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信写作的基本格式
1.信封
信封的格式主要有两种:竖式和横式。旧式信封都是竖式的,中间印有长方形的框,叫做“签条”,框内写收信人的姓名与称呼,通常写“某某先生启”。“启”的写法古人十分讲究,“启”前写什么字,便可使人对收信人是尊是卑是长是幼一目了然。常见的写法有六种:给长者的信写“安启”,给尊者的信写“钧启”,给平辈的信写“大启”,给晚辈的信写“手启”,给小辈的信写“收启”,而“台启”则可以通用。
签条的右侧顶格写收信人的地址;左侧写寄信人的地址,要降格写,第一个字不得高于收信人的姓。
旧式竖信封背面均有骑缝,重要的信件通常在骑缝上写上“护封”或“谨封”,再加盖图章,以示郑重。
旧式信封一般签条是红色的,但如遇上对方悼丧之事,写信前去吊丧悼念,就要改用蓝色或牙色签条的信封,亦可用无签条信封,千万不能用红签条的信封,因为这样对方会以为你幸灾乐祸。而且还应该在收信人字号下加上“素启”或“礼启”字样。
旧时通用的竖式信封目前已不多见,因此我们只需作一般了解。现在一般都使用横式标准信封(信封背面必须有邮政局监制字样) ,填写信封需注意以下事项:
填写邮政编码标准。信封左上角有六个红方格,用来填写邮政编码。目前我国国内除台湾省外,已开始使用统一的邮政编码。这是邮电部依据邮件的分拣封发、传经关系和运递网络,并结合行政区划而制定的。寄信人要用标准字体准确填写邮政编码,这样能保证信件迅速、正确传递。书写收信人地址不能靠近邮政编码。
在邮政编码下另起一行中偏左写收信人地址。收信人地址要写详细地址。寄往城市家庭的,要写清楚省(市、自治区) 、市(县) 、城区、路、街(弄)和门牌号码。如果是高层住宅,还要写清单元、室号。寄往农村的,要写明省、县、乡、村。寄给工作单位的,要写明单位全称和具体部门。
写完收信人地址后,另起一行取中间位置,用较大字体写收信人姓名。姓名要写全,不能省略。不少人喜欢在信封上写上发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如“××父亲”、“×××女儿”,认为这是礼貌,实际上这恰恰是失礼的举动,因为信封是写给邮递员看的,收信人名号下只宜写“先生”、 “同志”、“女士”等称呼。
在信封的右下方以较小的字体书写寄信单位或寄信人地址,也要写全称。否则因某种原因信无法投递至收信人时就不能及时退回给寄信人。
信封上的字可用毛笔、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晰。切忌用红色墨水书写,那会被人家视为是绝交信。
信封的正确书写格式如下:
2.信瓤
信瓤:即信函的内页,也就是信文,有时还包括附件。
信文通常由台头、启辞、正文、祝辞、署名、日期、附言构成,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台头:就是对收信人的称呼,应顶格书写,单独成行,这样表示对收信人的尊重。台头的后面加上“ : ”,以示领起下文。
中国古代对台头比较讲究。古人既有名,又有表字。名只能用以自称,或是尊长对属下的称呼。幼对长、卑对尊都不能称名,必须称表字,平辈之间一般也不称名而称表字。同时,古人台头称谓后常附提称金语。例如,太尉执事(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 、李君足下(张耒《答李推官书》 ) 、先辈吴君足下(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 ) 、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侍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 ) ,其他还有某先生钧鉴,母氏慈鉴,某某如晤,某先生道席,某某兄文席,等等。这些称呼在我们今天的书信中已极少见,因而只需大概了解即可。
现代书信的台头平时对收信人怎么称呼,信上也就怎么称呼。例如,老张、老李、小王;张先生、李小姐、王总经理、爷爷、奶奶、伯父、叔叔。一般来说,人名后加上称谓词,会略显亲近,如东发兄、小辉弟、伟波先生、小龙同志等。如果单用人名,则更显亲近,但多用于同辈好友或长者对年少者。
台头以后,就是启辞,这是信的开场白,通常是向收信人表示问候,或提示写信原委,这要单独成行,空两格书写。
启辞理应属于信的正文部分。目前很多人写信常用“您(你)好”开头,表示问候,这原本是不错的,但每封信都如此,却显得过于呆板。在这方面旧式尺牍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套语,有时借用一下,也可使书信增添几分成色。例如:
来示读悉,启示极多,十分感谢。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迭接来示,未及奉复,深以为歉。
大札敬悉,稽复乞谅。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
顷诵华笺,敬悉一切。
承蒙见教,获益非浅,特上寸笺,以申谢悃。
顷接大示,向往尤深。
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
谕书敬读,茅塞顿开。
久稽回答,幸原谅之。
音向久疏,实深歉疚。
大札尽悉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
一别经年,弥添怀思。
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这些启辞虽仍为套语,但可问候,可致歉,可表敬意,可抒感受,变化还是可以多样的。实际上启辞属于正文部分,完全可以不必拘泥。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转行时顶格书写。根据内容可适当分段。一封信可专叙一事,也可数事并谈。书信是一种十分自由的文体,内容千差万别,写法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写法上无须一律,应以表情达意为原则。一般说来,有这样几点需注意:
(1)应首先谈谈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写信就如同和对方交谈,因此不要一开始便介绍自己。与对方对话要有感情,因而信也不能冷冰冰。对对方的喜事、愉快的事,要表现出热情;哀痛、悲伤的事,要予以真切的关怀、劝慰;批评、建议,要写得入情入理;陈叙事情,要写得明白;求教、求助要表达得诚恳有礼。
(2)语言要尽量口语化,尽量显得通俗易懂。要有啥说啥,不隐不曲,直截了当。即使用些书面语(特别是在称谓方面) ,也不要过于讲究。
(3)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 “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书信结尾时,一般要有祝辞,对收信人表示祝愿或敬意,即“祝你健康”、“即颂春安”、“敬礼”之类。习惯写法通常有两种。其一是写“此致敬礼”、“祝你健康”、“即颂春安”之类,在正文写完之后,紧接着写“此致”、“祝你”、“即颂”,然后转一行顶格再写。“敬礼”、“健康”、“春安”等词。其二是不写“此致”,只写“敬礼”、 “安好”、 “健康”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写在正文之后。祝辞要因人因事而恰当择用。
署名在书信的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写给亲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如果是对初次交往的人或组织,要将姓与名全写上。在名字的下一行右方写上发信的年、月、日。
现将一般书信的称谓与祝辞附上,可供参考。
给晚辈的信只要把给长辈的信中的称人与自称部分对调一下即可,因此不再附表。结束时祝颂语也不必十分讲究,常用“即问近好”、 “祝你进步”、“望向上”、“望平安”之类。
至于英文书信的格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先将寄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写在左上角,也可写在信封背面。姓名一般不加头衔。在前面写“from”,表示“寄自……”或“ ……寄”的意思。
(2)信封中间写收信人姓名和地址。姓名单独占一行。另行写地址,先写街名、门牌号,再写镇、市、州、省,最后写国名。收信人姓名前一般要加上头衔,以示礼貌与尊重。对于没有学衔、官衔的人士,要在姓名前加上Mr,Mrs或Ms。
(3)信封左下角写必要的说明语。如Persons (亲收) 、Private (私人信件) 、Registered (挂号) 、Airmail (航空)等。
英文信封举例如下:
英文信件行文格式也与中文书信不一样。通常可分为这样几个部分:
(1)信端。即开头,写明写信人的地址和发信日期。地址在信纸右上角,先写门牌号、街名,隔行写区、市、省或州名、国名。第三行写发信日期。
(2)收信人姓名地址。写在左上角,低于写信人地址一二行。格式与信封同。
(3)称呼。低于收信人地址姓名一二行,从左边顶格写起。每词开头大写。
(4)正文。正文每段第一行往右缩进五个字母。
(5)结束语。表示写信人的谦称,低于正文一二行,从信纸中间开始向右写。
(6)具名。低于结束语一二行,从信纸中间偏右的地方开始写。
(7)附件。如有附件,在左下角注明。
(8)再启。补叙遗漏的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