牢”语义扩展探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王 颖 2007“八卦”新义项的多角度探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何自然 2005语言中的模因,《语言科学》第6期

何自然 何雪林2003模因论与社会语用,《现代外语》第2期

叶蜚声 徐通锵 1997《语言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于全有 裴景瑞 2007“晒”族新词与社会文化心理通观,《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张 斌 2006《新编现代汉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