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直”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

“一直”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

时间:2023-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直”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_对外汉语研究与探索“一直”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李士军提 要:“一直”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副词,在双音化的作用下于五代时期成词。空间-时间隐喻在“一直”的语法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一直1”产生后,单音节的“直”继续在语言中使用,其与“一直”的主要差别在修饰对象的音节上。“一直1”的产生标志着“一直”正式成词。这两例的“一直”已经不同于例至的“一直1”。

“一直”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

李士军

提 要:“一直”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副词,在双音化的作用下于五代时期成词。空间-时间隐喻在“一直”的语法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一直”成词后,受空间-时间隐喻作用,发展出表动作或状态持续不变的“一直2”,沿着空间位移-时间位移-心理位移的轨迹,逐步发展出强调所指范围的“一直3”。

关键词:一直 词汇化 语法化 隐喻

1.古汉语中的“直”

“直”在甲骨文中作img36,从一竖,从目,像用眼直看,即直义。[1]可见,“直”本是个会意字,表示“以目视悬,测得直立之意”。②后发展出“顺着一个方向、不拐弯”、“径直”、“直接”、“正直”、“笔直”等意思。在先秦的文献中,我们发现“直”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的用法已经是“直”比较固定的一种用法了,因此,我们认为“直”在先秦已经虚化为副词了,至汉代则更为典型。

(1)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楚辞·远游》)

(2)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汉·司马迁《史记》)

(3)初成王登台,临后宫,宫人皆倾观,子瞀直行不顾,徐步不变。(汉·刘向《列女传》)

2.“一直”的词汇化

尽管在五代以前有很多“一”与“直”连用的例子:

(4)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河曲。(《尔雅·释水》)[2]

(5)六年三月甲申,日于兰云中薄半晕,须臾过匝,日东南晕外有一直,并黄色。(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

但是这些句中的“一直”都还没有真正成词。直到《祖唐集》中我们才发现下面的用例:

(6)赵州落后到投子,便问:“死中得活时如何?”师云:“不许夜行,投明须到。”赵州便下来一直走。(五代·释静 释筠编《祖唐集》卷第六)

这里的“一直”在句中用在动词“走”之前作状语,修饰“走”,表示“顺着一个方向不拐弯”,可以看作一个副词。这个意义的“一直”我们记作“一直1”。

汉语史的知识告诉我们,复音词的大量产生是中古时期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特点,上古词汇以单音为主,到了中古,就口语而论,复音词变得逐渐占有优势了。不少单音词,在中古往往有双音词可以代替。这一点,从魏晋以后学者对上古书籍所作的注疏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②上文我们讨论过,“直”在先秦就有“径直、直接”义并在后世一直沿用。

由于“一”具有非常丰富的语义,其中有表示“同一、专一”等与副词“直”相关的义项,在双音化大环境的影响下,“一”得以与“直”组合使用并对“直”的语义进行修饰强调,这样,“一直1”就产生了。任学良(1981)认为,“一直”从造词法上看是主从式(偏正式),并且认为“一同、一味、一概、一共、一并、一齐、一直”等词中的“一”都有修饰后面词素的作用,表示“共同”、“整个”等意思。在“一直1”产生后,单音节的“直”继续在语言中使用,其与“一直”的主要差别在修饰对象的音节上。

(7)当官之法,直道为先。其有未可一直向前,或直前反败大事者,须用冯宣徽惠穆秤停之说。(宋·吕本中《官箴》)

这里的“一直”与“直”在语义和句法上都没有差别,仅有的差别在于被修饰的成分一个是双音节的,一个是单音节的。

至宋朝,语料中的“一直1”渐多:

(8)至浚仪桥之西。禦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宋·孟元老《幽兰居士东京梦华录》卷之二)

(9)其意欲先认杀黄嵬大山脚下为界,却要一直向东,包占古长城以南地土南北三十余里。(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六十五)

这些用例中的“一直”都表示“顺着一个方向;不拐弯”。“一直1”的产生标志着“一直”正式成词。

3.“一直”的语法化

“一直”在五代成词以后,首先表示的是“顺着一个方向;不拐弯”,用在动词性成分前作状语。它刚一成词就是一个副词,从语义上来看,表示的是比较具体的空间域的含义,整个句子有明显的“位移”义,表示从某一点“顺着一个方向”向另一点移动而“不改变方向”。

3.1 从“一直1”到“一直2

在进一步的语料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语义发生了虚化的“一直”。

(10)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宋·邓椿《花继》卷三)

(11)丹谷生神水,黄庭有太仓,更无饥渴想,一直抵仙乡。(宋·石泰《还原篇》第十五章)

例(10)表示的是空间的范围,尽管这里的“起”也作一个动词用,但是语义已经比较抽象,后面所接的“至顶”表示范围,“从地一直起至顶”指“墨竹”贯穿整个画面,从底边至顶端。例(11)中,“抵”,《广雅·释诂一》:“抵,至也。”这里的“抵”也不表示具体的运动,“仙乡”是一个终点,整个句子同样是表示一个空间的范围。这两例的“一直”已经不同于例(7)至(9)的“一直1”。但是由于它们的语义还在空间域,整个句子的仍然有“位移”义,只不过这种“位移”不是一种现实性的位移义而已,所以我们仍然把这里的“一直”看作“一直1”,但是与典型的“一直1”有差异,可以看作是非典型的“一直1”。

我们在稍晚的文献中检索到了进一步虚化表时间域意义的“一直”。

(12)恐是元初受得气如此,所以后来一直是如此。”(宋·朱熹《朱子语类》)

(13)一句良言说与你听着:你若是执性愚顽不从我教,引孙也,我着你淡饭黄齑,一直饿到你老。(元·武汉臣《散家财天赐老生儿》)

这里的“一直”不再表示“顺着一个方向;不拐弯”的意思了,其语义进一步虚化,整个句子不再有明显的“位移”义。例(12)表示在“后来”这一时间域内“如此”的状态特征持续不变;例(13)的“一直”后有介词短语“到你老”搭配,表示一个范围,但是不同的是例(10)、(11)的范围是一个空间的范围,而例(13)中表示的范围则已经更加虚化,表示的是一个时间的范围,指“我”将“着你”保持“淡饭黄齑”这一生存状态在“到你老”这一时间域中持续不变,也就在这一时间域中持续“饿”这一状态特征。像例(12)、(13)中的“一直”,表示动作持续不断或状态持续不变,我们称之为“一直2”。需要说明的是,“一直2”出现以后,“一直1”并没有消失,而且还仍然在使用中占强势地位,在宋元包括至明朝的文献中,“一直2”的用例还非常少,可以看出,这时“一直2”的地位还不是非常稳固,需要在语义、语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进一步定型。

3.2 “一直2”的定型

在明朝的语料中,“一直”开始大量出现,这些“一直”大部分都是“一直1”:

(14)这鹿带箭负疼,没魂的乱窜,一直赶到山下田畈里。(明·方汝浩《禅真逸史》)

(15)当直的叫轿夫打轿进院,王氏上了轿,一直的抬到高府中来。(明·冯梦龙《初刻拍案惊奇》)

这些用例中的“一直”,表示的仍然是“顺着一个方向”,只是在主观化的作用下,虽然说话人用“一直”强调“顺着一个方向”,但是在实际的语境中表达的往往不是非常严格的“不拐弯”,而实际表示的是“以某个目的地作为方向,并且不偏离这个目的地”。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理解为说话人用“一直”强调“总的方向没有改变”,尽管运动中途可能偏离既定的方向,但是这种偏离应该是为了最终到达既定方向的。所以,我们认为这里的“一直”也都是“一直1”。

在语料中我们还发现一些很难判断是表示“运动方向”还是表示“在某一时间内动作持续”的用例:

(16)俺两把板斧久未出手,也苦够了。今番一直杀将去,把这班狗官狗将杀个尽绝,杀得手顺时,索性把赵老儿也杀了,扶俺哥哥做个皇帝,好使日后清静。(明·梅寄鹤《古本水浒传》)

(17)红香无奈,只得依了主母。一直问至州衙前。(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

例(16)既可以看作是“杀”这一动作在“今番”到将来某个时间内的“持续”,也可以看作以“这班狗官”甚至是“赵老儿”作为目标来“杀”,很明显这里的“杀”隐含“位移”的语义特征。例(17)则更倾向于表示在到达“州衙”前这段时间内动作“问”的持续。

我们知道,运动一定是在某个时间里的运动,“一直1”经常用在谓词性词语前表示该谓词表示的动作沿着某个既定的方向运动,就很自然地可以引申出这个谓词性词语表示的动作在“到达目的地之前”这个时间域内是“持续不变的”。比如例(16)就是过渡的情况,而例(17)就更倾向于表达特定“时间域”内的动作的持续了。也就是说例(17)的“一直”已经具有比较明显的“一直2”的性质了。这里的“一直”再进一步虚化,就成为典型的“一直2”了。

(18)过去承蒙你借给我路费,我一直铭记在心,不敢忘记;不过我现在仕途萧条,俸禄微薄,但老朋友远来,岂敢辜负恩德?(明·瞿佑《剪灯新话》)

(19)我女儿卧病在床,到如今已经一年了,一直茶饭不进,连翻身也要人扶靠,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情?(明·瞿佑《剪灯新话》)

这两个用例中都有表示时间段的词语与“一直”搭配,明显地表示在“某个时段内”动作的持续,强调的是时间。如例(18)的“过去”,例(19)的“到如今”。同时我们发现时间提示在后的用例:

(20)不意自立春后,总是雨雪连绵,一直到正月,没个好晴天。(明·佚名《明珠缘》)

这时的“一直”已经比较虚化,经常表示特定时间域内动作的持续,我们认为这时的“一直2”最终定型。

3.3 “一直3”的产生和成熟

“3.1”中我们曾讨论过“一直1”中有一类发生虚化了的情况,如例(10)、(11),这样的“一直”表示的是一种空间的范围。

我们在分析语料时还发现“一直”用于表示时间范围的现象:

(21)其余的毒蛇、飞蛇、蝮蛇之类也死了无数,腥臊污秽的气味,一直到现在仍然没有消失。(明·瞿佑《剪灯新话》)

(22)一直到了年边,三个女儿家才假意来说接去过年,也只是说声,不见十分殷勤。(明·冯梦龙《二刻拍案惊奇》)

这里的用例中所到达的目的地已经是一个纯时间概念。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总是通过意义相对具体、结构相对清晰的概念去理解意义相对抽象、结构相对复杂的概念。跨语言的研究也表明时间的认知和表达需要空间认知和表达为基础。“一直”已经从强调“空间的范围”延伸至强调“时间的范围”。当然,这时的“一直”还与“一直2”存在诸多纠葛。

在清末的文献中,我们发现下面的用法:

(23)公子随即又把那女子怎的扫除了众僧,验明了骡夫,搜着了书信这些情节,一直说到赠金、送别、借弓的话,讲了一遍。(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24)于是跪下来,把自从算命先生代他算命供起,一直供到昨夜之事,当堂画了供,便收了府监。(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例(23)的“一直”强调了“说”的范围,例(24)强调了“供”的范围。在这些用例中,都有“V到”与“一直”搭配,表示一种虚拟的或者说是心理上的“位移”,我们认为这样的“一直”是表示强调范围的“一直3”的雏形。

当强调的范围进一步抽象化,“位移”义更加虚化,仅仅表示一种范围时,我们认为“一直3”就真正成熟了。

(25)城隍庙里自从城隍老爷起,一直到小鬼土地,一齐都有烧化。(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26)却说拉达将参案底稿取出,过道台接在手中一看,只见上面自从抚院起,一直到佐杂以及幕友、绅士、书吏、家丁人等,一共有二十多款,牵连到二百多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一直3”往往以“从A一直到B”的格式出现,这里的“一直”在“从A一直到B”这一格式中强调范围,义指该格式所指范围两个端点内事物都具有某种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可以是动作行为,也可以是性质状态。

4.小  结

根据我们的研究,“一直”最早产生于五代时期,其直接来源为“直径直”的双音化。“一直”产生后首先与“直径直”同义,在宋元时期与“直径直”共同使用。明朝时,“一直”逐渐取代“直径直”并且自身发生语法化,“一直2”定型。以“一直1”表示空间运动的“位移义”时,必然产生运动的空间范围,受隐喻的作用,“一直1”逐渐虚化,开始表达时间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而表达虚拟的、心理的“位移”,这样,表示“强调范围”的“一直3”在清末得以产生。“一直”的成词及语义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说明:

img37

现代汉语中,“一直1”、“一直2”、“一直3”同时共存,是“一直”语义不同发展阶段的沉积,它们共同为现代汉语交际服务。

参考文献:

高景成 2008《常用字字源词典》,北京:语文出版社

关 键 2002“一直”“总”“老”的比较研究,《汉语学习》第3期

罗竹风 1986《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任学良 1981《汉语造词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向 熹 1993《简明汉语史》(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中舒 1988《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注释】

[1]高景成2008《常用字字源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②徐中舒1988《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2]《汉语大词典》注释为“顺着一个方向”,我们认为这里的“一直”还没有成词。“一曲一直”指“(河道)有的部分曲,有的部分直”。②《尔雅·释诂》“:骛、务……强也。”郭璞注:“驰骛、事务、皆自勉强。”《诗·卫风·氓》:“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孔颖达疏:“静而思之,身自哀伤矣。”———引自向熹(19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