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语言规划的类别
关于语言规划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语言学家克洛斯(Kloss)的研究。他首先将语言区分为两类,即作为自主的语言系统的语言和作为社会制度的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将语言规划分为两大类:语言的地位规划和语言的本体规划。语言的地位规划,是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为了改变某一种语言的使用和功能而付出的努力,决定某种语言文字在社会交际中的地位,确立民族共同语、通用语等都属于地位规划;语言的本体规划,是指关于语言本身或语言内部结构的规划,是对语言文字本身的改造和完善,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如编写词典、教材、改变或简化字型等就属于语言的本体规划。
一、语言地位规划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发展也受到语言的制约,语言具有社会功能。语言的地位规划就是使一种语言或方言的社会功能发生变化。以方言和官方语言为例,由于政体的变化或社会的变迁,一种方言获得了国家的承认,变成了官方语言,那么这一方言的地位就得到了提高,这一方言的使用者和这一方言所属的言语社区,也会受到相应的积极的影响。历史上,也曾有一些语言被禁止使用的情况,那么这些语言就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这必然会对该语言的使用者带来消极的影响。当然,语言地位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过程。语言地位规划的内容包括语言政策的制定、官方语言以及其他功能语言的选择等。
语言是一种权力,规划各种语言的地位,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语言政策反映了一个国家或社会团体对语言问题的根本态度。例如在殖民主义时代,殖民者通常推行语言同化政策,把宗主国的语言强加给被压迫民族,在正式场合禁用当地语言。有的民主国家采用的是语言多样化的政策,即在一个国家内允许同时使用多个官方语言,尊重多个地区、多个言语社团的语言地位;还有的国家语言政策较为开放,在本国语言的基础上,将国际上通用的外国语言作为官方语言或国家通用语言,如新加坡、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广泛地使用英语。
根据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2]:
官方语言: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具有较高的政治、文化地位的语言。一个国家以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官方语言,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有一种或多种,例如,我国的官方语言是普通话;爱尔兰的官方语言为爱尔兰语和英语;而印度的官方语言有19种之多。
省区语言:使用范围局限于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省,该语言的社会功能是区域性或地方性的。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的省区语言为法语,该省大多数居民为法国移民的后裔。
通用语:是指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言语群体之间使用的广泛的交际用语。譬如,印度的印地语和英语,我国的国家通用语——汉语普通话。
国际语: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在外交关系、外贸、旅游等国际领域使用的主要语言。例如,随着英语推广力度的加大,20世纪以来,英语成为最重要的国际通用语。
首都语言:国家首都附近使用的主要交际语言。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权力、经济活动都集中在首都,那么,首都语言的功能就特别重要。
群体语言:主要在某一群体中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语言变体,一些非洲国家的混合语就属于该群体特有的语言。
教育语言:某一国家或地区在基础教育中使用的语言。教育语言关乎教育公平和某一群体的语言权,每个国家教育语言的选择都是语言规划的重要内容。例如,加拿大的教育语言为英语和法语两种,魁北克省的学校坚持用法语进行基础教育。
文学语言:日常生活中极少使用,主要在文学作品中或主要由学者使用,只在固定文体中使用的语言。例如,拉丁语在18世纪以前的文学作品和学术领域的论著当中较为常见,如今,虽然拉丁语很少使用,但科技用语、文学术语中的拉丁语词汇随处可见。
宗教语言:宗教仪式中使用的特定语言。譬如,宗教仪式中,伊斯兰教使用阿拉伯语,犹太教使用希伯来语。
媒体语言: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使用的语言。媒体语言可以采用国家通用语言,也可以采用其他国家的语言。媒体语言的选用与国家语言政策、受众的构成及语言背景有关。
二、语言本体规划
语言本体规划旨在推行一种语言或方言的标准化,使它能够充分履行语言的社会职能。语言本体规划的内容包括编撰该语言的标准词典和语法;规范该语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用的规则等。语言本体规划的内容还应该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语言的推广
语言推广分为国内的推广和国际推广两个部分。在方言较多的国家,由于方言之间的差异,人们的交流会受到阻碍。为了将这种隔阂降到最低,就要在全国范围内,以法律规定、标准化考试等途径推广该种语言,这就是语言的国内推广。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大和民族和阿伊努族人,都通用日语,而本土日语又分为关东方言和关西方言两种,每种方言又有分支。但是,日语的方言之间的差异较小,基本可以进行沟通,有利于日本国语的推广。日本以首都的方言——东京话为国语的标准。日本采取两项有效的措施推广国语:一是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普及标准国语;二是用假名给汉字注音的方法,促进了国语的普及。
此外,语言的国际推广是语言本体规划和地位规划的结合,语言的国际推广将该语言的功能范围从国内扩大到国际范围,语言推广是在世界格局、国家软实力以及语言产品的开发水平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例如,当下我们的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汉语国际推广”的前身是对外汉语教学,2005年7月,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举行。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陆俭明评价此次大会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转折点、分水岭”,在他看来,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开始变“招进来”为“走出去”,这就过渡到了“汉语国际推广”。“汉语桥”和孔子学院是“汉语国际推广”的两张招牌。
2.文字规范和标准的制定
文字规范包括改变字母的拼写法、改换部分或全部字母表,音节字母改为因素字母等。例如,前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公布了俄文新正字法,把俄文字母从原来的37个减少到33个,还改变了一些词的拼写形式;文字规范与改革的另一个实例是蒙古国的文字改革,蒙古民族曾经通用成吉思汗时期创造的回鹘体蒙文,通用语言文字在成吉思汗对蒙古各部落的统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之后到了忽必烈时期,创造并推广八思巴蒙文,也是为统治中原及更广阔的地域的政治目标服务。蒙古人民共和国自1946年1月1日起使用西里尔蒙文,旨在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前苏联的经验,而目前正在酝酿改用拉丁化蒙文。我国汉字的规范工作由来已久,近百年来的汉字简化运动,对我国语言文字的使用与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世界各国也为本国内尚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创造文字,对少数民族文明的继承以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