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1彝语和彝文简介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中国的彝语,分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个方言。北部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的大、小凉山地区,东部方言分布在贵州和云南东北部,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和广西,其余3个方言都分布在云南。使用人口约400万。彝语在国外,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和越南。
彝文,史称“爨文”、“韪书”、“罗文”、“倮倮文”、“夷文”,约有一万多字,是处于表意向表音发展中的一种音节文字,一个彝文文字符号表示一个彝语音节,按每个彝文字的读音确定文字的意义,通行于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方言地区。对于彝文的产生年代,余宏模先生在《试论彝族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一文中说:“仰韶彩陶刻画符号,那是汉字的原始阶段,而与彝文的创造渊源可能也有关系。”
1973年,四川省博物馆在郫县发现了一件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的铜戈,铜戈上有神秘的文字符号。研究人员断定其属于古代巴蜀文字。《凉山彝族奴隶制》编写组的有关学者前往识别,他们确能按彝文的识读方法破译这些神秘的文字。同样,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大批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彩陶红质黑纹,钵口上刻画着各种各样的文字和符号。这些符号与贵州威宁中水出土的陶文刻画惊人相似,其年代距今约6000年。凉山和贵州的彝文工作者,分别识别出了其中的部分符号和文字。目前,学术界将彝文起源的年代初步确定在8000至1万年左右,彝文成为全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彝族文字的发展也不能例外地经过了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彝族的语言文字最初也起源于原始的记事符号和象形符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文字也在不断地交流和总结,不断地进化,成为原始人类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与其他许多民族的文字一样,彝文字在它发展的最初阶段也只能掌握在少数祭师的手中。彝族的文字从图画记事、象形文字、会意文字的初级阶段,跨入了表音文字的发展阶段,目前使用的彝族文字是一种音节文字。
1956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凉山彝族拼音文字方案。1975年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制订了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共确定819个规范彝字,1980年国务院批准在四川彝区推行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