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颜色革命”
“颜色革命”是近几年来国际政治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专指以某种花卉或物品颜色为代表、亲西方特别是亲美国的政权变更行动。“颜色革命”与上世纪东欧剧变时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一脉相承,指的是通过非暴力的柔性改变夺取政权。鲜花、美丽的色彩与天鹅绒一样,都暗示着组织者试图让革命以尽可能“优雅”的方式进行。
格鲁吉亚反对党的夺权行动之所以被称为“玫瑰革命”,是因为反对党领袖萨卡什维利在冲入议会大厦时,手中高举玫瑰花。乌克兰反对党的行动被称为“橙色革命”,其支持者以橙色为标志。在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变动中,反对派来自不同城市,却用同一个手势——握拳表达意愿,握拳形似郁金香花,因此被称为“郁金香革命”。
多数国际问题专家给“颜色革命”下的定义是:美欧国家通过慈善机构、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在独联体国家进行渗透,培育“政治精英”、扶持“反对派”、支持民众以“街头革命”方式夺权,建立亲美疏俄的政权。
原苏联地区“颜色革命”浪潮的出现有着复杂的成因。在全球化背景下原苏联各国“民主化”过程的发展是“颜色革命”形成的政治条件;各国国内严重的贫困、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社会不公等问题是“颜色革命”形成的社会条件;这些国家内部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形成的地区和族群对立是“颜色革命”形成的历史文化条件;美国在原苏联地区大力推动对这些国家政权的“民主化”改造,是“颜色革命”形成的外部条件。在所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颜色革命”一浪接一浪。
造成民众怨愤和不满情绪的根源是贫困、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社会不公等。贫困是大部分原苏联国家的普遍问题。在所有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里,贫困都是发生社会革命的重要背景。格鲁吉亚在苏联解体后发生了雪崩式的经济下降,1994年格鲁吉亚国内生产总值比苏联解体前的1990年下降72%,2002年格鲁吉亚90%~95%的家庭收入处于贫困线以下。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原苏联国家开始的政治进程造就了新的社会力量,培育了新的人文精神,提出了新的政治诉求,形成了新的政治发展空间。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各国的“颜色革命”中,青年组织和团体表现得特别活跃和特别坚决,而且每个国家都有代表性的青年组织,它们在格鲁吉亚是科马拉(意思是“够了”)、在乌克兰是波拉(意思是“到时候了”)、在吉尔吉斯斯坦是凯尔凯尔(意思是“革新之路”),它们起到了宣传发动和冲锋陷阵的作用,这显然不是偶然的。
美国对“颜色革命”浪潮兴起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行社会准备,包括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培育亲西方的力量,特别是在年青一代中,帮助反对派的发展;二是直接促使革命的启动,影响和操控政局的发展,间接帮助反对派夺取政权。美国推行其政策的机制也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官方机构,这不仅包括驻当地国的使领馆,而且也包括美国政府、国务院、议会及下属机构;另一个就是非政府组织,包括各种基金会。在原苏联地区的“颜色革命”浪潮中,非政府组织发挥了特殊的作用,特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些非政府组织包括索罗斯基金会、国际因特信息、自由之家、欧亚基金会等。美国实施其作用和影响的基本方式也是两个:一个是柔性干预,一个是金钱资助。美国一般不对“颜色革命”的过程进行直接和强行干预,但它进行柔性干预,比如不承认选举的合法性,向当权者施加压力,向反对派提供信息和策略咨询,组织对选民的投票问询调查,间接支持反对派的游行示威等等。金钱资助是另一个重要手段,根据资料,美国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用于吉尔吉斯斯坦民主改造的资金达到了3亿美元。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美国在乌克兰花费了大约6500万美元。
一、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
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起始于2003年11月2日的议会换届选举。反对派自4日起在首都第比利斯连续举行游行集会,抗议政府在选举计票过程中“舞弊”。9日,谢瓦尔德纳泽总统与反对派领导人对话失败,反对派14日又在议会大楼前举行了有数万人参加的集会,除要求重新投票之外,进一步提出了总统辞职和提前举行总统大选的要求。各反对派有美国支持的背景,在2004年1月4日的选举中,格民族运动党领导人萨卡什维利在总统选举中获得绝大多数选民支持,其得票率远远高出其他候选人,一些更加亲美的反对派人士上了台。
在倒谢运动中,萨卡什维利、布尔贾纳泽、日瓦尼亚成为反对派领军人物。而在三人中,萨卡什维利态度最为坚决,表现最为激进,在迫使谢瓦尔德纳泽辞职一事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吉尔吉斯的“郁金香革命”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郁金香革命”发生在2005年3月的议会选举中。选举结果公布后,反对派指责政府在选举过程中存在舞弊行为,要求重新进行选举。
3月19日,反对派占领奥什州和贾拉拉巴德州政府大楼。
3月20日,奥什州和贾拉拉巴德州警方出动警察驱散政府大楼的抗议者,使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矛盾骤然升级。抗议者开始围攻和焚烧警察局,占领机场,并要求阿卡耶夫总统下台。
3月22日,阿卡耶夫下令对选举指控展开调查。次日阿卡耶夫颁布命令,解除了总检察长梅·阿布德尔达耶夫和内务部长巴·苏班别克夫的职务。
3月24日,上万名反对派支持在比什凯克举行反政府示威游行,并控制了政府主要权力机关,占领了国家电视台,迫使总统阿卡耶夫与其家属离开吉尔吉斯斯坦。当日,吉尔吉斯斯坦最高法院宣布,不久前举行的议会选举结果无效。
3月25日,议会任命巴基耶夫代为总理并代行总统职责。同时决定6月26日举行新总统选举。
3月28日,新议会选举奥穆尔别克·捷克巴耶夫为议长。
3月29日,吉尔吉斯上届议会上院投票赞成卸任,新旧议会并存的局面结束。
吉尔吉斯斯坦在中亚地区安全上面临诸多挑战。吉南部地区的极端势力比较活跃,跨国犯罪活动相当猖獗,其他非传统安全威胁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吉是受“三股恶势力”影响的重灾区,恐怖活动时有发生。上海合作组织把打击“三股恶势力”、跨国犯罪作为安全合作的重点。吉政权的交接,导致强力部门瘫痪,极端势力和贩毒集团可能利用这个时机膨胀起来,吉最终还会需要上海合作组织提供直接的安全帮助。
三、乌克兰的“橙色革命”
乌克兰的“橙色革命”起始于2004年11月22日,乌克兰总统选举结果引发乱局。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了总统第二轮选举99.7%选票的统计新结果,支持亚努克维奇的占49.7%,支持尤先科的占46.7%。之后约有不少于1万名的尤先科支持者当天在基辅独立广场集会,抗议总统大选中有作假现象。结果亲西方的尤先科在“橙色革命”中上台,当选为总统。
此后,尤先科总统频频获得西方的奖励,其中有美国肯尼迪图书馆基金会、波兰国家工商会、美国国家民主研究所等机构颁发的“勇敢”、“自由”等奖章以及诺贝尔和平奖、“欧洲年度人物”的提名。2005年9月29日,尤先科再次获得一项国际奖励,表彰他“对国际关系的积极贡献”,颁奖机构是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颁奖人是英国女王。而令人惊讶的是,颁奖机构赞扬尤先科与俄罗斯建立了良好关系并实现了“乌克兰的稳定”。
2005年9月8日,因尤先科周围许多官员的腐败丑闻被曝光,迫使总统解散政府,“橙色革命”后组成的季莫申科政府仅仅维持了7个多月。
2005年11月20日,在乌克兰“橙色革命”爆发一周年之际,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几乎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政权的变更没有使乌克兰的地缘政治方向完全从东方转向西方,也没有改善乌克兰人的生活。尤先科的支持率降到了35%。“橙色革命者”的班子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就四分五裂。2005年头9个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8%,而上年同期为12.1%。
2006年3月26日,乌克兰举行议会选举。竞选活动独特,费用惊人。据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的资料,仅国家预算就为竞选拨款2亿美元。一些专家估计,各政党和竞选联盟为大选已耗资30亿至100亿美元。大选耗资可能居欧洲首位。
3月28日,对乌克兰议会选举70%以上的选票统计结果显示,选举的胜出者依次是:亚努科维奇的地区党(30.1%),季莫申科竞选联盟(22.4%),亲总统的“我们的乌克兰”(15.2%),支持“橙色革命”、在尤先科的政府中效劳的社会党(6.3%),乌克兰共产党(3.6%)。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没有一个政党的得票过半数,必须组建联合政府。
尤先科与他以前的“橙色革命”的盟友季莫申科举行磋商。这是自2005年9月尤先科解除了季莫申科的总理职务以来双方第一次举行面对面的会谈。季莫申科此前说过,只有“橙色”阵线联合起来,才能够阻止亲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执掌大权。
尤先科急推乌克兰入北约。乌克兰与北约在不同领域实施了十多项合作计划。尤先科在4月初批准了2006年乌克兰-北约专项计划,并责成政府保障该项计划的落实。尽管北约盟军最高司令詹姆斯·琼斯说,在里加峰会上将不讨论包括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在内的未来成员的问题,美国总统还是亲自为乌克兰尽快加入北约而游说。英国打算在布什的总统任期于2008年结束之前让乌克兰加入北约。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前景当然不会令俄罗斯感到高兴。俄罗斯官方人士谨慎地指出,乌克兰有权作出选择,不过北约继续扩大未必是合理的。目前只有1/5的乌克兰人支持本国加入北约,反对加入北约的人达到60%以上。
2006年7月7日,乌克兰“橙色联盟”瓦解,专家称乌政局步入死胡同。乌克兰橙色执政联盟在社会党出走后宣告解体。乌克兰新议会由于社会党叛离橙色执政联盟,该党主席莫罗兹当选议长。而乌克兰最大党地区党在整合社会党、共产党赢得议长席位后,顺势推亚努科维奇角逐总理。亚努科维奇表示,这三个政党组成了一个“反危机联盟”。他说:“国家处于危难之中,我们需要营造秩序。”
尤先科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表示:“我们两年前奋力争取到的民主成果如今岌岌可危。”他呼吁议会各党派设法达成妥协,并告诫说,假如他们不照办,他就要考虑解散议会。然而,民意测验结果显示,多数党联盟提名亚努科维奇出任总理,大多数乌克兰人反对举行新的选举。
2006年7月11日,乌克兰议长莫罗兹在议会全体会议上正式宣布,“橙色联盟”解散,地区党、共产党和社会党成立由238名议员组成的“反危机多数派”。成立议会联盟至少需要有226名议员参加。莫罗兹宣读了社会党的声明,他们不再与季莫申科的联盟和亲总统的“我们的乌克兰”结盟。
2006年8月1日,亲俄罗斯的议会多数派草拟了一份与尤先科一派联合的协议,这样,使两派联合起来组建了一个新的执政联盟。尤先科一直在争取这样一份协议,以确保即使在橙色革命中的对手亚努科维奇当上政府总理的情况下,也不会改变其亲西方和主张改革的政策。新政府将由亚努科维奇的地区党、共产党以及社会党组成。与亚努科维奇达成这份协议,还有可能为尤先科的“我们的乌克兰”联盟加入议会和政府中的新联盟铺平道路,而不会使该联盟沦为反对党。
2006年8月3日,乌克兰总统尤先科批准了他的头号对手亚努科维奇作为总理候选人,从而结束了4个月的僵持局面,这种僵局可能会推翻2004年“橙色革命”的亲西方路线。
2006年8月4日,乌克兰议会通过了由亲俄罗斯的联盟和亲西方的尤先科总统提出的新联合政府。结果亚努科维奇高票当选乌克兰总理。
8月5日,乌克兰新总理亚努科维奇说,他希望停止基辅与莫斯科之间就一些关键问题产生的争论。亚努科维奇对俄罗斯报纸说:“我们需要停止与我们的邻国的争吵,学会有礼貌地进行讨论。”他还说,俄罗斯对乌克兰新政府来说是一个“重要伙伴”,“新政府不会鼓励乌克兰的反俄情绪。”他还说,他仍然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相比之下,尤先科则希望乌克兰加入这个西方军事联盟。但是亚努科维奇指出,他与尤先科达成了协议,由选民对加入北约的问题进行全民公决。
这位新总理还为他的内阁吸收了一些属于反对派的部长,并为他们辩护,强调有必要团结乌克兰。目前乌克兰分为亲俄罗斯的东部和民族主义势力较强的西部。
2006年8月31日俄报报道:乌克兰内阁修改了政府条例,从而大大限制了尤先科总统的权力。总统今后无权单方面取消政府的决定,国家元首只能暂时中止政府的决定或命令的效力,同时请宪法法院就出现的争议作出裁决。新修改的条例还禁止总统“责成”政府做事情,因为乌克兰宪法没有这样的规定。
尤先科总统驻议会代表克柳奇科夫斯基说,在宪法改革后,乌克兰成为议会总统制共和国,因此政府仍然要“接受总统的监督”。他认为,削减总统权力的企图只是证明了政府“在法律上的虚无主义”。
乌克兰政治研究中心主任费先科说,乌克兰政府这次作出的决定是向总统打出的第一炮。不过,尤先科总统和亚努科维奇总理未必会在政治上闹翻,因为双方都不愿意发生新的议会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