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联的源流与发展
对联,是人们熟知的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礼仪交往的工具。结婚贺喜、朋友迁居、节日庆贺、陋室自书,都要用到对联,可见对联的应用非常广泛。园林亭榭、名胜古迹、寺庙祠宇、门宅店市,几乎随处可见。既能写意抒情,绘事绘景,又能信手拈来,随处使用,对联深深地存在于中国人的生活中,也深得人们的喜爱。
一般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联。《蜀祷杌》说:“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其实,目前发现最早的春联不是这一副。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记录了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其中的第一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撰联人为唐代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 ,较蜀主孟昶的题联早240年,打破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春联。
这是作为对联形式现存的最早证据了。其实,如果从对联的特征来追溯对联的渊源,那就更远了。对联的最主要特征是上、下联的字数相当、平仄相对、声律相对。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诗文中的对偶早就存在。不过真正讲究字、词、句及平仄声的对偶,还是要等到唐代格律诗的出现。由此可见,对联最早产生于五代,是符合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它是从唐代格律诗的发展中演变出来的,将诗的对偶句独立成为上、下两联完全独立的对仗的文学形式。
从对联的文学形式看,对联起源于文学中的对偶。从对联的实用特征看,对联与门神和书桃符休戚相关。远在周代就有用桃木来镇鬼驱邪的风俗。桃符本来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后汉书·礼仪志》说:“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止恶气。”开始在桃木板上画神荼、郁垒两个神像为符,这也见于《山海经》的记载。后来到了每年春节前夕,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替换下旧桃符。宋代王安石的诗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即是此事。后来人们就在桃符上写点喜庆的话,于是桃板和对偶句合流,文学形式与实用合一,就形成了对联,也就出现了上文孟昶的故事。于是对联在宋人中也就流行开了。
对联的鼎盛时期,是在明清时代。明清之际,统治阶级与士人尤好骈体文,对联作为一种对偶的文学形式也就更加兴盛。明清帝王都爱此道,连文化程度不高的朱元璋都爱附庸风雅。上也好焉,下必盛之,文人学士也就愈加重视对联,撰写对联的名家也有了不少。如明代的解缙,清代的纪昀、翁方纲、阮元、袁枚、郑板桥、俞樾,近代的谭嗣同、王壬秋、林琴南、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杨度,现代的柳亚子、郭沫若、张伯驹等。有关对联的著作也出版了不少。梁章矩编写的对联专著《楹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可见对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从镇鬼驱邪的风俗到美丽的装饰再到一种交际工具,最后成为一种实用与文学合流的文学形式,对联的发展历经千年。今天依然为人们所喜爱,从客厅、书房到茅屋、陋室,从山水亭阁到门宅店市,从婚丧寿挽到自题、馈赠,对联依然大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今后也依然会有它长久的生命力。
因此,学会一些对联的基本知识和撰写技巧,无论从实用的角度,还是从欣赏的角度,都是有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