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文化生活
一、文化中的意识形态
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国家政权机关从各个方面加强了对发展社会精神生活的领导。文化管理机关的结构发生了改变。文化领域各部门的领导权移交给了专门的委员会(主管高等学校、无线电推广、无线电广播等)。以前在工农红军系统领导岗位工作的А.С.布勃诺夫被任命为人民教育委员。文化的发展开始为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服务。文化建设的问题在党中央的几次大会和全会上进行了讨论。党和国家机关的主要工作是克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肯定马克思主义。在展开的社会政治斗争中赋予社会科学、出版、文学和艺术领域以重要地位。
在苏共中央“关于杂志《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和《共产主义科学院》工作的决议”(1931年)中着重指出了发展社会科学的基本任务,要求从事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克服脱离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落后现象。决议中形成了关于“阶级斗争在理论战线领域尖锐化”的论题。随后,开始在历史、音乐以及文学“战线”寻找“阶级敌人”,指控犯有“反革命破坏”罪的有历史学家Е.В.塔尔列和С.Ф.普拉托诺夫,文艺研究学家Д.С.利哈乔夫。30年代有许多天才的作家、诗人、画家受到了镇压(П.Н.瓦西里耶夫,О.Э.曼德尔施塔姆等等)。
把阶级斗争的方式方法推广到文化领域,对社会的精神生活起到了消极的影响。
二、教育与科学
在战前实施的五年计划期间(1938年开始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继续进行扫除文盲和半文盲、提高苏联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工作。制定了成年文盲学习阅读和书写的统一的教学计划。
1930年被看做是扫盲工作的重要里程碑,苏联已变成为一个有知识的国家。实现了普及初级义务(四年制)教育计划,为学校的建设划拨了大量资金,仅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城市和工人村开办了3.6万多所新的学校,在农村开始发挥作用的学校超过1.5万所。
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任务要求越来越多的有知识、有专业技术的干部。同时,工人的教育水平还不高:他们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只占3年半。没有知识的工人达到14%。在普及对工人教育培养与工人普遍的文化水平以及国民经济的需求之间,形成了很大反差。为了改进对干部的培养,组建了生产培训网:技校、技术知识提高班和讲习班。
采取措施发展了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系统。取消了对“阶级异己分子”在上大学时的限制,清除了大学里的工人系,扩大了高等学校网。截至40年代初,国内已有4600所中、高等学校。实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要求扩大培养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专业干部。自1928年到1940年底,高等教育的专家数量从23.3万增长到90.9万,中等教育的专家从28.8万增长到150万。
30年代反映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发展留给社会的一个感觉是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对祖国历史的意义。苏联人民委员会[5]和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在学校开设人文史课程的决议(1934年)。在这个基础上,恢复了莫斯科大学和列宁格勒大学的历史系。其他的决定涉及对历史学生的培养。
建立科研中心的工作仍在继续,发展了行业部门科学。在莫斯科创办了有机化学研究所、地球物理学研究所、全苏农业列宁科学院。П.Л.卡皮察、半导体物理学家А.Ф.约飞、原子核物理学家И.В.库尔恰托夫、Г.Н.弗廖罗夫、А.И.阿里汗诺夫等人进行了微观物理学课题的研究。К.Э.齐奥尔科夫斯基在火箭技术领域的研究为创立首批试验火箭奠定了科学基础。化学家С.В.列别杰夫的研究使得以工业方法获取合成橡胶成为可能。在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前不久,在А.П.亚历山德罗夫的领导下创建了保护军舰以避免磁性水雷的方法。
在各加盟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各地分别建立了苏联科学院分院和研究所。30年代中期,苏联已有850个研究所及其分支机构。
三、文艺生活
自20年代后半期始,文学和艺术被视作群众性共产主义教育和培养的一种手段。这也说明了在文艺领域加强同“反革命”思想和“资产阶级理论”作斗争的原因。
20年代后半期文学团体的数量扩大了。最有影响的团体有:“山隘”、“左翼文艺阵线”、“全俄罗斯作家协会”、“农民作家协会”、“结构派文学中心”等。上述团体定期召开自己的大会,拥有自己的印刷机构。
几个最大的文学团体成立了苏联作家联合会,该组织的任务之一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在这些年的文学作品中劳动的题材得到了发展,其中包括出版的长篇小说有Ф.В.格拉德科夫的《水泥》和Ф.И.潘菲奥罗夫的《磨刀石农庄》,К.Г.保斯托夫斯基的特写《卡拉博加》和《科尔希达》等等。
1932年联共(布)中央通过了一项《关于文艺组织改革》的决议,根据这个决议,作家和诗人被联合为统一的创作协会(这个协会的成员有2500人)。1934年8月17日至9月1日,在莫斯科举行了有40多个民族的582名代表参加的第一次苏联作家大会。在这个大会上,高尔基作了关于文学任务的发言,他指出:“苏联文学不仅仅是俄语文学,它是全苏联的文学。”大会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通过了苏联作协章程,其中规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作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出发,真实地、历史地去描写现实”。在这次大会上,高尔基被选为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主席,法捷耶夫等被选为苏联作家协会的领导成员。
随着各个创作协会的诞生,文学、绘画、戏剧艺术和音乐艺术得到了发展,出现了一批展示新型英雄人物的精神面貌、在伟大革命事业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人性格形成的小说。如佐里扬于1934—1938年写的《一生的故事》,1935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者对苏联及其他国家的几代青年人产生了巨大的教育作用。
30年代是苏联实行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大转变年代。许多作家都倾心于创作反映新的社会意识、新主人公心理形成过程的作品。如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格拉特科夫的《动力》、爱伦堡的《第二天》(1933)、И.И.卡达耶夫《时间呀,前进!》(1932)等。
许多共和国第一次出现了交响乐队和室内乐团。1932年苏联作曲家协会成立,1936年创建了苏联交响乐团,1937年建立了苏联民间舞蹈团。音乐文化的代表作是Д.Д.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卡捷琳娜·伊斯梅洛娃》、《森林之歌》和《姆倩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1932),肖斯塔科维奇长期任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С.С.普罗科菲耶夫写了著名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和大型歌剧《战争与和平》、歌剧《谢苗·科特科》等。
20年代至30年代之际,文艺界涌现了新一代的诗人、作曲家,其中许多人参加了歌曲的发展创作。歌曲的作者有诗人В.И.列别杰夫—库马奇、М.В.伊萨科夫斯基、А.А.普罗科菲耶夫。从事歌曲体裁的作曲家有И.О.杜纳耶夫斯基、波克拉斯兄弟、А.В.亚历山德罗夫。30年代,Н.С.吉洪诺夫、К.М.西蒙诺夫、А.А.阿赫马托娃、Б.Л.帕斯特纳克、В.А.鲁科夫斯基、Б.П.科尔尼洛夫、А.А.普罗科菲耶夫等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得到了普遍的赞扬。П.Н.瓦西里耶夫的叙事长诗《盐堆》和А.Т.特瓦尔多夫斯基的《春草园》继承了俄罗斯最优秀的传统。А.Н.托尔斯泰、А.А.法捷耶夫的作品成为文学生活中的卓越之作。
提高了对国家昔日文化生活与历史的兴趣。1937年隆重地举行了伟大诗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纪念活动。
30年代是苏联电影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电影的技术与艺术手段发生了重大改革——有声电影诞生了。苏联摄制了第一批重要的有声片,如《走向生活》、《伟大的公民》、《政府委员》、《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带枪的人》以及苏联电影艺术的杰作《夏伯阳》等。С.М.艾森施泰因导演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公》、В.М.彼得罗夫导演的《彼得大帝》、В.И.普多夫金导演的《苏沃洛夫元帅》等历史题材的影片享有很高的盛誉。戏剧艺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各个剧院的剧目中有本国与外国的经典作品,有苏联剧作家Н.Ф.波戈金、Н.Р.埃德曼创作的剧本。艺术家П.Д.科林、М.В.涅斯捷罗夫、Р.Р.法尔科、П.Н.菲洛诺夫等创造了不朽的作品。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国家实行工业化方针促进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形成了苏联式建筑。在各个工厂的附近建立起了带有文化设施、学校和幼儿园等全套服务系统的工人村。一座座文化宫、工人俱乐部和健康中心拔地而起。参加此类建筑设计工作的有建筑学家И.В.若尔托夫斯基、И.А.福明、А.В.休谢夫以及韦斯宁兄弟。建筑师们渴望造就出一些新型的建筑,以符合建设新社会的任务要求。在经过寻找新的表达手段,结果选择了公益性大楼,其外表既像是一个巨大的六角齿轮——莫斯科的鲁萨科夫文化宫(建筑学家К.С.梅利尼科夫),又像是个巨大的五角星——莫斯科的红军剧院(现俄罗斯剧院,建筑学家К.С.阿拉比扬,В.Н.辛比尔采夫)。莫斯科——苏联首都和其他工业中心的改造工程气势宏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