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十月革命后最初十年的文化
一、国内战争时期的文化
苏联政府把消除文化落后现象看做是文化领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建立了新的文化管理体系。领导全社会精神生活的任务转交给人民教育委员会手中。人民教育委员的工作由联共(布)要人、文学评论家、政治理论家卢纳察尔斯基主持领导。在地方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人民教育委员会分支机构。接着,联共(布)中央成立了宣传鼓动部,它的任务是加强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
人民教育委员会成立的最初几天起,把保护有重要价值的艺术珍品和历史文物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成立了俄罗斯博物馆与宫殿管理委员会,承担国内150多个博物馆活动的监督工作。吸收许多著名的艺术活动家参加委员会的工作,其中包括画家А.Н.伯努瓦、А.М.瓦斯涅佐夫、В.Д.波列诺夫,建筑学家Р.И.克莱因以及В.А.休科。在他们的参加下实行对私有艺术收藏、影院、剧院和电影企业的国有化。宣布冬宫(爱尔米达日博物馆)、特烈基亚科夫美术馆、美艺博物馆为国家博物馆。关闭了私人出版社,成立了国家出版社(1919年),出版教科书、俄罗斯经典作家的作品和儿童读物等。
1917年的革命和国内战争没有让文化艺术的发展停顿下来,相反,它们对各个创作领域给予了深刻的多层次的影响。文化领域出现了新的倾向。以前出现的未来派艺术家团体和形象派艺术团体宣布自己是革命艺术的代表。形象派诗人在《公社艺术》报上呼吁摧毁文学里的“旧东西”,建立“左翼”艺术。在许多城市开展了无产阶级文化运动。“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是文化教育与文学艺术的组织,产生于1917年秋。“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领导人(А.А波格丹诺夫、В.Ф.普列特尼奥夫等人)认为自己的主要活动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的文化,抵制资产阶级的文化。“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各个艺术社团、学校和电影制片厂吸收广大的劳动群众参加文学、戏剧和造型艺术的创作,在他们之中涌现了不少著名的诗人、作家、画家和演员。“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成员出版了自己的杂志《汽笛》、《无产阶级文化》等等。
苏联文学是1917年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产物。它继承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学传统。19世纪俄国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作家,其中最著名的有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伟大诗人普希金(1799—1837),著名诗人兼小说家莱蒙托夫(1814—1841),小说家果戈理(1829—1852),小说家屠格涅夫(1818—1853),卓越的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1829—1889),擅长于心理剖析、揭示人物内心分裂的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以及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19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列·托尔斯泰(1828—1910)和著名短篇小说家、剧作家契诃夫(1860—1904)等。
苏联时期站在革命源头的文学家有:高尔基(作品有《低层》、《小市民》、《母亲》、《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以及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特写《列宁》),杰米扬·别德内(主要作品《大街》),绥拉菲莫维奇(主要作品《铁流》),马雅可夫斯基(主要作品是诗歌《革命》、《向左进行曲》)等。高尔基则是苏联革命文学的旗手和创始人。
肖洛霍夫(1905-1984)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联文学战线上又出现了一批青年作家,他们的作品有: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1928年),富尔曼诺夫的长篇小说《夏伯阳》(1923年),法捷耶夫的《毁灭》(1924年)和H.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此间出版了无产阶级诗人的诗集,如马雅可夫斯基的史诗《列宁》,А.А.布洛克的抒情长诗《十二个》,А.К.加斯捷夫的书《工人打击诗歌》以及В.Т.基里洛夫的《未来的曙光》。画家К.С.彼得罗夫—沃德金的画《1918年的彼得格勒》以及К.Ф.尤翁的画《新的星球》等作品表现了过去发生的事件。1920年,参加无产阶级文化运动的人约有40万。
革命后的最初几年,文艺生活中一个显著现象是建造纪念碑。1918年苏维埃政权通过了有关宣传纪念的法律,规定拆除1917年以前“为纪念沙皇及其随从”的纪念碑,为革命家、为俄罗斯文化和世界文化活动家兴建纪念碑。新纪念碑的作者有著名的雕塑家Н.А.安德烈耶夫(莫斯科的苏联宪法方尖碑),С.Д.梅尔库罗夫(К.А.季米里亚泽夫纪念碑和Ф.М.陀思妥耶夫斯基纪念碑),Л.В.舍尔武德(А.Н.拉季谢夫纪念碑)。
俄罗斯的知识分子不同程度地接受了1917年的革命和随之而来的政治改变和社会经济改变。占俄罗斯整个人口2.2%的知识分子在社会地位和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有关革命的实质问题、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对于新政权的态度问题在他们当中的看法各有不同。大部分左翼知识分子支持新生的政权,并开始走上了与新政权合作的职业道路,其中有自然科学家К.А.季米里亚泽夫,诗人В.В.马雅可夫斯基、В.Я.勃留索夫等。国家领导人认识到与科学家和艺术家共同合作的必要性并采取措施将他们吸收到国家政权机关中来。
二、新经济政策年代的文化发展
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以及转入实行新经济政策[2],在文化发展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倾向。在社会各领域充分自由的条件下提高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在新的俄罗斯,就有关宗教的问题、知识分子的问题进行了公开的辩论。曾经建立起来的科学社团(哲学协会、历史学协会)的工作活跃了起来。开始出现了新的社会团体——科技的、创作的、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千上万的人参加到帮助革命战士的国际组织中来,参加到工人组织的支援活动以及无线电爱好者协会中来,等等。
自1921年开始,苏联出版大型文学艺术刊物。由列宁倡议创办了《红色处女地》杂志,还出版了《书籍与革命》、《出版与革命》、《西伯利亚之光》、《青年近卫军》、《新世界》、《十月》等全苏及地方文学艺术刊物。这些刊物在指导苏联文学发展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
在国有出版社中,出版了哲学和经济学杂志、文学丛刊和选集、儿童读物和文学教科书。1922年在大的城市里也出现一些私人和集体的出版社,如《往事》、《星火》等。对一部分文娱游艺表演企业(戏剧、杂技等)取消收归国有。约30%的电影院和剧院,戏剧学校转交集体和个人所有。
社会生活的自由化使国家领导人担心,舆论的自由化会导致苏维埃制度的敌人活动猖獗。为了抵制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侵袭,组织起了政治学校、苏维埃党校、共产主义大学[3]。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与资产阶级的唯心论作斗争,成立了战斗的唯物主义者协会(1924年)。从20年代中期,私人出版社的工作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工作一样开始受到了限制。建立了对印刷和出版活动、电影和剧目的监督机制。
三、教育与科学
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目标是扫除文盲工作。1917年10月前,俄罗斯大约有3/4的成年人既不会读,也不会写。特别是在农村和民族区文盲更多。从1918年底起,开始了国民教育系统的建设工作。改造了旧俄的贵族学校、专科学校、教区学校和地方学校。在这些学校建起了全俄统一的(五年制和四年制)劳动学校,取消了学费。
1919年底,政府通过了《关于扫除俄罗斯文盲》的法律。法律规定全体8岁~50岁不会识字和写字的公民学习民族语或者俄语。
建立了全俄扫除文盲特别委员会。与人民教育委员会一起共同领导开展国内居民的识字工作。在城市和乡村为学习识字写字的人们建立起了扫盲点。但是这项工作由于财政资金缺乏,物质基础差,教师不够而变得困难起来。在这种条件下,社会组织在与文盲作斗争的过程中提供了较大的帮助。1923年出现了“打倒文盲”的协会。多达120万人与城市的支援团体联合起来,号召帮助农村掀起学习文化的热潮。
在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加大了对发展教育和扫除文盲工作的拨款数额。1925年政府通过了一项法律,规定在国内实行普及初级教育并扩大学校网络。1926年进行的全苏居民调查统计显示,学会读写的人数大大地增多了。九岁以上的识字公民人数达到了51.1%(1897年为24%),极大地缩小了城乡居民的识字水平差别。
改革涉及了高校,实行了新的大学招生制度,工人青年和农民青年享有上大学的优先权。1919年为了提高对上大学者的教育培养,在各个大学成立了工人系。高校的改革必须促进培养新的工农知识分子。
对恢复国家的科学潜力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创建了一批新的科学研究所。其中,截至今天仍发挥作用的有物理化学所、物理技术所(现在以А.Ф.约飞的名字命名)、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所等。参加新的研究机构的著名科学家有:航空领域的大理论家Н·Е茹科夫斯基、物理学家А.Ф.约飞等。成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后来经过改造成为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分院中心图书馆(从1969年起改为社会科学信息研究所)。国内战争时期,由于饥饿和缺乏资源各个研究所的工作成绩不大。政府通过实行定量配给口粮,提高薪水来改善科学家的日常生活。但是,这些措施并未改变科技干部的艰难处境。直到国内战争结束之后,才有条件重振科学事业。俄罗斯科学院系统设立了一批新的研究所。自1925年起,俄罗斯科学院改名为苏联科学院。
四、文学和艺术
20年代文艺生活的发展很艰难,文艺系统的观点斗争也很复杂。未来派、左翼派、结构主义派文艺家团体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宣言。他们的共同观点是把艺术看做是改造世界的一种手段。与“无产阶级文化”协会[4]断绝关系的作家和诗人(М.П.格拉西莫夫,В.В.卡津,И.Н.萨多菲耶夫等)组织了一个文学联合会“锻造炉”(根据一种同名杂志)。该团体宣布自己是唯一表达革命工人阶级利益的组织。
20年代初分别产生了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与莫斯科无产阶级作家协会。两个组织的领导人认识到,他们所联合的文学家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共产主义的任务方面”。
1923年组建了俄罗斯无产阶级音乐家协会。协会的作曲家们积极在创作中反映与建立新社会有关的主题,音乐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涌现了数以千计的业余合唱团和民族乐队,经常举行大型的音乐比赛。
加入无产阶级创作团体的音乐家、文学家、画家以及电影工作者在自己的创作中竭力反映当代的现实。在各个画展上陈列的作品有Ю.И.皮缅诺夫的画《重工业》和М.Б.格列科夫的《机枪马车》。在列宁格勒舞剧院上演Ф.В.罗布霍夫编导的《红色旋风》,在各个剧院上演马雅可夫斯基的史诗《列宁》。艺术活动家们竭力争取在剧院舞台上的宣传鼓动形式。寻找新的演出剧院在导演В.Э.梅耶霍尔德的剧组中体现得最充分。1925年爱森斯坦导演的无声电影《战舰波将金号》是20年代苏联电影的代表作,在世界电影史上也颇有影响。
叶赛宁(1895-1925)
20年代的许多作家和剧作家开始着手创作国内战争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如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毁灭》,А.Н.托尔斯泰写了《保卫察里津》和《彼得大帝》等作品;А.П.恰佩金的长篇小说《拉津·斯捷潘》和О.Д.福尔什的长篇小说《穿上石衣》。剧作家К.А.特烈尼奥夫的剧本《柳葆芙·亚罗娃娅》为国内战争时期的题材。
著名诗人С.А.叶赛宁和Н.Н.阿谢耶夫在自己的作品中加进了更为丰富的日常生活题材。
截至20年代末,在绝大部分文艺知识分子的创作中牢固地树立了社会主义的创作思想和新的选题。打算从先前对艺术的消极态度中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