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交流发言不落俗套方能吸引人

交流发言不落俗套方能吸引人

时间:2023-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交流发言不落俗套方能吸引人交流发言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常常经历的事情,虽最为司空见惯,却不可掉以轻心。第三应不落俗套。换句话说,税研会能否发挥作用,就是要看是否有所作为。我局税研会下设有一个办公室和3个分会。是省局高瞻远瞩,引领着全省地税,自上而下地成立了各级税研会,才使得这一令人遗憾的问题得以逐步解决。

交流发言不落俗套方能吸引人

交流发言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常常经历的事情,虽最为司空见惯,却不可掉以轻心。如果代表单位,反映的是单位的精神风貌;如果代表个人,彰显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因此,紧开口,慢开言,三思而后言,是交流发言应遵循的潜规则。去年12月下旬,省地方税务研究学会召开税收科研工作座谈会,笔者有幸参会发言,由于准备充分,发言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与会代表的认可。如何构思和撰写好交流材料,笔者认为:首先应正确把握好会议的形式和目的。就本次会议而言,既没有经验交流会那么正规,又没有表彰会那么庄严,而是一个宽松和谐、充满理性的会议,因此在构思交流材料时,就应考虑适应这个氛围,即常言说的:“看地头放家私”。其次应充分了解受众。即要认真分析参会代表成分,根据不同层次的受众构思交流发言材料,做到有的放矢。第三应不落俗套。由于这次参会的都是些省局领导和各地州的税研精英,因此要使交流发言吸引人,就要做到观点鲜明、构思新颖、谋篇巧妙。基于这些想法,笔者打破交流汇报材料的惯常模式: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体会、存在问题与建议。而是以体会为载体,把做法和建议巧妙地融会贯通其中而不留痕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与读者诸君一同分享。

——题记

今天有幸参加省局组织召开的税收科研工作座谈会,大家聚在一起畅谈所思所想、心得体会,实属机会难得。下面,我就以《研以致用、甘为人梯,努力营造昆明地税学术研究氛围》为题,谈一谈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有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细细算来,昆明市地方税务研究会成立已将近五个年头。五年来,在省局税研会的引领和具体指导下,我局税研工作越来越受到各基层单位的重视,研究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当然与省局的要求还有差距,与兄弟单位比起来还显得逊色。回顾走过的历程,作为税研会的一员,既有耕耘的辛劳,也有收获的喜悦。我到税研会工作才两年的时间,时间不长,但受益匪浅,体会也不少,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

税研会工作 有为才有位

这里讲的有位,不是官位,也不是职位,而是在单位的地位、在人们心目中的占位。换句话说,税研会能否发挥作用,就是要看是否有所作为。通常情况下,人们总认为研究会只是一个喝闲茶、看闲报、侃闲篇、养尊处优的地方,在单位无足轻重。事实上,税研会的工作只要做好了、做到位了,也是大有可为的,不仅能得到单位领导的重视和认可,而且能得到大家的关注、爱护和支持。

我局税研会下设有一个办公室和3个分会。其中,办公室有4名同志,在市局机关部门中是突出的三高:平均年龄高、平均个子高、平均职务高。在办公室的四名同志中,一名负责基建办工作,一名负责考核办工作,实际全心身从事税研工作的只有两位同志;三个分会则按片、由基层单位和机关处室构成,分别由盘龙、安宁、嵩明局牵头开展工作。跟各兄弟单位一样,我局税研会也走过了从稚嫩到成熟的历程,前两年主要是搭班子、建制度、打基础阶段,后三年逐渐步入正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实践中,市局党组和各基层单位的领导都十分重视税研工作,特别在张红霞局长兼会长的亲自领导下,不仅充实了研究会办公室人员,而且在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由市局拨给的经费和各基层单位筹措的会费,保障了研究会工作的正常开展。我们感到,税研会的工作如果没有单位领导,特别“一把手”的重视和支持,就将一事无成,或有成效也不会太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税研会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收入中心和局工作重点,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才有立足之地和生存空间。为此,我们始终坚持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克服人少事多的困难,积极开展地方税收理论课题调研活动,每年组织3个分会按期分片召开研讨会,并组织研究骨干到地州学习,到省外考察,注重增长他们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和需要,制定税收科研成果评审奖励暂行办法,把评审、奖励工作纳入标准化管理;制定研究会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规范财务管理;建立特约通讯员制度,加强与各级的纵向沟通和各部门的横向联系,为税研成果的形成提供源头活水。近两年间,有26篇论文在省局获奖;2005年度,我局被评为昆明市财贸研究会先进单位;2006年,圆满完成昆明市社科联正式批准立项的、有关昆明市社会保险费统征制度的研究课题,得到了专家评审组的高度评价和省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除此之外,2005年,税研会还创办了《昆明地税之窗》刊物,现以出版发行了8期;每年编印一本《昆明地税》资料,现以成书3册;先后编印了《税海扬帆竞风流》、《新昆明建设地方税收服务指南》等书籍,并积极参与《昆明市地方志·地税卷》的编纂工作。通过认真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税研会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同志们的认可,从而在广大干部职工心目中确立了税研会的地位,税研会工作人员每到一处都很受欢迎,税研会不再是“老、弱、病、残”者的代名词。

既埋头工作 又善理论提升

我认为,作为一个单位,不仅要埋头工作、真抓实干,更要善于总结和理论提升。纵观昆明地税自1994年9月成立以来,特别近年来,无论是在依法治税、强化征管、发票管理改革、优质服务、收好税带好队方面,还是在机构重组、资源整合、教育培训、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有益的尝试,客观地说,确实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平心而论,在没有成立税研会之前,见诸于报端,提升为理论的却不多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是省局高瞻远瞩,引领着全省地税,自上而下地成立了各级税研会,才使得这一令人遗憾的问题得以逐步解决。如,我局税研会成立五年来,在各分会、各位理事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关心支持下,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我认为这还不够,还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一个上下联动、各级重视的良好学术氛围。

我们知道,税收调研是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税收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地方税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广大地税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调查研究,坚持把实际工作与理论探讨结合起来。研究中,一方面应注重思考。因为只有思考,学到的知识才能变成自己的学识;只有思考,感性的印象才能变成理性的认识;只有思考,实践经验才能变成自己的才干。另一方面应注重实效。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理论、指导工作,真正实现研以致用、用以促研、研用相长,从而推动地税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普遍撒网 重点拿鱼

近些年来,我局的税收理论研究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一批批研究论文在全省地税系统获奖,这是令人欣喜的。但客观地讲,高水平、高质量的调研论文还不多见。而要提高研究文章的质量,首要的是如何选好题,也就是写什么的问题。选题本身就是一项科研工作,选得是否恰当,不仅仅是一个技巧问题、方法问题,更是一个知识积累、学术水平的问题。选题像打仗一样,主攻方向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攻坚战的成功与失败。有专家说,选题是学术研究的第一要素,题目选对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现在我们一些同志的选题不是太旧,就是太大。太旧,等于放马后炮,劳而无功;太大,写出文章来只能是“宽正面、浅纵深”,不深不透,丝毫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为此,为了提高论文质量,我局税研会:一方面十分注重面上“普遍撒网”的工作,年初就根据年度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编制下发年度研究参考题,从面上协助基层选好题、做好文章,营造上下联动的学术氛围;另一方面,特别强调“重点拿鱼”的手法,要求3个分会,结合各单位自身实际,针对那些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分别开展一至两个课题研究,并安排税研会的同志跟踪问效、具体指导、反复修改。杜绝“岁岁年年花相似”,“重嚼别人嚼过的馍”的论文出炉,确保每年有5篇以上的论文在省局获奖;再一方面,就是有计划地组织集体研讨和写作培训,帮助基层的同志增强写作能力,提高论文质量。

深入实际寻感觉 跳出框框做文章

深入实际搞调查研究,在调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税研工作者创作的原动力和源泉。然而,现在我们的一些同志,包括有的领导,既不深入基层、深入业务一线,又不学习税收理论、进行认真的思考。因此,感到写论文非常难,更谈不上写出好文章,进而工作思路模糊不清,十年一贯制,没有丝毫的创新,疲于应付。要想使单位出现新面貌、跃上新台阶,几乎成了一句空话。

其实,“深入实际寻感觉,跳出框框做文章”,这是进行税收研究,写好研究文章的最基本的方法。另外,有人讲,笔下无情,恐怕连一封普通的书信都写不好。作为税研人员,如果没有对地税事业的忠诚热爱之情,没有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关爱之情,谁都不会在枯燥的理论领域和艰辛的写作实践中去苦苦地探索。因此,税研人员应树立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带头学习、学习、再学习,带头实践、实践、再实践,带头研究、研究、再研究,用实际行动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引领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另外,作为单位领导,更应下决心从事务主义中解脱出来,改变穷于应付的被动局面,下功夫研究讨论新形势下,地税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地税工作;应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唯实、务实、求实,在继承和发扬地税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敢于破除那些与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不相适应的老观念、老框框和老办法,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应重视智力投资,这是因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自主创新的开展,没有智力投资是难以想到、难以想透的,也是干不来、干不好的。因此,各单位都应建立促进税收研究的激励机制,用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税收研究活动中来,把调查研究与改革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分析研究近年来工作实践和调查中,业已发现的一系列问题,从制度上查原因,从改革和创新上找办法,不断促进基层地税机关“执行力”的增强,努力实现地税“二次创业”的目标任务。

用心用情 甘为人梯

无数实践告诉我们,要做好税研工作,除了较深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文字能力外,必须存有一个最关键、不可或缺的要素:用心用情。

我是两年前,从票管所所长的岗位退居二线、来到研究会工作的。那时,同事们都羡慕老郭找到了一个“养老”的好去处。好像研究会就是一个无所事事、浑浑噩噩的地方。事实上,任何岗位都可以施展才华,关键是看你持的什么态度。我有一句“名言”:“改变不了环境怎么办?怨天尤人只会让你生不如死,唯一的出路是:千方百计地培养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但‘汉奸’除外。”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亲官高朋,唯一的选择就只有适应。进而,我又发现,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找到、必须找到一个兴奋点。这样,你每天走进办公室才会充满阳光和愉悦的心情。否则,你就会彷徨、无聊和痛苦。一句话,就是要“用心”去工作,为把工作干好而冥想苦思。比如,为提高写作水平,我们特邀知名人士,为30名基层特约通讯员举办写作培训班,并为他们订阅《做人与处事》期刊,多角度地提高基层的写作水平。

到了研究会后,我主要负责《昆明地税之窗》的策划与编辑工作,凭着对地税工作的眷恋和对同事的挚爱,即使成天价日的伏案修改文章,也乐在其中。为了确保刊物的质量,一首诗歌、一篇散文常常要斟酌三四个小时。今年“五·一”七天长假,为了履行为一位作者的论文提高一个档次的承诺,我整整花了7天的时间、翻阅了20几本参考书刊,才把论文修改好。作者十分满意,我也非常高兴。每当朋友们看到这样的情形时,都会不解地问:“退居二线,怎么比一线还累?老郭,悠着点。”不想、也没有必要解释,一句话:“爱好!”

奇怪的是,当我在研究会崭露头角的时候,人们一直认为我是中文系毕业的高才生。其实,我学的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专业,是地地道道的理科,1998年转业前从事的都是软件工程师的职业,科技成果奖有五六项。那时,大家并不知道我会写文章。这里,我想说的是,无论我们干什么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干好一行,这才是最本质的东西。

我常想,作为一名税研会的工作人员,只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愿做绿叶扶红花的境界,没有干不好工作,干不出成果的。

最后,请允许我套用我今年在第3期《昆明地税之窗》所发表的、《平凡不平庸》一文中的几句话作为结束语:

朋友,……我们的人生实在很平凡,……我们的工作的确很平凡,……我们的生活真的很平凡。然而,平凡也是一种境界:大地平凡,你会惊诧于这平凡上的壮美;季节平凡,你会发现于这平凡间的永恒;生命平凡,你会体味到这平凡中的珍重;税研平凡,你会洞察到这平凡里的价值。我们乐为平凡之辈而不落入平庸之流,虽然不能彪炳史册,为后人仰慕,但我们也无不让人感到一种存在的神圣与尊严。我们仍将用平凡的文明,彰显我们的纯朴;用平凡的忠诚,捍卫我们的灵魂。平而不淡,凡而不庸。这就是作为税研人的我们:一种平凡的形象,一种平凡的风度,一种平凡的境界。

·经验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